第284章 晉秦遷延之役(5)

字數:4373   加入書籤

A+A-


    但秦國人已經忍了很久了,會允許你們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麽?
    秦景公早就作足了準備,他知道聯軍勢大,硬拚不行,所以就采取了消耗計策。消耗你糧草,消耗你身體,消耗你士氣!
    你們進軍,那咱就退,哪怕是雍城也已經作好了空城準備!全秦國堅壁清野,不讓聯軍得到一絲一毫的後勤補充。
    等到機會成熟,那便出兵偷襲。最好是等到你們撤軍時,那咱老秦人便追上來咬幾口!
    秦國,哪能被你們輕易欺負?
    秦景公早就把目光盯在了涇河,下毒就是遲滯聯軍進軍速度,給聯軍製造一批傷病員,打壓聯軍士氣。
    果然,到這個時候,聯軍軍心完全不穩,開始撤退了。
    既然你們撤退了,那咱老秦人便出來亮相了。秦景公親率秦軍主力,遠遠跟在後麵。
    他在等一個機會,那就是聯軍的後頭部隊,渡河一半時予以強力攻擊!
    聯軍分批渡過河去,最後渡河的是晉國的中軍和上軍。
    秦景公率軍趕到,但他不看則已,一看嚇了一跳!哪怕是這最後渡河的晉中軍和上軍,人數也是大得嚇人!
    秦景公悻悻對秦軍將士們道:“算了,那就放他們一馬吧,我們還是保全主力,不追擊了。”
    正在渡河中的晉國中軍和上軍見後頭有秦軍趕來,頓時緊張起來。
    幸虧秦軍也是忌憚聯軍,並未從身後掩殺。於是,晉中軍和上軍算是有驚無險渡過了涇河。
    這一幕,被中軍一名叫欒針的晉國大夫看在眼裏,他心頭頓時火起。還在渡河時,他便提出要求,請求半渡而返。
    他對正和他同一船的荀偃道:“元帥,我們苦苦追尋秦軍多日,經曆了多少艱險,是為了什麽?為消滅秦軍啊!
    如今秦軍出現了,何不掉轉船頭,直接與秦軍決戰?不打敗秦軍,我們十三國聯軍就這樣回去了,實在不甘心呐。”
    荀偃劈頭蓋臉喝罵道:“你懂什麽?行軍打仗是玩遊戲麽?既已命令渡河,那便要執行命令。
    再說,我們遠道疲憊,秦軍以逸待勞,更兼險惡用計。現在傷病員這麽多,急需回國治療,若再遲滯這裏,你能保證不出意外麽?”
    欒針是誰?
    下軍將欒黶之弟,曾經擔任過晉厲公的車右,是一位武力指數和脾氣指數都超一流的將軍。
    自己提出與秦軍決戰的意見,卻被中軍將荀偃給罵了一頓,心裏非常不爽。
    當然,當著荀偃的麵他不敢多說話,畢竟人家是中軍將,自己僅僅是一名軍中大夫,級別上不知比自己高了多少。
    但心裏有火,欒針這樣的勇士肯定是要發出來的。
    渡過河後,大軍暫時在涇河東岸駐紮休整。欒針拿了一壺酒,找到平時與自己非常合得來的範鞅,兩人一塊喝起酒來。
    欒針一邊喝一邊歎著氣道:“唉,真是丟臉到家了,這麽大一支軍隊,居然還怕了秦國佬。就這樣回去,以後怎麽抬得起頭來?”
    範鞅是範匄的兒子,比欒針要穩重得多。他勸道:“我們就聽元帥命令就是了,那麽多領導都在,他們都不怕丟臉,你還怕什麽?”
    欒針火了,猛地灌了一口酒,粗著氣大聲道:“我就是因為看在你我是親戚的份上才對你說的。你想想看,你父親是誰?中軍佐啊,他丟的臉道,除了荀偃那張老臉外,總是最大的吧?
    你們範家,從你祖父開始,到你爺爺,那是怎樣的英傑!好了,到你父親和你這兩代,就成了範跑跑了?
    我欒家也一樣啊,我哥哥受令於荀偃,不得已撤退,跟著他丟臉。我們這點臉,丟了就丟了。但我們兩家的臉,真的丟不起的。”
    範鞅臉頓時紅了,眼睛也紅了,瞪著欒針,把聲音抬高了好幾度,大聲道:“那你還想怎麽樣?還能把臉找回來?撤都撤了,難道你還要勸元帥?再被他罵一頓?”
    欒針謔地站起來,指著涇河西岸的秦軍,大義凜然道:“元帥膽小如鼠,根本不懂帶兵打仗!你看看,秦軍才幾個人?就這點人馬,把我們都嚇走了?
    我已經決定了,今天晚上,率本部人馬渡過河去,與秦軍決戰!”
    啊?範鞅驚得張大了嘴巴,道:“你瘋了?你本部人馬,才幾個人幾輛戰車?找秦軍決戰,豈非找死?”
    欒針看著範鞅道:“隻要我渡過河去,向秦軍發起突襲,秦軍肯定猝不及防,必定亂了陣腳。
    元帥見我方已與秦軍交戰,必然發兵來救。到時就可以將秦軍殲滅於涇河西岸!
    正因為我的本部人馬不夠,所以才來找你商量,希望你我一塊率部突襲秦軍。等到大敗秦軍,你想想看,這等功勞,誰人能及?”
    範鞅被欒針這樣一說,頓時也來了精神,心想著如果成功,那肯定能夠立個大功來。
    再加上酒也喝了不少,兩人說幹便幹,晚上,便一起率著各自兵馬渡過河去了。
    秦景公哪裏想到晉軍此時會派出部隊來偷襲自己?但倉促接戰不久便發現,原來僅僅是一小股晉軍而已,而不是聯軍折返而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秦景公鐵青著臉,心道:“聯軍勢眾寡人沒辦法,但你區區一小股部隊便想要騎到老虎頭上撒尿,那就讓你們有去無回!”
    秦景公命令全線壓上,殲滅這支晉軍。
    欒針哪裏想到秦軍非但沒有亂了陣腳,還展示了強大的攻擊力但?
    如果,他們這支部隊能夠與秦軍周旋一會兒,等到荀偃等人發現,並及時來救,這就完美了。
    按欒針的設想,自己的一小股部隊與秦軍交了戰,荀偃一定立即派軍隊渡過河來,那他們這支小股部隊,牢牢牽製了秦軍,為聯軍折返殲滅秦軍創造了條件。
    但是,秦軍的戰鬥力是相當驚人的!尤其是秦軍將士眼睜睜看著晉國率聯軍長驅直入自己的國家,如入無人之境,早就火大了。
    如果不是國君壓製著,憑著老秦人的血性脾氣,早就有許多將士要與聯軍拚命了。此時見一小股晉軍居然來偷襲,哪裏還會對你晉國佬客氣?
    秦軍一擁而上,不分人和馬,持戟就砍,這股晉軍小部隊登時湮滅於秦軍中。
    範鞅早就看出情況大大不妙,還沒等秦軍圍攏過來,便率幾位親兵逃了。一溜煙跑到河邊,搶上一條船,頭也不回渡過涇河。
    可憐晉國勇士欒針,戰死於涇河!
    晉悼公苦心組織的這場遷廷之役,這場旨在給秦國以外科手術式打擊甚至滅了秦國的遷延之役,就這樣結束了。
    晉國以轟轟烈烈氣吞萬裏如虎率中原十三國聯軍大舉侵入秦國,到非但沒有給予秦國以實質性打擊,反而以損失晉國一位精英大夫為代價,草草收場。
    這一戰非但沒有取得任何戰略意義,反而再次向中原諸侯暴露了晉國內部複雜的權力鬥爭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晉國的威望。
    同時,也導致了兩個非常嚴重的後果,一是因為欒針戰死,導致了欒氏家族與範氏家族仇怨產生。
    二是晉悼公本就在戰前染病,此戰如此結束,令年輕的晉悼公非常鬱悶。鬱悶的結果是令這位春秋史上最偉大之一的諸侯國君英年早逝!
    無論是欒氏家族與範氏家族仇怨產生,還是本已經牢牢把控公族勢力、逐漸強化晉國公室力量的晉悼公病逝,都把越演越烈的晉國權力鬥爭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高潮過後,便是形成一個全新的晉國公族勢力格局,直到最後,韓、趙、魏三家分晉,終結了晉國的曆史!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