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吾願斷糧安

字數:5680   加入書籤

A+A-


    他們滿臉菜色,不少人餓得前胸貼後背。
    大量百姓更是瘦骨嶙峋。
    看起來頗為淒慘。
    韓明看著他們,眼中閃過一絲憐憫。
    這些百姓肯定也是不願意背井離鄉的。
    任何時代思鄉的百姓都舍不得離開他們的家鄉。
    也算是一種鄉國情懷。
    如今兗州很多地方在施粥,但這些人依舊不願意離開徐州前往兗州。
    並且他來徐州征戰,間接上來說是損害那些百姓利益。
    雖然戰爭就是如此,但麵對百姓,他自然不能不救。
    畢竟那樣有悖於他高尚的品格和宣導的仁義。
    如今將房家抄家滅族,相當於額外多了十多萬石糧草,施舍幾百石幾千石糧食給徐州百姓也好。
    還能繼續宣傳他的仁義。
    到時候要是破了袁紹,徐州百姓接受他也更容易。
    也算是一舉數得。
    想到這,他看向甄堯王淩兩人,吩咐道:
    “叔高彥雲,領人在營寨南三裏外生火做飯,施粥於周邊徐州百姓。”
    他又看向陶升:“季高,領一千士卒在周邊護衛。”
    “諾!”
    甄堯王淩陶升三人大聲應諾。
    看著寨外那些麵黃肌瘦的眾百姓,他們眼中同樣有著憐憫。
    甄堯三人趕忙朝著寨外走去。
    甄堯將韓明的意思告訴了那群百姓。
    那群百姓得知韓明願意幫助他們,臉上頓時露出笑容。
    同時眼中也有了光。
    他們興奮地對著韓明高呼道:
    “使君仁義!”
    “使君仁義!”
    “使君仁義!”
    他們連連高呼。
    沮授田豐等人見此,滿意地點點頭。
    這群百姓就是淳樸,你幫了他,他就擁護你愛戴你。
    隨著甄堯他們引著那群百姓離開,韓明也領著眾文武和兩千騎兵離開大寨。
    他打算帶著麾下文武在周邊村落看看情況。
    也算考察地形。
    半個時辰後,他們來到一個村落。
    看著村落破敗的樣子,眾人眉頭都微微皺起。
    這彭城周邊去往年被曹操屠戮過,確實是破敗了很多啊!
    他們靠近村落,村口的幾十個瘦弱老人有些害怕地看著他們。
    眾人看著村口這些衣衫襤褸的老人,眼中更加同情。
    韓明沉聲道:“興,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主公說得好!”
    郭嘉一臉認可。
    雖然這情形下不適合稱讚主公。
    但主公說得確實好。
    眾人也是一臉認可感慨。
    確實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韓明抬眼看向前方的村落,想了想,朗聲高吟:
    “城村淒荒涼,去歲為屠場。”
    “易子皆相食,老弱屍骨寒。”
    “壁破冷風襲,梁斷月落床。”
    “公卿心如鐵,吾願斷糧安。”
    韓明吟完,一臉鄭重地看向沮授,命令道:
    “公與,傳令,遣人於彭城各地施粥。”
    “諾!”
    沮授恭敬地抱拳點點頭,看著韓明,他的眼中有光。
    眾人聽到這個這首詩,又見主公立即付諸行動。
    頓時一臉崇拜地看著自家主公。
    不得不說,自家主公真的仁義高義啊!
    自己等人跟著這樣一位聖明仁善的主公,也不枉此生了。
    郭嘉大聲分析道:“城村淒荒涼,是徐州的城村眼下都很淒慘荒涼。”
    “去歲為屠場,乃是說去歲他曹操屠戮徐州百姓之惡舉。”
    “百姓本就艱苦,這曹操還屠城屠村。”
    “都說曹操亂世奸雄,確實不假。”
    “易子皆相食,老弱屍骨寒。”
    “壁破冷風襲,梁斷月落床。”
    “此眼下徐州百姓之悲涼常態,很多百姓不得不易子相食,那些屍骨於路邊生寒。”
    “房屋的牆壁破亂導致夜間冷風襲擾,屋子的梁斷了,連月光都落到床上。”
    “此百姓之艱啊!”
    “公卿心如鐵,吾願斷糧安。”
    “此主公之仁義仁德,主公更是施粥於彭城各地,去歲今歲更是施粥於兗州。”
    “主公仁義之舉,必傳於天下,必流芳萬世。”
    “我等得投如此聖明君主,此我等之幸。”
    “天下有如此聖明之人,此天下之幸啊!”
    郭嘉說完,一臉激動。
    最後一句他其實沒有著重分析。
    畢竟公卿心如鐵,是諷刺那些世家大族權貴不願意幫那些百姓。
    甚至是諷刺有的諸侯對治下百姓太過殘忍。
    眾文士雖然認可郭嘉的話,但心中也是無語。
    主公這詩自己等人又不是不知道,需要你來解釋啊!
    當然,主公這詩確實好。
    相信這詩一出,主公的仁德之名將更加被天下皆知。
    同樣主公這詩,也足以流芳萬世。
    特別是最後一句,吾願斷糧安。
    我寧願自己斷糧,也要讓這些百姓有吃的,能安心。
    主公最後一句詩,足以讓天下百姓歸心。
    不得不說,主公確實是大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並且還是行動派。
    主公揚名,他們也跟著揚名。
    也算是沾到了主公的好處。
    當然,最大的好處還是那個從龍之功。
    也是他們的未來和家族的未來。
    當然,他們文士都懂,武將卻不懂。
    有的武將對這詩句是半知半解。
    聽到郭嘉的分析,頓時一臉敬佩地看著自家主公。
    此刻自家主公的背影似乎異常高大。
    ......
    泰山郡梁甫縣東門十裏外的官道上。
    一支運糧隊伍正不急不緩地朝著博縣而去。
    如今鎮守泰山的將領是岑壁。
    他帶領著五千大軍鎮守在博縣。
    泰山郡郡治縣是奉高縣,但博縣卻更加易守難攻。
    而博縣的軍事價值遠超泰山其他縣邑。
    博縣北靠泰山的主峰。
    山體是比較陡峭的。
    要來博縣,隻有通穀和環山路等少數通道可以通行。
    這情況下可以在這些山路和穀道埋伏敵人。
    袁紹麾下文士都說:泰山險,博縣控其喉。
    所以他們讓岑壁直接帶兵駐守博縣。
    這也是韓明麾下文武一開始沒有建議攻打泰山的原因。
    而博縣周邊更是有東北麵的博關,西汶水畔的陽關以及南麵十多裏的梁父城。
    要攻打博縣,運糧都是一個問題。
    如果硬守,五千守軍可擋數萬大軍數月甚至數年。
    當然,前提是城中糧草水源足夠。
    顯然,黃忠許褚知道這些,所以許褚親自帶著騎兵來到了梁甫縣東麵。
    此刻許褚正在一個密林中等著消息。
    周倉一臉恭敬地拿著許褚的大刀在他身旁。
    喜歡三國憑實力截胡請大家收藏:()三國憑實力截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