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欒盈被逼上絕路

字數:4922   加入書籤

A+A-


    範匄決定向欒氏家族開刀了!既然要動刀了,那就必須徹底地、完全地、不留任何隱患地將欒氏家族給鏟除嘍!否則,根深葉茂、實力雄厚的欒氏家族一旦東山再起,自己的範氏家族極有可能是吃不消的!
    趁自己還是晉國執政卿大夫、中軍將,這事得抓緊了。範匄陰著臉,再次仔細盤算了一回接下來的一切。
    就這樣,一場晉國權力鬥爭史上外公滅外孫的大戲便正式上演了。
    外公當然是範匄,舅舅是範鞅,外孫是欒盈。欒盈正在逃亡,已經是很可憐了。但外公還不打算放過外孫,舅舅更不打算放過外甥。
    對欒盈來講,最可悲的,是連自己的母親欒祁居然也不放過自己!媽也,這可是親生兒子啊。
    親生兒子咋了?老娘首先是範氏的人,是晉國執政卿大夫、中軍將範匄之女,是晉國公族大夫範鞅之姐,最後才是你欒盈的媽。
    他們步步緊迫,幾乎要將欒盈給逼瘋了。
    本來,欒盈已經被迫流亡了。按慣例,流亡之人的家臣是被允許去追隨其主人的,這是忠的表現形式之一。
    但範鞅是一個狠角色,他不認為父親範匄那樣做是妥善的。範匄認為,隻想把欒盈驅逐出境即可。
    在範鞅看來,不把欒盈給整死了,那一旦欒盈緩過勁來,必然要回來複仇!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所以,範鞅建議父親範匄,由晉平公下令,以全國上下都要忠於國君為名,任何人都不得追隨欒盈!但凡有人前去追隨欒盈,一律處死!
    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晉國許多同情欒盈的人敢怒而不敢言。尤其是欒氏家臣們,被迫呆在欒氏家族封邑曲沃。
    但也真正的忠肝義膽者,千方百計要去投奔欒盈,如辛俞。
    辛俞是欒氏家族的忠心家臣,他聽說國君下了這道命令,對家人道:“快快,機會來了,收拾收拾,我們一起去追隨宗主。”
    辛俞帶了自己的家人準備出國追隨欒盈,結果剛到城門便被攔住了。辛俞也不狡辯,直言出國絕非為了周遊世界,而是追隨宗主欒盈。
    啊?城門守吏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辛俞,看上去你辛俞並未長出龍角來,居然敢公然違背國君的命令?居然敢和全世界最有權勢的範氏家族對著幹?
    就這樣,辛俞被帶到了晉平公麵前。晉平公親自審問辛俞:“說吧,為什麽要做違法的事。”
    辛俞昂首朗聲道:“主公差矣!臣哪裏有做過什麽違法的事?臣所為恰恰是最大的忠於國君!
    臣聽說,父子兩代為大夫家臣,要視大夫為主人;爺孫三代為大夫家臣,就要視大夫如國君。臣的祖父本無依無靠,所以成了欒氏家臣,至今已經三代了。
    臣聽說,侍奉主人須勤勉盡責,侍奉國君應不惜以死殉節,這是先君明確的命令。欒盈是欒氏家族宗主,臣怎麽敢不把欒盈當成自己的國君來侍奉呢?
    主公的命令是忠於國君,欒盈就是臣的君主。現君主有難,臣當然得追隨他,與他共患難啊。”
    晉平公聽後黯然無語,他歎了口氣道:“您是一位忠臣,寡人身邊正缺乏您這樣的忠臣。來侍奉寡人吧,寡人封您為大夫。”
    辛俞施禮謝恩,但辭謝道:“主公,人心用以守誌,言辭更要踐行,這才是侍奉君主之道。如果臣接受了主公的賞賜,那就有悖臣之誌向,今後臣憑什麽來事奉主公呢?”
    晉平公大為感慨,他歎了口氣,擺了擺手,下令釋放辛俞,任憑辛俞離開新絳去找欒盈。
    在辛俞的帶動下,不少欒氏家臣紛紛投奔欒盈。
    欒盈在晉國樂施善交,一大批人才都是他的鐵杆追隨者,欒氏家族本也家大業大,追隨者甚眾。
    由於範匄下令不允許晉國人包括欒氏家臣去追隨欒盈,所以欒盈一開始的追隨者並不多,身邊隻有兄弟欒樂以及荀起、州綽、荀喜、邢蒯等人。
    但辛俞卻偏偏拿著“臣要忠君”這道命令,光明正大地選擇了追隨欒盈。有人帶頭就好辦了,許多人都去追隨欒盈。
    欒盈的隊伍開始壯大起來,大家合計後,決定投奔齊國。
    範鞅又氣又急,他又生一計。他知道欒盈逃亡肯定要經過大周王朝都城洛邑,立即吩咐家臣趕赴洛邑,在那裏悄悄作了部署。
    於是,欒盈等人剛抵達洛邑外城以西不遠處時,一群野人便朝欒盈等人殺將而來。
    欒盈等人奮起反擊,但由於對方人多勢大,欒盈一行人隻好邊打邊退。一場混戰下來,欒盈一行人死傷情況倒還好,但要命的是,所有的財物都被搶走了。
    此去楚國,路途遙遠,沒有了盤纏物資,怎麽走?欒盈無奈之下,想起了天子。他寫了一封信給天子周靈王:
    “陛下,陪臣欒盈因為得罪了天子守臣範匄,被迫流亡。但沒想到,到了天子腳下,又得罪了天子郊甸臣民,財物被搶劫一空。
    既然陪臣已經是窮途末路了,那就求陛下賜陪臣一死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想當年,陪臣祖父欒書有大功於王室,曾受到過天子嘉獎。但是,他的兒子欒黶卻未能發揚他的榮耀,他的孫子欒盈更是受人迫害。
    陛下如果能夠感念欒書的功德,那陪臣還能夠繼續逃亡。但如果陛下不再感念,那陪臣就在此等著陛下的命令,外臣隻能回晉國引頸受戮了。”
    周靈王見信長歎一聲,他搖搖頭,自言自語道:“範氏也未免太過分了吧,予一人如果真要把欒盈逼回晉國,那是讓人家的罪過再加一等啊。”
    周靈王下令,迅速查明欒盈財物被搶之事,嚴懲了帶頭的暴徒,將財物全部追回,還給欒盈。
    欒盈也不敢在洛邑多作停留,上書感恩天子後,一行人急匆匆離開洛邑。
    再說範鞅。他見令欒盈窮困之計又失敗,再生一計。
    範鞅對範匄道:“父親,欒盈此人素有大誌,不可能就此罷休。我們必須早作準備,遲早生變。”
    範匄點頭道:“為父打算召集諸侯盟會,嚴令各國不得接納救濟欒盈。”
    於是,公元前552年冬,在範匄父子的運作下,晉平公在商任會見了魯國、齊國、宋國、衛國、鄭國、曹國、莒國、邾國等列國諸侯。
    此次諸侯會盟隻有一個議題,那便是明確規定各國不得接納救濟欒盈。
    就這樣,範匄、範鞅父子倆不斷打壓欒盈,他們的目的,就是逼迫欒盈逃到楚國。
    隻要你欒盈逃到了楚國,接受了楚王的封賞,那便是坐實了叛國之罪!
    欒盈確實隻能逃到楚國了。剛踏上楚國邊境的欒盈非常矛盾,還要繼續往楚國都城郢都去麽?
    欒盈將大家都叫到一起,沉重道:“對不住大家夥了,跟著我,大家夥受累又受苦,我內心沉重但無限感激。楚王肯定知道我們到了這裏,他一定會派人來聯係我們。
    現在我們麵臨著的是兩條路,一條是從此我們都做楚人,永遠不回晉國了。大家跟著我在楚國,相信會得到楚王的禮待,我們以後不會再受苦受累。
    另一條就是我們在這邊境招兵買馬,尋機殺回晉國,滅了範氏家族!但這樣大家都會很辛苦,而且風險極大。大家都說說,怎麽辦?”
    幾乎所有人都義憤填膺道:“範氏逼人太甚,臣等寧肯跟著主公吃苦吃累,也要殺回新絳,滅了範氏家族!”
    欒盈心頭一熱,是的,如果自己真的去了楚國郢都,那便意味著自己的圖謀叛逆之罪被坐實。一旦自己真投了楚國,那自己尚留在晉國的族人和其他許多交好欒氏家族的人肯定會遭殃。
    現在之所以範匄、範鞅沒敢對自己仍留在曲沃的族人和朋友下毒手,就是因為給自己定的謀逆之罪是莫須有的那種。
    堂堂欒氏家族,自晉國建立以來便是忠君愛國的典範,怎麽可能投靠外國?七尺男兒,怎麽甘心受此不白之冤?!
    範匄,範鞅,你們這倆龜孫,給老子等著!
    就這樣,欒盈決定不再走了,他率眾就在晉楚邊境停了下來。
    楚國國君楚康王聽說欒盈來到了楚國,大喜過望。雖然此前也有晉國大夫逃亡至楚國,但從來沒有一個晉國的卿流亡至楚國。
    楚康王立即派出特使去見欒盈,熱情邀請欒盈在楚國出仕。
    但欒盈婉拒了。
    婉拒楚王邀請,意味著此時的欒盈是真正的走投無路了。
    但欒盈相信,老天必不負自己,總有一天,自己會殺回晉國,滅了範氏家族,替那些為欒氏家族而死難的朋友家人報仇雪恨!
    欒氏家族,怎麽可以亡於自己之手?!
    喜歡春秋晉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