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盤點特種營-成立文工隊

字數:4382   加入書籤

A+A-


    這段時間以來,大量的逃難百姓和附近村民湧入紅山村。
    使得紅山村的人口急劇增加,地盤也擴大了不少。
    這就意味著林楓可以征召更多的兵員,為特種營的發展注入新的血液。
    陳儀在逃難百姓和周邊村民中征召到了不少新兵。
    再加上李大本事的民兵隊、朱子明的清風山寨等勢力的投奔。
    特種營的兵力發展勢頭迅猛。
    林楓深知,隻有將這些兵力有效地整合起來,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
    現如今,特種營的雄師已壯大至三千餘眾,麾下精兵強將,勢力蔚為壯觀。
    其中,步兵連隊最多,有幾個大連隊。
    步兵一連,由劉東強連長率領,麾下四百餘勇士,銳不可當。
    步兵二連,由雷子風連長率領,同樣擁有四百餘精兵。
    步兵三連,雖人數稍遜,僅有兩百多人,但在李大本事隊長的帶領下,亦是虎虎生威。
    步兵四連,更是人才濟濟,由周衛國連長與朱子明副連長,麾下四百餘將士。
    精銳連隊,趙正道為連長,麾下四百餘精兵,裝備精良,戰鬥力爆棚。
    炮兵連隊,楊誌華為連長,四百餘炮兵,如果炮火全開,威力無窮。
    騎兵連隊,孫德勝為連長,率領的六百餘鐵騎,奔騰如潮,勢不可擋。
    狼牙特戰隊,陳定邦為隊長,雖僅四十餘眾,但個個都是身懷絕技,戰鬥力驚人。
    曆經上次大戰的洗禮,特種營雖有所減員,但迅速補充了新鮮血液。
    不僅如此,炮連與騎兵連更是實現了質的飛躍。
    孫德勝的騎兵連從四百餘騎擴編至六百餘騎。
    楊誌華的炮兵連也從兩百餘人壯大至四百餘眾。
    除了這些衝鋒陷陣的主力部隊,營部還擁有一支不可忽視的作戰力量。
    如偵察班、警衛班等,他們雖身處幕後,卻同樣是特種營的強大戰鬥力組成部分。
    當然,這些隻是特種營的一線作戰人員。
    在後勤方麵,有陳儀率領的後勤組。
    陳儀麾下的後勤組,是特種營的堅實後盾,主要由三大支柱構成。
    其一,征兵處,負責招募勇士,鐵血真漢子,壯大特種營。
    同時,他們還需負責新兵的管理與引導,為新兵們鋪設快速融入特種營。
    其二,兵工廠生產與管理處,這裏是特種營以後武器來源。
    還有管理處則如銅牆鐵壁,守護兵工廠,確保生產安全無憂。
    其三,物資處,乃特種營的生命線,掌管著糧草輜重,維係著全營給養。
    從被服廠的針線到糧倉的粒粒糧食,再到各類軍需物資的調配,物資籌措。
    確保每一份資源都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盡管這三大部門職責分明。
    但在實際工作中,它們又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特種營後勤組。
    如今的特種營,規模宏大,兵力已逾三千多人。
    然而,新兵占比高達三分之一,有一千多新兵,所以要經過新兵訓練才有戰鬥力。
    林楓深知,整編工作雖已初具雛形,但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頭。
    這就得看各連隊的猛將們在自己各連隊的訓練了。
    而軍隊士兵的政治認識、紀律嚴明與團結一心,更是需要下大力氣去培養與鞏固。
    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在特種營的當前架構中,尚未設立專職的政委來負責宣傳工作。
    畢竟按照編製,團級單位才配備政委。
    因此,政治建設的工作主要由營連隊的黨小組來承擔,但力量顯然還不夠強大。
    比如,關於為何而戰、如何戰鬥、國家民族大義以及團結等重要的政治課程。
    都需要加強宣講和教育。
    特種營的人員構成相當複雜。
    匯聚了原八路軍戰士、偽軍改造人員、民兵、土匪、新招募的百姓兵。
    甚至還有逃難的百姓和後勤人員。
    這樣的多元化隊伍,在統籌管理上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然而,目前是憑借著林楓那獨特的個人魅力、卓越的統領能力。
    以及陳儀出色的後勤管理能力,再加上各連隊主官猛將們的鼎力相助。
    特種營才凝聚成了一股堅不可摧的力量。
    而林楓新近獲得的音樂精通技能。
    更是為特種營的政治宣傳工作增添了一抹亮色。
    他決定利用這一技能,在全營範圍內組建一支文工隊。
    經過一番精心挑選,文工隊的成員終於塵埃落定。
    他們中既有當初逃難而來、對音樂略懂一二的學生。
    也有百姓中擅長敲鑼打鼓、吹拉彈唱的民間藝術家。
    還有來自清風山寨等土匪的粗獷猛男,他們雖外表粗獷,卻也不乏音樂才華。
    有一些士兵或軍事軍官、管理人員,如陳怡、瀟雅、林楓等人。
    文工隊有分為正式全職隊員,還有臨時隊員。
    陳怡,瀟雅,林楓等人就是臨時隊員,主要是教學作用!
    這支文工隊人員組成,真可謂是包羅萬象。
    三十餘人的隊伍裏,既有青春洋溢的年輕人,也有經驗豐富的長者。
    既有英姿颯爽的男兒,也不乏溫婉可人的女子,非常接地氣!
    林楓充分利用他精湛的音樂技能,親自上陣。
    教授文工隊演唱那些激昂的戰鬥歌曲和振奮人心的紅歌。
    而陳怡和瀟雅,則是文工隊的舞蹈與戲劇導師。
    她們主要教文工隊成員們跳舞和演技。
    還有些吹拉彈唱文工隊們都會點,讓他們交流,搞成新節目!
    林楓心中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在全營整編訓練圓滿結束後。
    挑選一個喜慶的節日,為全營官兵以及附近的百姓們奉獻一場盛大的文藝表演。
    他相信,表演不僅能夠加深特種營士兵之間的情感紐帶。
    讓特種營上下更加團結一心,士氣如虹,戰鬥力倍增。
    更能夠拉近軍民之間的距離,讓軍民之間親如一家,共享歡樂時光。
    如此一來,特種營不僅將是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雄師。
    更將是一個充滿溫情、和諧共融的大家庭。
    喜歡抗日綜劇:從亮劍開始請大家收藏:()抗日綜劇:從亮劍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