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女齊警示晉平公
字數:3260 加入書籤
公元前558年11月,一代霸主晉悼公薨了,嫡長子世子彪繼位,即晉平公。
晉平公的出生年月不詳,但是,我們毛估估,這個時候的晉平公最多不過十一二歲!
因為子,他的父親晉悼公在公元前573年時才14歲,就算他發育再頑強,那也應該過幾年才會有生育的能力吧?
晉悼公生前為世子彪確定了一位好老師,即太傅叔向。說起任命叔向的緣由,那還有一個故事。
話說晉悼公有一次與大夫女齊一起春遊,君臣兩人登上高台,向遠眺望,風景如畫,心曠神怡,晉悼公情不自禁道:“這世上還有比這更快樂的事嗎?”
女齊看了看這位年輕的晉侯,微微搖頭,捋須道:“居高遠眺,實屬快樂。可是,這個快樂比不上因為德義而帶來的快樂。”
晉悼公誠懇問道:“請大夫不吝賜教,什麽叫做德義?”
女齊恭敬答道:“觀察其他諸侯的所作所為,以他們的善行作為效法的榜樣,以他們的惡行作為自己的鑒戒,這樣的國君便是有德義的國君。”
晉悼公又問道:“那怎樣才能做到這樣呢?”
女齊忙答道:“主公,臣學識淺薄,還不敢妄言德義之精要。叔向大夫知識淵博,熟讀典籍,通古曉今,主公不妨請教於他。”
於是,晉悼公就召見了叔向。君臣幾番長談後,晉悼公被才華橫溢的叔向折服。不久,晉悼公任命叔向為太傅,教導世子彪,即後來的晉平公。
女齊,姒姓女氏,字叔齊或叔侯,後來擔任過晉國三軍司馬,所以也稱司馬侯。女齊與祁午、張趯、籍談、梁丙、張骼、輔躒、苗賁皇並稱晉國八賢大夫。
之所以講女齊,主要是因為他這個女氏。以女為氏,如今已不多見了。
女氏除了遠古神話中的女媧外,曆史留名人物主要有商王朝的兩大賢臣,即女鳩、女房。
女鳩、女房是商湯的兩位賢臣,但他倆都不是女人。他倆能夠被曆史留名,是因為他們與商王朝第一大賢相伊尹有關。
伊尹原是夏末一大牛人,出生在商湯部落,他本想去夏王朝任官,但就在亳地,遇上了女鳩和女房兩人。
兩人就叭叭叭一頓勸,動搖了伊尹仕夏的念頭,轉而輔佐商湯滅夏朝,為商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
後來,伊尹擔任了商王朝右丞相,在他的治理下,商朝初年經濟繁榮,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當然,伊尹與女鳩、女房也就成了好朋友。
也許由於甲骨太貴,反正女鳩和女房是如何勸說伊尹的,直到現在都沒有挖掘到了被記錄下來的甲骨文,這真的很遺憾。
但顯然,這兩人的曆史功績便是勸說了伊尹,終於使伊尹在輔佐商湯中創造了自己的曆史。
女鳩和女房的這個女,就是最早的女氏記錄。由於女在古時通汝,所以既有女氏也有汝氏,這就是現在女姓和汝姓之淵源。
當然,這兩個姓,如今實在是太少了。但在春秋時期,女氏是很常見的,也出了不少名人。
如秦國在秦桓公時期,有一個叫女父的車右,在晉秦麻燧之役中被晉國俘虜。按春秋習慣,被俘的高級將領一般是會得到善待的。
難道,晉國大夫女齊便是這位來自秦國的女父之後?當然,這隻是瞎猜,沒有任何考證。
不過,在這個時候的魯國,倒有一位叫女賈的季孫氏家臣,陳國也還有一位叫女叔的大夫。
雖然,史料記錄他們的事跡不多,但能夠做到曆史留名,那也算是牛人了。
女齊最有名的事跡,那便是後來他對晉平公說的一番話,即女齊別禮儀的典故。
魯國到了魯昭公時,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撤並了魯國的軍隊,把軍賦土地一分為四,季氏占二,孟氏、叔氏各一。
魯國公室權力削弱,連日常用度都需要靠三家的進貢來維持。但是魯昭公這個人卻一點也沒有作為,聽任三家坐大,完全成了傀儡。
有一次,魯昭公朝見晉平公,在晉國演繹了一番經典的禮儀表演秀。據說,魯昭公進退趨避都非常有範,言談舉止相當得體。
晉平公非常感慨,他對身邊的大夫女齊道:“真沒想到,這位魯侯竟然如此知禮。”
誰料女齊卻搖搖頭,不屑道:“魯侯的這番表演,根本就算不上什麽知禮!”
晉平公頓時就懵逼了,道:“不對吧?你看,魯侯自入晉以來的所言所行,沒有違禮的地方,怎麽不算知禮呢?”
女齊歎了口氣,道:“主公,依臣所見,魯侯之言行,隻能算是儀,不能說是禮。
禮是什麽?謹守其國,行其政令,無失其民!
主公您看,現在的魯國,國君不能命令臣子,政令出自卿大夫。
魯國自有賢臣而不能任用,屢屢背盟而攻伐莒國。他國有難幸災樂禍,自己危難卻視而不見。國家被三桓瓜分,百姓隻知有卿,不知有君。
這個魯侯,自己身為國君,將蒙受大難而不知,還專注於這些很外在、很次要的禮儀,完全是違背了真正的禮之根本!”
女齊之所以諷刺魯昭公,那也是別有用意的。
因為這個時候的晉國,其實也到了國政基本被六卿掌握的時候,女齊是在提醒晉平公,要注意從魯國身上吸取教訓。
好了,關於女齊的故事,我們在以後根據春秋曆史的進程再慢慢講到。反倒是我們本要講的是晉平公,結果一開場便推出了這位晉國牛人女齊,冷落了主人公。
不過,冷落一會也無妨。因為這個時候的晉平公,實在還是一個少年兒童,很多事他真的還不懂。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