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原

字數:6457   加入書籤

A+A-


    羿日。
    宛城城牆在烈日下泛著慘白的光,猶如一座巨大的、被歲月侵蝕的白骨。守城士兵們像脫水的鹹魚,懶散地靠在垛口上,汗水如斷了線的珠子,順著臉頰不停地滾落,他們隻是機械地用袖子隨意擦拭著。
    自從大旱肆虐這片土地以來,這座原本繁華的江南小城,仿佛被命運之手按下了暫停鍵,已許久未見戰事的硝煙,城防鬆弛得如同兒戲,士兵們的懈怠就像那搖搖欲墜的城牆,不堪一擊。
    “那是什麽?”一個年輕士兵原本還打著瞌睡,突然像被蠍子蟄了一下,猛地直起身子,他使勁揉了揉眼睛,眯著眼努力望向遠方。
    隻見地平線上,一片金色的浪潮正緩緩湧來,起初它隻是模糊的一線,如同大地盡頭一條若有若無的絲帶。但眨眼間,這絲線迅速膨脹,擴展成鋪天蓋地的洪流。
    陽光毫不吝嗇地灑在那片金色之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好似無數把利刃,刺痛了人們的雙眼。
    “是……是傳說中的黃巾賊!他們不應該被趙縣尉剿滅了嗎?”一個老兵最先反應過來,他的聲音因恐懼而扭曲,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扼住了咽喉:
    “快關城門!鳴鑼示警!”他聲嘶力竭地喊道,聲音在悶熱的空氣中顫抖著。
    刺耳的銅鑼聲在城頭炸響,宛如一道驚雷,打破了宛城的寧靜。守軍們頓時像熱鍋上的螞蟻般四處亂竄,平日裏的懶散瞬間被恐慌取代。
    縣令周顯原本還在縣衙裏悠閑地喝著茶,聽到鑼聲,嚇得茶杯都掉落在地。他肥胖的身軀在台階上絆了好幾跤,像個笨拙的皮球,連滾帶爬地衝上城樓。
    “怎麽回事?”他氣急敗壞地吼道,臉上的肥肉因驚恐而劇烈顫抖,活像一堆正在抖動的麵團。
    “大人!黃巾賊……數不清的黃巾賊!”守城校尉臉色慘白,手指著城外,聲音發顫,仿佛下一秒就會癱倒在地。
    周顯費力地扒著城牆向外望去,這一看,頓時麵如土色,仿佛見了鬼一般。“該死的趙虎誤我!”
    他在心中暗罵。城外的荒野上,上萬頭戴黃巾的起義軍正整齊列陣而來,最前排的士兵雖然手持的武器簡陋不堪,不過是些削尖的木棍、生鏽的長刀,但那股撲麵而來的肅殺之氣,卻如同一頭無形的巨獸,令城牆上的守軍膽寒。
    “放箭!快放箭!”縣令周顯歇斯底裏地尖叫著,心中驚恐萬分:“不是說隻有數百亂黨嗎,哪來的上萬黃巾,上萬黃巾軍……”
    然而,稀稀拉拉的箭矢從城頭射下,大多無力地落在城外,仿佛一群折了翅膀的鳥兒,連起義軍的衣角都沒能碰到。起義軍陣中爆發出一陣嘲笑,那笑聲如同洶湧的潮水,將城牆上守軍僅存的一絲勇氣也徹底淹沒。
    隨即,起義軍讓開一條通道,數十輛簡陋但卻充滿力量感的攻城車被推了出來。
    馬元義身披簡易皮甲,那皮甲上還殘留著戰場上的斑駁血跡,手持長刀,威風凜凜地站在最前方。他回頭看了一眼身後如林的黃巾,那一雙雙充滿熱血與鬥誌的眼睛,讓他深吸一口氣,然後用盡全身力氣,高舉長刀,大聲吼道:“蒼天已死!”
    “黃天當立!”上萬人的吼聲匯聚在一起,如同一道響徹天地的雷霆,震得城牆上的磚石簌簌作響。城牆上的守軍們,被這吼聲震得耳鳴,心中的恐懼又增添了幾分。
    “攻城!”隨著馬元義一聲令下,起義軍如潮水般衝向城牆。最前排的士兵扛著雲梯,他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如此渺小,卻又如此堅定。他們冒著稀疏的箭雨,如同一群無畏的勇士,衝向城下。馬元義親自帶領一隊精銳,如猛虎下山一般,衝向城門。
    “火油準備!”馬元義大喝一聲,聲音中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幾名壯漢抬著從附近村莊搜集來的油罐,腳步匆匆地衝到城門下。他們將油潑在厚重的木門上,那木門仿佛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厄運,發出沉悶的聲響。馬元義親自點燃火把,毫不猶豫地扔了上去。
    “轟”的一聲,火焰衝天而起,如同一條憤怒的火龍,瞬間將城門吞噬。火勢凶猛,滾滾熱浪撲麵而來,烤得人臉上生疼。
    城牆上,周顯已經癱軟在地,褲襠濕了一片,他像個無助的孩子,嘴裏喃喃自語:“頂住……給我頂住……”然而,他卻眼睜睜地看著守軍已經開始潰逃,如同驚弓之鳥。
    “大人!西門也有賊兵!”一個滿身是血的士兵連滾帶爬地跑來報告,他的聲音帶著哭腔。
    城內外已經傳來喊殺聲和百姓的驚叫聲,那聲音交織在一起,如同一場可怕的噩夢。
    “逃……快逃……”周顯掙紮著爬起來,在士兵的攙扶下,跌跌撞撞地向縣衙方向逃去,那狼狽的模樣,哪裏還有半分縣令的威嚴。
    馬元義見城門火勢已大,敵人有退跡象。
    立即改變策略,指揮士兵架起雲梯。他親自攀上第一架雲梯,長刀咬在口中,雙手如猿猴般敏捷地向上攀爬。每攀爬一步,都伴隨著危險,一支箭擦著他的臉頰飛過,留下一道血痕,鮮血順著臉頰滑落,但馬元義恍若未覺,他的眼神中隻有堅定和決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他即將登上城頭時,一名守軍舉著長矛向他刺來,那長矛帶著風聲,來勢洶洶。馬元義側身巧妙避過,一把抓住矛杆,借力躍上城牆。
    “噗——”
    長刀出鞘,寒光閃過,那名守軍甚至來不及發出一聲慘叫,便捂著噴血的喉嚨倒下。馬元義如猛虎入羊群,手中長刀揮舞,轉眼間砍翻四五名守軍。越來越多的起義軍從他身後的雲梯登上城牆,黃色頭巾如花朵般在城牆上綻放,那是勝利的顏色,是希望的顏色。
    “開城門!”馬元義一聲令下,幸存的守軍早已嚇得魂飛魄散,逃得無影無蹤。起義軍輕易控製了城門機關,燃燒的城門緩緩被放下,城外的主力部隊如決堤之水,洶湧地湧入城內。
    張角手持九節杖,那九節杖仿佛蘊含著神秘的力量,在弟子們的護衛下緩步入城。他麵容肅穆,目光如電,所過之處,起義軍紛紛讓道行禮,眼神中充滿了敬畏。
    “師父,縣衙尚未攻下。”馬元義前來稟報,臉上還帶著未幹的血跡,那血跡仿佛是他英勇戰鬥的勳章。
    張角微微頷首,那動作沉穩而有力:“波才、趙弘已率軍前去。元義,你帶人安撫百姓,開倉放糧。”
    馬元義領命而去,他帶著一隊士兵,迅速奔向城中各處,安撫著驚慌失措的百姓,同時打開官府糧倉的大門,將糧食分發給那些饑餓的人們。
    張角則轉向城內最高的鍾樓,那裏將是他的臨時指揮所。登上鍾樓,宛城盡收眼底。城內多處冒起黑煙,但秩序並未大亂。起義軍紀律嚴明,隻攻擊官府和富戶,對普通百姓秋毫無犯。百姓們看著那些頭戴黃巾的士兵,眼中漸漸少了恐懼,多了一絲期待。
    遠處縣衙方向傳來激烈的廝殺聲。張角眯起眼睛,看到一隊頭戴黃巾的士兵已經攻入縣衙大門。縣令周德安被拖到院中,肥胖的身軀如待宰的豬一般掙紮哭嚎。
    “天師饒命!下官知錯了!”周顯涕淚橫流,額頭在地上磕得鮮血淋漓,那模樣狼狽至極。
    波才一腳將他踹翻,眼中滿是憤怒:“狗官!你克扣賑災糧餉,逼得百姓賣兒鬻女時,可曾想過今日?”
    “我……我有銀子!很多銀子!都給你們!”周顯爬到波才腳邊,抱住他的腿哀求,那聲音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
    波才冷笑一聲,舉刀欲砍,卻被趕來的張角製止。
    “且慢。”張角的聲音不大,卻如同洪鍾般,讓喧鬧的院子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張角身上,仿佛在等待著他的裁決。
    周顯好似如見救星,轉向張角連連磕頭:“天師慈悲!下官願獻出全部家財,隻求饒我一命!”
    張角俯視著他,眼中無喜無悲,那眼神仿佛能看穿周顯的靈魂:“糧倉在何處?”
    周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在……在後院……但……”
    張角不再理會他,徑直向後院走去。波才押著周顯緊隨其後。當他們來到糧倉前,守衛早已逃散,那原本應該裝滿糧食的糧倉,此刻卻顯得如此空曠。張角命人打開倉門,裏麵卻空空如也,隻有角落堆著幾袋發黴的穀物,散發著一股刺鼻的腐臭味。
    “糧食呢?”張角的聲音冷了下來,仿佛寒冬的冷風,讓人不寒而栗。
    周顯麵如死灰,支支吾吾說不出話。波才一把揪住他的衣領,像拎起一隻小雞:“說!”
    “賣……賣給了商人……”周德安終於崩潰,聲音帶著哭腔,“朝廷撥下的賑災糧……我都賣了……”
    張角閉目片刻,好似在強壓怒火,他的胸膛劇烈起伏著。“帶我們去你家。”他緩緩說道,聲音中透著一股不容抗拒的威嚴。
    當起義軍闖入周顯的私宅時,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後院地下挖有巨大的地窖,裏麵堆滿了糧食袋,那堆積如山的糧食,足夠全縣百姓吃上半個月。更令人發指的是,糧袋上還印著“賑災”的字樣,仿佛是對那些受苦百姓的無情嘲諷。
    “狗官!”波才怒不可遏,一刀砍下周顯一根手指。周顯發出一聲慘叫,像隻受傷的野獸,蜷縮在地。張角卻抬手製止了波才進一步的報複:“將他綁在縣衙門前,讓百姓審判。”
    當衣衫不整、滿身血汙的周顯被拖到縣衙門前時,聞訊趕來的百姓越聚越多。人群中彌漫著憤怒的氣息,如同即將爆發的火山。不知是誰先扔出了一塊石頭,緊接著,憤怒的百姓如潮水般湧上前去。他們用手中的農具、石塊,發泄著心中積壓已久的怒火。當人群散開時,地上隻剩下一灘模糊的血肉,那是對貪官汙吏的審判,是百姓憤怒的宣泄。
    夜幕悄然降臨。
    張角登上縣衙台階,麵對聚集的百姓,高聲道:“從今日起,宛城歸太平道管轄!所有官府糧倉,盡數分與百姓!”
    歡呼聲如雷鳴般響起,那聲音響徹夜空,仿佛要將這黑暗的夜幕撕裂。百姓們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他們歡呼著,跳躍著,仿佛看到了生活的曙光。張角繼續道:“凡願加入太平道者,皆可分得土地,免賦稅三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更多的百姓跪倒在地,向這位“大賢良師”叩首。黃色頭巾如野火般在人群中傳遞,很快,整個宛城仿佛被染成了金色,那是太平道的顏色,是希望與正義的顏色。
    夜幕降臨時,張角在縣衙大堂召集眾將領議事。馬元義報告了戰果:“此戰我軍傷亡不足百人,繳獲糧食五萬石,金銀財寶無數。守軍降者三千,皆願加入我軍。”
    波才補充道:“周邊三鎮聽聞宛城陷落,已派人聯絡,願歸順太平道。”
    張角滿意地點頭:“傳令下去,明日開倉放糧。同時整編降軍,加緊訓練。不出十日,朝廷必派大軍來剿,我等按照計劃,須早做準備。”
    新弟子趙弘提出疑問:“天師,我黃巾軍主力,我軍雖眾,但裝備簡陋,恐難敵朝廷精銳。”他的臉上帶著擔憂,畢竟朝廷軍隊的實力不容小覷。
    張角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一卷竹簡,那竹簡仿佛承載著無盡的智慧。“此乃《太平要術》中記載的陣法與兵法。從今夜起,所有新召將領須熟記於心。”
    眾將傳閱竹簡,眼中漸漸燃起希望的火光。他們仿佛看到了戰勝朝廷軍隊的希望,看到了太平道的未來。
    張角起身走到窗前,望著滿天星鬥,那浩瀚的星空仿佛預示著他們的征程。“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腐朽的楚國,是時候改天換地了。”
    就在此時,一名傳令兵匆匆進來:“報告天師!十六縣起義也已順利完成。”
    “好。”張角雙眼微眯,心中迅速盤算著。如此一來,楚國雲昌府必然震動,起義如燎原之勢,他們必然會調集府軍,前來平叛鎮壓。而隱藏的黃巾軍主力,出其不意之下,隻要吃掉這兩萬府軍精銳,整個雲昌府,便是太平軍的囊中之物。進而引發南楚朝廷的震動,從而真正完成,陛下既定的南方戰略第一步。
    (本章完)
    喜歡開局:召喚錦衣衛請大家收藏:()開局:召喚錦衣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