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不作不死的許國

字數:4743   加入書籤

A+A-


    荀偃突然感覺,自己越來越像一個超級大國的中軍將應該有的樣子了,湨梁會盟自己出盡了風頭,連續教訓了齊國、莒國和邾國。
    但這幾個諸侯都是原本的中原諸侯,如果能夠教訓一下楚國陣營的某個諸侯,那自己的威望豈不是更不得了?
    正想著,許國出事了。
    許國,可以說是春秋時期一個“流浪”國家,有趣吧?流浪狗我們聽說過,流浪的人也曾出現,如犀利哥和晉文公。
    但一個國家的流浪,貌似是奇聞。但在春秋時期,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許國是一個薑姓諸侯,最早被封在許昌一帶,國小勢微。長期以來,許國夾在許多比自己猛得多的諸侯中間,以委屈求全作為生存法寶,從不敢惹任何諸侯,但總隨便被那些個大佬諸侯們欺負。
    許國單單被楚國侵略到讓國君“肉袒”便有兩次。肉袒前麵我們講過了,國君在敵軍麵前牽頭羊跪下認罪。
    許國在百餘年時間裏,被侵略十餘次,單單是鄭國,就打了許國九次。
    後來許國實在混不下去了,便想著要換個地方呆了。於是,公元前576年,許國遷到了葉地,即今天河南省葉縣西南一帶。
    公元前533年,許國又遷到了城父,即今天的安徽省亳州東南一帶。在城父又混不下去了,公元前529年,又遷回葉地。
    過了五年,即公元前524年,許國又在葉地混成了貧民,無奈再次遷至容城,即今天的河南魯山東南一帶。
    遷至容城,是得到楚國允許的,因為許國表態將成為楚國忠實的附庸。正是因為如此,楚國才給了一塊地給許國人築城建都。
    一段時間以來,許國往往三五年便要遷一次。要知道,許國遷的可不是一個村一個縣,而是整個國家。
    國家要怎麽遷?在春秋時期,土地其實是很多的,而人口卻很少,尤其是長年戰亂,人民得不到休養生息,人口的自然增長非常緩慢。
    遷國,主要是遷兩件東西,一是祖宗的牌位及國之宗器,如祭祀用具和典章文書,當然,還有財寶。
    二是人口,將全國人民都帶著流浪到另外一個地方定居。
    簡單吧?
    當然,這些都是後來的事了,這裏我們要講的是公元前576年,許國遷到了楚國地盤,成為了楚國附庸。
    此時的鄭國已經歸順了晉國,成為中原諸侯聯盟一分子了。對於楚國附庸許國,鄭國對這位世仇鄰居許國便痛下了殺手。
    鄭國一向受大國欺負,心頭積了大把的悶氣,此時有一個發泄的機會,還不好好利用?
    於是,鄭國三天兩頭去欺負許國。前麵說過,百餘年裏,單是正式的大軍出動侵略許國便達到了九次之多,更不要說日常的小打小劫了。
    許國人的委屈承受力終於到了極點,也終於想明白了一件事:
    既然你鄭國是聽晉國的,如果咱許國也歸順晉國,那以後你鄭國想要來欺負咱,咱可以向晉國告狀,請晉國出麵作主不就行了?
    於是,許國就派人去見晉平公,表示許國實在受不了被楚國和鄭國的霸淩。許國對晉國表示:老大,就讓咱許國跟您混吧。
    好了,這便是許國惹出事來的曆史背景了。
    當時正是晉悼公剛薨,年僅14歲的晉平公即位。
    大國新君即位,按慣例是要召開國際會議召見各路諸侯並接受朝見祝賀。於是,公元前557年,晉國召集各諸侯在溫地開會。
    大家都來了,令大家沒想到的是,楚國的附庸國許國國君許靈公居然不請自到,親自參加了會議。
    晉國那個高興啊,不戰而屈人之兵,降伏了楚國陣營的許國,這下又壓了楚國一頭。
    會上,許靈公提出了要求:將許國搬遷至晉國來,自願成為晉國附庸。
    晉平公聽後大喜,他向許靈公展示了一下晉國版圖:兄弟,你自己挑塊地吧。
    晉平公不但要給許國建國用的地盤,還在大會上對各國提出了要求:大家都要出錢出力,幫許國小兄弟建國!
    許靈公心頭一塊石頭落了地,想不到晉國這麽歡迎自己。祖先應該老早將國家遷到晉國啊,何至於這百年來流浪地球呢?
    但許靈公心裏的石頭剛落地,眼前卻飛來了一隻大得嚇人的幺蛾子!
    晚上,晉國兩位中軍領導,中軍將荀偃和中軍佐範匄來找許靈公聊天了。
    許靈公哪裏敢怠慢?熱情招呼他倆。
    荀偃和範匄來做什麽?
    除了表麵上對許國加入晉國主導的國際聯盟表示歡迎,同時向許國的提議得到會議的通過表示祝賀外,當然都是心存小九九的。
    荀偃和範匄都想著從許國身上撈點!
    晉悼公時代的全麵從嚴治國態勢好不容易緩和了下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趁國君還什麽都不懂,趕快為自己撈點錢。
    荀偃是這樣想的:既然你許國有求於我,說是求的國君,其實大權還不是咱荀偃的?
    為了團結範氏家族,他這一次拉上了範匄:“兄弟,有財大家一起發,許國的事,難道不值得利用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範匄的心思與荀偃一樣,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現在自己也已經老了,得趕緊為自己的家族多積攢點家財。
    於是,兩人一拍即合,一起來找許靈公喝茶來了。當然,兩人的主要目的,是索賄來了。
    客套了幾句後,許靈公終於明白了這兩人的用意。
    許靈公大失所望,要說許國,這些年到處流浪處處受欺淩,家裏哪裏還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東西?
    連國君自己都窮得要討飯,現在遷國剛八字來了一撇,晉國高級領導便來要求好處費。
    他倆這麽一要,那還有其他四個卿,還有大大小小的各級領導,這哪是許國吃得消的?
    以後住到晉國去了,估計許國的麻煩便是不斷地被要求送禮。但禮物卻拿不出,肯定又是照樣受欺負。
    晉國人根本不是什麽好鳥。看起來,還是楚國人靠譜一點。
    許靈公嘴上應付著,暗地裏早就打起了退堂鼓。
    晚上,許靈公帶著隨從偷偷溜走了。
    當然,許靈公溜走的原因,不能全部怪到荀偃和範匄兩人索賄上。
    因為許靈公想投晉國,但許國的公族大夫們不願意!所以,許國有人趁許靈公到晉國開會時,陰謀發動兵變,許靈公這才急著回國。
    什麽,許國人逃了?連會都沒開完,就逃了?荀偃、士匄都大怒。
    當然,他們的大怒是因為許國人居然不送禮給自己。
    既然如此,那就教訓教訓你許國吧。
    於是,溫地會議最後的決議中便刪除了接納許國遷都至晉的內容,改為討伐許國。
    荀偃請示了晉平公後,由參會各國組成聯合國軍討伐許國。
    這讓許多諸侯看著很搞笑:就一個許國,蚊子般大,哪用得著鐵扇公主的芭蕉扇來拍?
    連晉平公都覺得好笑,他對荀偃道:“教訓區區許國,用不著麻煩各諸侯國了,元帥就帶我們自己的部隊就行了。”
    於是最後定下來,由晉國出兵教訓許國,各諸侯國就在一邊看著就是。
    但令大家沒想到的是,鄭國表示一定要參加。
    原來,鄭國最喜歡打兩個國家,一個是宋國,再就是許國了。
    宋國和衛國一看,鄭國參加了,那自己也不甘落後,表示宋國也願意出兵。
    就這樣,晉國、鄭國、宋國和衛國四國聯軍殺向了許國。
    許國人這次是庸人自擾自討麻煩,本想找晉國避避風,結果卻惹來了狂風暴雨。
    四國聯軍很快將許國揍得滿地打滾,但許國實在太窮了,四國聯軍搶了很多地方,卻幾乎沒搶到什麽有用的東西,這種仗打得太虧了。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