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真正解藥
字數:4129 加入書籤
江玉泉夫婦對江述雲有大恩,在得知江夫人重病,需要珍稀草藥的時候,即便他們因為顧忌自己的出身,把自己趕走了,但江述雲也不想眼睜睜看著恩人去世。
於是和蕭家達成了一筆交易。
那時候,入宮後端蕭雲琅受人陷害,流了第一個孩子。蕭家意識到醫者的重要性。
可是哪裏能找得到懂醫術,還甘願入宮的女子呢?
太難了。
有這樣謀生的本事,誰會去宮裏那種九死一生的地方為奴為婢?
除了無處可去,又急著求藥的江述雲。
她陪蕭雲琅入宮,做她的宮女,蕭家把藥給她。所以那之後江家夫婦到處打聽江述雲的消息,卻什麽也沒查出來,宮裏的人,哪裏是外麵的人能打聽出來的?
“之後,你們可曾再見到江述雲?”
皇帝倒是從宮裏的舊人那裏打聽出一些關於宮女“述兒”的事情,但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瑣碎事情,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她懂醫術。隻知道四皇子溫顯七歲的時候,述兒年紀大了,便被蕭雲琅開恩放出宮去,之後就不知所蹤。
而那個時候的崔衡,還在榮恩伯府裏做他的公子,安生念書,並沒有傳出和江述雲有關的什麽。
也就是說,在江述雲離開皇宮,和嫁給崔衡之間還有幾年,外人對她的認知依舊是一片空白。
溫禮晏不動聲色,一派高深莫測的樣子。
“按照季先生所言,不止這些吧?江大夫是還不肯對朕說實話?”
江玉泉默然了好一會兒:“陛下……有些事情,草民沒有證據,實在是……不敢妄言啊。”
“你且說來。”溫禮晏道,“可不可信,朕自有主張。怎麽,江大夫和季先生說這些的時候,也是這麽猶豫的嗎?”
江玉泉心中懊悔。
他的老師因為端華太子的案子,滿門都遭到了慘禍,隻剩下季師弟一根獨苗。那時候江玉泉難免對季遲年又憐又愁,加上一些私心,便把猜測都告知了他。可誰想到最後這些東西會捅到陛下那裏去?
聯想到皇帝這十幾年都沒好的病,江玉泉心裏有了另一個可怕的猜測。
難道,皇帝的病和述雲也有關係嗎?
“當年端華太子的死因,可能有隱情。”江玉泉緩緩道,“老師出事後,季師弟曾經把太子的脈案抄錄下來,送到草民手裏。草民的夫人,也曾見到她出沒於魏王府附近……隻是草民不敢妄言,她一定和這些事情有關係。”
皇帝閉上眼睛:“端華太子也是因為中了蠱?”
“是西南蠱毒和中原藥物混合而得到效用,而且其中處理的手段,和草民所見述雲的手段……是一樣的。”
端華太子一案,牽連甚廣,大皇子魏王一家,乃至奚貴妃的母家,都因為這個案子而死。還有季家,以及因為季家獲罪的許多行醫之人……
啟宣帝到末年的時候,回首往事,都曾經自省,於此事是不是有失偏頗,處置過於嚴苛,病發之時口中稱愧。
因為這件事情,同時毀了早有可能繼承皇位的兩個皇子,和他們背後的勢力。
四王五王之亂,皆因此而起。
溫禮晏隻覺得心頭漫開了刺痛之意,幾乎滴出血來。
他好恨,他好恨啊!
如果當年端華太子沒有死,定可以壓製住蠢蠢欲動的大皇子,後麵的四皇子五皇子都沒有了機會……太後不會上位,蕭家不會隻手遮天。
他或許也不會承受那樣的禍事,娘也不會擋了別人的路而死。
現在江玉泉卻告訴他,奚家之所以能夠成功對端華太子動手,都是江述雲這把刀所為?
而他還娶了仇人的女兒?對她許了一生一世?
這太荒謬了,太可笑了。
當天夜裏,溫禮晏破天荒地沒有遵循醫囑,而是讓宮人奉上了好酒。
中原的琥珀光,東陵的秋月白,南府的女兒紅,西原的桃花醉,北疆的馬上雪。
大梁各地的好酒,應有盡有。
從前他一直被拘束著一滴也不能沾染,可是今夜這顆心都像是被灼燒起來,痛楚唯有酒水可以澆滅。
此夜此夕,何如痛痛快快地放縱一回?
酒氣蒙住他的眼睛,不知過了多久,才聽到了身後沉重的腳步聲。
“幾個月不見,陛下還是這麽愛作死。”
來人的聲音還如當日那樣毒辣譏誚。
是季遲年。
溫禮晏抬起惺忪的眼睛,望著他,眼底沒有恨,沒有怨,沒有憎,像是在看一個可笑的陌生人。
“你以為我會信嗎?”
過去這麽久了,當年的案子早就成了懸案,江述雲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唯一知道她情況的崔衡也不見了蹤影,即便他用盡手段,從啟宣年間的舊人們身上查起,也查不到什麽的。
若是有什麽實證,當初大理寺,刑部和禦史台,三法司協同審理,轟轟烈烈,盤查了大半年,怎麽會一無所獲,最後把罪名定在了大皇子和奚家身上,倒是把這個最直接的動手之人給放走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江述雲,為什麽要為魏王府做事?又或者那根本就是蕭家為了讓四皇子上位的陰謀?把江述雲這枚棋子安插到大皇子的手裏,最後把大皇子和端華太子一起連根拔起?
可若是這樣,蕭家才是季遲年的仇人他又為什麽要為蕭家做事?
現在他又為什麽要告訴自己這些?
不,這一切其實都不重要。
溫禮晏一把揪住他的領子:“你知道怎麽解蠱,對不對?”
仿佛有什麽籠在腦海中的雲霧,慢慢散開了。
季遲年凝視著他的臉,緩緩捧起來,聲音裏帶了歎息。
“是,臣知道怎麽解,可是臣怕陛下並不願意用這個方式解,所以必須告訴您江述雲的事情。”
“原本,臣是沒有證據的,直到臣將那本蠻族的禁書給了崔昀笙,眼睜睜見著她在短短幾個月之中,領悟了蠱術,還在磬州發現了臣動的那些小手腳。從那個時候,臣就可以確定了。”
他找了足足十幾年,根治皇帝病情的方法,終於找到了。
“蠻族蠱術的領悟,並不在於學習的時間,而是在於血脈天分的領悟。”季遲年自詡也算得上是難得的醫學奇才了,可是麵對蠻族蠱術,鑽研了十年,也不敢說精通。因為蠱術玄妙,從來和中原醫術傳承不同,並不是師父手把手地教導,研習書本,救治病人,一點一點地積累。
崔昀笙身體裏確實有蠻族血脈,所以才能這麽快領悟那些,所以才不會像蘇明姝那樣成為失敗的宿主。
季遲年揚起唇角,忽而露出來一個有些陰冷詭譎的笑容來:“陛下,您的藥,其實就是崔昀笙。”
喜歡築鳳台請大家收藏:()築鳳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