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程如詩震驚了

字數:4578   加入書籤

A+A-


    第311章 程如詩震驚了
    整個上午,程如詩充分利用士兵們短暫的休息時間。
    連續采訪了幾位戰士、班長、排長乃至連長。
    他們無一例外地對林楓團長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將特種團比作是神一般的存在,對林楓的領導充滿了絕對的信任和服從。
    林楓,這個名字在特種團中,已經成為了絕對的精神領袖和領導者。
    程如詩在采訪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了特種團這支八路軍部隊的與眾不同。
    她發現,特種團有著一種獨特的氣質,就像是一堆蓄勢待發的幹柴。
    隻要林楓這個“火星”一點燃,就能爆發出衝天的火焰。
    林楓在特種團的地位無可撼動,他得到了戰士們的衷心擁護和信任。
    在戰鬥中,隻要林楓一聲令下。
    特種團的戰士們就會嗷嗷叫著往前衝鋒,展現出驚人的戰鬥力。
    通過這些隨機的采訪,程如詩對林楓的個人魅力和能力有了更深的認識。
    下午時分,陽光斜灑在特種團的訓練場上。
    士兵們經過一兩個小時的艱苦訓練後,並沒有立即解散。
    而是迎來了一項意想不到的活動——現場認字教學。
    隻見連指導員們以連為單位,親自上陣,耐心地為每一位戰士教授認字。
    這一幕,讓再次來到訓練場的程如詩感到極為震撼。
    她萬萬沒想到,在這支以高強度訓練著稱的特種團裏。
    竟然還如此重視文化教育,讓普通士兵也有機會學習認字。
    要知道,在八路軍總部後方,這樣的教學機會通常隻屬於抗日大學裏的軍官或基礎軍官。
    特種團的做法,無疑讓人刮目相看,也透露出一種不同尋常的遠見和格局。
    經過一番打聽,她了解到,原來紅山村根據地之前逃難來了許多人。
    其中不乏老師和學生,特別是還有幾十號人都是識字的。
    林楓團長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寶貴的教育資源。
    於是便讓這些識字的人充當老師,給士兵和百姓們教授認字。
    程如詩深感好奇,在休息期間,她專門找到了一位負責教認字的指導員進行采訪。
    她問道:“指導員同誌,你好。
    我想請問一下,特種團為什麽會在這樣緊張的訓練環境中,還堅持教士兵和百姓認字呢?
    這是大家自發的行為,還是團長林楓同誌特別要求的?”
    指導員嗬嗬一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回答道:“記者同誌,你好。
    這確實是咱們團長特意要求的。
    團長常說,雖然現在咱們正身處抗日戰爭的烽火之中,首要任務是打鬼子。
    但他也對我們說,鬼子終將被我們打敗,這一天不會太遠。
    然而,打敗鬼子之後,我們國家將麵臨更為艱巨的建設任務。
    而要完成這些建設任務,就需要大量有文化、能識字的人才”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你看,我們團裏大部分的士兵,甚至包括一些百姓,都是文盲。
    所以,團長讓我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閑時間。
    哪怕每天隻教五個字,也要讓大家學起來,別看每天學的字不多,但滴水穿石。
    隻要大家堅持下去,半年、一年之後,每個人都能讀書寫字了。
    這也是團長說的,為抗日戰爭勝利後我們國家的建設,提前做的人才儲備呢”
    聽完指導員的話,程如詩的心中再次被深深地震撼了。
    她萬萬沒想到,林楓團長竟然有著如此深遠的戰略眼光和考慮。
    抗戰尚未勝利,他就已經開始為戰後的國家建設謀劃布局了。
    這也難怪整個紅山村能夠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裏。
    依然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景象。
    這一切的背後,都離不開林楓團長的遠見卓識和精心規劃。
    夜幕降臨,程如詩發現士兵們在完成了常規的、強度稍低的訓練後。
    並沒有立即休息,而是又聚集在了一起。
    這次,是由指導員為他們講授政治道理。
    這一點程如詩並不感到意外,因為她深知八路軍一向重視政治教育。
    這是他們保持強大戰鬥力和堅定信仰的重要法寶。
    然而,令程如詩感到意外的是,政治課結束後,竟然還有一個拉歌環節。
    特種團的士兵們,在訓練之餘,以連排為單位,聚集在一起。
    由文工隊的隊員們親自教授他們唱歌。
    這個環節,士兵們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興奮與熱情。
    仿佛唱歌成了他們釋放壓力、凝聚力量的獨特方式。
    程如詩站在一旁,仔細觀察著這一切。
    她注意到,文工隊教唱的歌曲種類繁多。
    既有她熟悉的那些激昂慷慨的抗日名曲。
    如《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讓人一聽便熱血沸騰;。
    也有一些她從未耳聞的新歌,旋律優美,歌詞動人,同樣令人陶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其中有一首歌尤為引人注目,它沒有具體的歌詞。
    隻有士兵們發出的“嘿”和“哈”的吼聲,卻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
    程如詩好奇地打聽後得知。
    這首歌名為《大秦戰鼓與悲歌》,是一首古老而神秘的大秦戰歌。
    在文工隊隊員的巧妙指揮下,士兵們吼出的聲音雄厚有力。
    如同遠古戰場的號角,讓人不由自主地熱血沸騰。
    仿佛能穿透時空,感受到那份驚天的殺氣與華夏民族特有的戰士血脈基因。
    程如詩被這首歌深深地震撼了。
    她從中領略到了中國獨有的音樂文化魅力,這是一首真正的戰歌、軍歌。
    與她在八路軍總部後方聽到的那些多為西方舶來品的歌曲截然不同。
    它喚醒了人性中的熱血與激情。
    展現了中國古老而強大的戰鬥精神,讓人不由自主地為之動容。
    除了《大秦的戰鼓與悲歌》。
    還有一首歌也讓記者程如詩感到十分震驚,那就是《男兒當自強》。
    在文工團的精彩教學下,這首歌的旋律激昂澎湃,歌詞振奮人心。
    戰士們邊唱邊喊,每一個音符、每一個字眼都充滿了豪情壯誌。
    仿佛要將心中的壯誌淩雲盡情揮灑。
    程如詩不禁感歎,她從未想到中國風的音樂能創作出如此動人心魄、振奮人心的歌曲!
    喜歡抗日綜劇:從亮劍開始請大家收藏:()抗日綜劇:從亮劍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