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結網

字數:6449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五十八章結網
    一個時辰後。
    禦書房內,燈火通明,龍涎香的煙霧嫋嫋升騰,盤旋在雕梁畫棟之間,為這凝重的氣氛更添幾分壓抑。
    皇帝李景炎,轉身坐在那寬大的禦案之後,手中緊握著一份剛呈上來的奏疏,眉頭緊鎖,眼中隱有怒色。
    此時,錦衣衛同知朱雀疾步走入,單膝跪地,抱拳行禮,沉聲道:“陛下,臣有要事稟報。”
    皇帝李景炎微微抬眸,目光掃向他,低聲道:“講。”
    錦衣衛同知朱雀起身,壓低聲音道:“啟稟陛下,埋伏在他們身邊的錦衣衛暗探來報,發現那些反對變法的官員,如今正蠢蠢欲動。他們暗中派人在京城各處悄然散布謠言,臣已截獲部分言論,皆是稱此次天地大震乃因變法逆天,觸怒上蒼,還蠱惑百姓,說朝廷奸佞弄權、妄改祖製,才招致如此災禍。”
    皇帝李景炎,冷哼一聲:“這幫逆臣,朕銳意革新,為的是江山社稷、黎民蒼生,他們竟妄圖混淆視聽,果然狗改不了吃屎,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這可真是利益若花迷人眼。”
    錦衣衛同知朱雀,繼續說道:“陛下,據可靠消息,他們已暗中串聯,準備在宮門前長跪,意圖以民意裹挾朝廷,迫使陛下停止變法……”
    皇帝猛李景炎站起身來,龍袍下擺隨之拂動,他在禦案前來回踱步,片刻後,眼中閃過一抹殺意:
    “朕的江山,朕的子民,豈容他們這般肆意妄為!傳朕旨意,但凡涉及之人,一個都不許放過,既然他們不想體麵,朕倒要看看,他們有幾個腦袋!”
    皇帝李景炎頓了頓,眼底的寒意未消,又問道:“朕命你徹查潛伏在大燕京城的,西蜀國靖安司的暗探,如今查得如何了?”
    朱雀神色一凜,趕忙上前一步,抱拳回道:“回陛下,此事已經有些眉目了。臣率錦衣衛精銳,日夜不輟,通過多方眼線排查,已鎖定了幾處疑似窩點。這些西蜀暗探極為狡猾,平日裏偽裝成普通商販、雜役,隱匿於市井街巷之中,與常人無異,若不仔細甄別,實難發覺。”
    “根據錦衣衛沈煉那邊,從那名,西蜀國玄級暗探中口撬出來的情報,經過多方核實,順著一些蛛絲馬跡,順藤摸瓜,查到了此人曾接觸過的,西蜀國靖安司,一處一疑似據點,京城外城,南城的一處舊宅,以及東城碼頭附近的幾家貨棧。臣推測,那舊宅許是他們傳遞情報、商議機密之處,而碼頭貨棧則便於他們借助往來西境的商船,借以運送物資,實為暗地傳送情報的聯絡路線。”
    皇帝李景炎微微頷首,目光中透著冷峻:“做得好,既已有線索,便順藤摸瓜,莫要走漏了風聲,以免打草驚蛇,必要之時,可提前抓捕,自行斟酌。”
    朱雀應聲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臣已加派人手,對那幾處可疑之地嚴密監視,隻待時機成熟,便可將這些暗探一舉擒獲。臣還安排了一些精明能幹之士,混入周邊人群,佯裝成普通百姓,留意是否有新的可疑人員進出,發現他們,最近正和許多戲班,接觸的有些過於密切……必有所謀……”
    “如此的話……”皇帝李景炎微微冷笑:“既然那些反對變法的達官顯貴,皇室宗親,似乎也挺喜歡看戲的,那就讓他們自己變成一場戲吧!”
    “遵旨!”錦衣衛同知朱雀領命,知道皇帝陛下的意思。
    皇帝李景炎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如此甚好,朕靜候你的佳音——”
    “遵旨,陛下!臣告退。”朱雀再次單膝跪地,行禮之後,轉身快步退出禦書房。
    皇帝李景炎則重新坐回禦案後,目光凝視著手中的奏疏,陷入了沉思,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篤篤聲,每一下都仿佛敲在這江山的命脈之上。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那些奏疏上。
    “哼,朕之變革,旨在破舊立新,讓這大燕的山河重煥生機,這些鼠目寸光之輩,隻知守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罔顧天下大勢。”李景炎心中暗忖,擋朕者死。
    ————————
    與此同時,京城東郊的一座府邸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牆壁上晃蕩,更添幾分詭譎。密室之中,幾個身影圍坐一團,氣氛凝重得仿若能凝出水來。
    居於首位的,是皇親李崇武,雖年逾花甲,卻目光如炬,精神矍鑠。他麵色陰沉似水,重重地歎了口氣,打破了室內的死寂:
    “諸位,陛下此番執意推行變法,全然不顧祖宗成法,肆意妄為!我等身為皇室宗親,世受皇恩,食君之祿,本當忠君之事。可如今呢?朝堂之上,盡是些新進的狂徒,憑借著陛下的一時寵幸,大肆折騰,把朝堂攪得烏煙瘴氣。諸多宗親,因這變法,俸祿被降,世代承襲的利益無端受損,長此以往,我大燕根基何存?”
    說罷,他猛地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燭火亂顫。
    眾人聽聞,紛紛麵露憤慨之色,點頭不迭。一位中年官員緊接著接口道:“郡王所言極是!如今民間被這變法折騰得怨聲載道,再看天象,地震、洪澇接連不斷,這分明就是上天示警,皆是變法惹出的禍端。我等若還畏縮不前,怎對得起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言及此處,他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咬牙切齒的模樣仿佛與變法有不共戴天之仇。
    這時,角落裏一位郡王模樣的人壓低聲音道:“依我之見,咱們不能隻在京城鬧騰。當下南方實權三王,那可是此次削藩的重中之重,必然對小皇帝滿心怨恨。若能說動他們加入,咱們這場‘勸諫’,聲勢必將浩大無比,讓陛下不得不重視。”此話一出,眾人眼中皆閃過一絲光亮,似是看到了轉機。
    然而,話音剛落,便有一位較為謹慎的宗親皺眉反駁:“南方三王如今在京城孤立無援,他們怎敢在此時輕易表態?這不是明擺著把把柄往皇帝手裏送,除非是不想活了。諸位也都瞧見了,多次朝會上,他們可都是唯皇帝馬首是瞻,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樣,怎會輕易與咱們聯手?”
    這一番質疑,讓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又黯淡了幾分,眾人再度陷入沉思,密室內一時靜謐無聲,唯有燭火的“劈啪”聲。
    “哼!”李崇武冷哼一聲,打破僵局:“不管如何,明日咱們按原計劃行事,齊聚宮門前,定要讓陛下知曉民意不可違,祖宗之法不可廢。至於南方三王那邊,再從長計議,先把京城這一局盤活了。”
    言畢,室內眾人應和之聲此起彼伏,隻是這聲音中,多少夾雜著些忐忑與不安,好似最後的掙紮。
    待眾人走後,屏風後麵走出一人,正是南方實權番王安王。燭火搖曳,光影在他冷峻的麵龐上跳動,勾勒出他深邃眼眸中暗藏的算計。
    李崇武見他現身,眼中閃過一絲驚驚恐,卻又迅速恢複鎮定,微微拱手道:“安王……你怎會在這?”
    安王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無的弧度,抬手止住李崇武的話頭:“果郡王不必多言,本王在後麵可聽得一清二楚。”
    他踱步向前,手指輕輕拂過桌案,似在漫不經心地打量著周圍幾人剛剛坐過的位置,“哼,這小皇帝的變法,確實攪得大家都不得安寧。”
    李崇武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禮後急切地說道:“安王,如您所言,咱們都深受其害。如今殿下現身於此,想必也是有了主意。南方有殿下您坐鎮,兵強馬壯,若您肯振臂一呼,加入我們這次‘勸諫’,必能讓小皇帝投鼠忌器,重新思量這變法之事。”
    安王聽聞,卻並未立刻作答,隻是微微抬眸,望向密室頂端,似在思索。
    良久,他才緩緩開口:“你們以為本王在京城孤立無援,就真的毫無作為?”
    語氣中透著幾分高深莫測,“那小皇帝三番五次想要削藩,我若不早做籌謀,今日豈有活路?”
    說著,他從袖中掏出一份密信,在眾人麵前晃了晃,“這京城內外,支持咱們的勢力可不少,暗流湧動,小皇帝又能掌控幾分?”
    李崇武目光深沉地看著安王,心中權衡利弊,片刻後抱拳道:“安王既如此,明日宮門前的行動,您可有何安排?若您能出麵,震懾力自然不同凡響,可若您不便現身,也望能指點一二,助我等一臂之力。”
    安王負手而立,在室內緩緩轉了一圈,最終停定:“你們隻管按計劃行事,鬧得越大越好。本王在暗處,自會有動作,定要讓小皇帝明白,這朝堂不是他一人能說了算的。”
    言畢,安王將密信交到其手中,大步向密室出口走去,臨到門口,又回頭叮囑道:“莫要漏了風聲,否則,大家都沒好果子吃。”
    說罷,身影沒入黑暗之中,果然如陛下所言。與其讓這些愚蠢,看不清形勢,死性難改之人,將來回到封地,麵對變法暗中使絆子,不如趁現在好好清理清理。
    ——————
    羿日,午時。
    晨日光熹微,卻驅不散籠罩在燕京城上空的陰霾。皇宮內,太監宮女們腳步匆匆,各司其職,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殿宇廊道之間,緊張的氛圍如繃緊的弦。
    “來人,傳朕旨意,今日午朝,各部務必詳實稟報現階段救災進展。”李景炎聲音略帶沙啞,卻不容置疑。小福子匆忙領命而去,腳步急切。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擰出水來。眾大臣麵色疲憊,卻強打精神,依次出列稟報。
    戶部尚書上前,躬身行禮:“陛下,臣昨夜清查京城周邊糧庫,幸得前些時日為防荒年有所囤糧,如今尚可支應。已按您旨意,開倉放糧,流民聚集處皆設了粥棚,暫保百姓無饑餒之患。”
    李景炎微微頷首:“做得好,後續仍需密切關注糧儲,不可掉以輕心,若有短缺,即刻從富裕且未受災的臨近州縣調配。”
    “臣遵旨!”劉卿退下,額頭汗珠滾落,這一夜奔波,他深知責任如山。
    兵部尚書緊接著奏報:“啟奏陛下,京城內外駐軍已嚴守各處,九門盤查嚴密,昨夜擒獲數名趁亂打劫之徒,均已嚴懲。周邊各府亦進入戒備,暫無異動。”
    他聲如洪鍾,眼神透著軍人的果敢。
    “不可鬆懈,謹防敵國借機生事,加強巡邏。”李景炎叮囑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工部尚書上前,愁眉不展:“陛下,京城民房建築損毀嚴重,城牆多處坍塌,城樓亦有破損,工匠民夫雖已全力搶修,然工程浩大,人力物力消耗甚巨。”
    李景炎目光深沉:“務必加快,可多撥銀錢招募能工巧匠,材料若有不足,從他處征調。”
    刑部尚書也出列:“應天府衙役昨夜全力緝拿,哄抬物價者二十餘人已入獄,市麵稍穩。百姓受災之地,衙役皆在協助救援,安撫人心。”
    “繼續嚴查,亂世用重典,對為害百姓者絕不姑息。”李景炎言辭冷峻。
    禮部尚書李元洪奏道:“安撫祭天儀式籌備妥當,今日巳時即可舉行,宣講抗震之法的人手也已安排,定能安撫民心。”
    “好,儀式需莊重肅穆,讓百姓感受到朝廷關懷。”李景炎神色稍緩。
    “啟稟陛下,據統計,京城內城,受災百姓已逾十三萬,傷亡人數初步估計達一萬有餘,損毀房屋近千間。城西、城南受災尤為嚴重,大量百姓流離失所,現正安置於城外幾處空曠營地。”
    京兆尹錢肅跪地呈報:“京城外城,傷亡百姓萬餘人,損毀房屋近兩千間,物資調配正加急進行,傷者已陸續送至醫館救治,其餘還在進一步統計中“”
    說到此處,他聲音哽咽,這慘烈災情,令人痛心。
    李景炎閉眼片刻,深吸一口氣:“全力救助,務必使百姓有屋可住,有藥可醫。”
    “遵旨!”眾臣齊聲應和。
    李景炎有些無奈,這還是僅僅是京城這一畝三分地,其他地方的周報沒有那麽快呈上,情況怕是也好不到哪裏去,不過估計其他國家也在四處救火,說不定更加嚴重……
    (本章完)
    喜歡開局:召喚錦衣衛請大家收藏:()開局:召喚錦衣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