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拿下琅邪梁國陳國三地
字數:5310 加入書籤
他有心想撤退,但是又怕呂布怪罪。
並且他也怕黃忠等人早已埋伏兵馬在城外等著他撤退時埋伏。
所以不敢輕舉妄動。
晚上子時,一名細作來到黃忠大營。
細作讓士卒告知黃忠他是前陳國國相駱俊的死士。
還在帳中看春秋的黃忠得知此事,眼中光芒一閃。
他對著士卒回道:“速速將其帶來此地!”
“再叫楊回將軍過來!”
“諾!”
士卒應了一聲,轉身離開。
黃忠將竹簡放在案桌上,心中若有所思。
駱俊他自然知道。
駱俊字孝遠,會稽人,早在年輕時候就以文武才幹聞名。
先是在會稽擔任小吏,然後舉孝廉任尚書郎。
劉宏還活著的時候駱俊就做了陳國的國相,也就是和郡守一樣的地位。
任陳國國相期間更是做下不少功績,能文能武,絕對的郡守之才,甚至是州郡之才。
據說袁紹占據陳國後駱俊就辭官歸家,沒想到現在主動聯係自己。
以駱俊的名望和品性,極有可能是看上自家主公了。
看來不用自己強攻,今夜或許城門就會被打開。
沒一會兒,楊回來到帳中,緊跟著士卒領著一個黑衣年輕人來到帳中。
黃忠目光鎖定在這名細作身上。
細作長相普通,雙眼有神,同樣看起來有些無畏。
黃忠暗自點點頭,這人倒是個合格的細作。
“汝是孝遠公家仆?”
黃忠淡淡地問,語氣頗為平靜。
“不錯!”
細作恭敬地點點頭。
楊回眯眼打量著細作。
黃忠繼續問道:“孝遠公讓汝來此何為?”
細作恭敬回道:“我家家主願今夜助將軍奪城!”
黃忠心中一喜,臉上卻是不動聲色。
他直視細作,輕聲道:“計將安出?”
細作也是直視黃忠的眼睛,鄭重道:“我家家主手中有五百人,待夜間寅時,我家家主帶人在城中放火,且帶人打開北門,將軍可帶兵殺入。”
“嗯,如此......”
黃忠點點頭:“待寅時,某自帶兵殺入北門。”
他自然不擔心駱俊或者城中守將耍詐,
他那麽多的兵,城中不過一兩千士卒,翻不起什麽波浪。
要是城門真的打開,他完全可以控製全局。
......
黃忠讓楊回守住東門,他自己則是單獨前往北門的甘寧大營。
醜時,陳縣北門。
黃忠和甘寧在北門外的營寨中安靜地看著北門。
時間很快來到寅時,城門依舊沒有絲毫動靜。
到了寅時三刻,城中忽然冒起大火,隨之而起的是嘈雜的喊殺聲。
喊殺聲響了不到一刻,城門口又響起咯吱咯吱的聲音。
城門口露出縫隙。
很快火光便從已經微微掩開的城門縫隙冒出。
火光在夜色中格外刺眼。
“殺!”
“將士們,隨某殺!”
“殺啊!”
黃忠和甘寧翻身司馬,大聲呼喊。
兩人兩馬當先,帶著親衛騎兵就朝著城門口衝去。
身後數千步卒緊隨其後。
當黃忠甘寧殺到門口時,城門已經大開。
兩人直接殺入城中。
隻是一個照麵,那些守城士卒就被殺了數十人。
他們守城士卒不過兩三百人,城中六百敵人,城外數不清的大軍,那些士卒不敢反抗,逃的逃,投降的投降。
不到兩刻喊殺聲就停止,城門口直接被穩定下來。
黃忠帶著兵馬殺向東門。
宋憲在東門城牆上的簡易軍帳中剛剛睡著,聽到士卒的稟報聲後直接被驚醒。
他很懵逼,逃逃不了,已經入城的敵人他又打不過。
此刻他腦袋一片漿糊,根本不知道怎麽辦。
還不等他做出什麽反應,黃忠已經帶著數百騎兵率先殺來。
宋憲沒有絲毫猶豫,直接跑到黃忠麵前投降。
黃忠滿意地點點頭,吩咐士卒去將呂布家眷和呂布部將家眷控製住。
然後連夜派人去傳戰報。
如今梁國陳國算是占據。
這豫州隻有一個汝南沒有被占據了。
對此他很是滿意。
自己也不算辜負主公器重厚望。
......
九月三十日,韓明早上得到琅邪各地皆降的消息,中午就得到梁國陳國被拿下的消息,他笑容滿麵。
眾文武得知消息也是高興無比。
隻要剩下的廣陵和汝南被拿下,偌大個中原可以說被自家主公占據。
下午。
韓明直接在後堂擺了個小宴表示慶祝。
至於犒賞全軍的事,這次大破袁紹,更是幾乎全據中原,算是大事。
這情況犒賞之事要大辦,還要全治地辦。
所以韓明打算回冀州和眾文武商議準備一個盛大的犒賞之事。
不但有功的士卒有賞賜,包括出戰的士卒也有賞賜,他整個治地的士卒都要喝酒吃肉慶祝。
這不止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形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是享受勝利果實的表示。
申時,韓明和文武坐在後堂談笑風生。
案桌前不但有美酒魚肉,洗幹淨的犁也有,還有張揚派人送來的葡萄。
“主公!”
戲忠眼中一動,笑道:“駱俊有大才,更是治理陳國日久。”
“其深得陳國百姓之心,同樣深受豫州人稱讚。”
“若以此人治豫州,豫州可穩。”
郭嘉笑著附和道:“誌才言之有理!”
眾人聞言,也是微微點頭。
說實話,駱俊作為江東人,既不和他們潁川派係衝突,也不和冀州派係衝突。
甚至和主公宗族以及其他派係也不衝突。
所以駱俊做豫州刺史,確實可以。
算是最完美的事情。
駱俊雖然不過三十多歲,但能力是沒得說的,做刺史綽綽有餘。
韓明更是欣喜。
自己正愁找不到合適的豫州刺史和徐州刺史,沒想到這刺史大才不請自來。
要知道,自己麾下潁川派係和冀州派係都不適合這時候再出一個刺史。
自己宗族也不適合再找一個刺史。
何況自己宗族或者親戚也沒有誰有能力做一州刺史。
甚至韓軾都不是刺史之才,韓軾是帶兵的武將。
而再讓自己宗族親戚做刺史也沒那個必要。
刺史之位最好是大漢各地的人才分別來做,這樣才能確保治下穩固。
也能得天下各地人才之心。
至少別人不會反感。
喜歡三國憑實力截胡請大家收藏:()三國憑實力截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