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夫妻雙穿大漢19)

字數:7426   加入書籤

A+A-


    天子這才鬆了一口氣,知道栗姬不是要胡鬧,他就跟著笑道:“榮兒的婚事確實該提起來了,你看好誰家的小娘子啊?”
    栗姬看了一眼館陶長公主,麵帶得意。
    “陛下,你說昌平長公主家的阿雅怎麽樣?”
    “阿雅?”,聽到栗姬這樣說,天子有些震驚,卻又覺得不意外,這是栗姬能幹出來的事情。
    要是知道阿姊在她這裏碰壁以後,又去找王氏了,栗姬什麽都不做,事情才奇怪了。
    看樣子,栗姬也是和阿姊杠上了。
    隻是這一門親事…………
    天子搖了搖頭,看著栗姬麵帶嚴肅,“栗姬,別胡鬧!”
    栗姬不幹了,“陛下,我怎麽胡鬧了?榮兒是太子,太子妃的出身不能差吧!連彘兒定下的新婦都是阿嬌,阿嬌身上可是有翁主的封號,還有湯沐邑。要是給榮兒定下的太子妃在身份上低了,換做外麵不知道的人看了,不還得以為你不待見榮兒?”
    栗姬這個話一出,天子頓時都又不知道應該說什麽了。
    要是栗姬的話一點兒道理都沒有,純屬胡攪蠻纏,他自然直接斥責栗姬胡鬧,就可以把這個事情過去了。
    但是在這個事情上,栗姬的想法還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
    要是太子妃的出身比不上其他人,怎麽壓得住人?
    就算知道栗姬這個做法,有和館陶長公主鬥氣的想法在裏麵,天子也不能說栗姬完全在胡鬧。
    不過真要同意這一門親事,肯定也不行。
    天子知道,要是同意了栗姬的想法,栗姬和館陶長公主隻能鬥得更厲害。
    要是這一次栗姬輸了,館陶長公主把麵子找回來了,後麵說不定就安穩了。
    天子還是想著皇室一團和睦好,並不樂意天天你爭我鬥的,弄得烏煙瘴氣。
    當然,天子也了解栗姬,知道他要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栗姬肯定不會滿意。
    栗姬要是能明白以和為貴,有時候退一步也沒什麽,當初阿姊找上門主動示好的時候,也不會那樣說話,反而把阿姊得罪的更狠了。
    因此天子隻是說道:“阿雅這個孩子自然是好,身份上也合適,就是年齡上小了一些,真要定給榮兒,榮兒什麽時候才能把人娶進門,你不想早點兒抱孫子啊?”
    栗姬還真不急,在她心裏麵能出一口氣,讓館陶長公主沒有麵子,這個事情反而更重要。
    再說了,就算太子妃短時間內不能有孩子,其實也不耽擱她抱孫子啊!
    就像薄皇後從做太子妃到做皇後,也一直沒有過孩子 ,宮裏麵的孩子又少了嗎?
    於是栗姬便似笑非笑,“陛下,你不會是偏心吧!真要說年齡不合適 ,怎麽也是阿嬌和彘兒更加不合適,你連這一門婚事都同意了?榮兒和阿雅的事情,憑什麽不同意?”
    天子心中隻覺得一堵,認為栗姬實在是太不給自己麵子了,他就不信自己都這樣說了,栗姬不明白自己的意思是什麽。
    卻要拿彘兒和阿嬌的事情,非得逼著他同意這門親事。
    偏偏栗姬把話說到明處了,他還真不好再次以年齡不合適的理由,拒絕這一門婚事。
    畢竟榮兒和阿嬌的年紀差不多,要不然當初阿姊也不會想著要把阿嬌定給榮兒。
    至於昌平家的阿雅,他要是沒有記錯的話,和彘兒更是同一年出生的孩子。
    本來男子娶妻,新婦小上幾歲,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反倒是新婦年長很多的事情少見。
    如果隻看年齡的話,他同意彘兒和阿嬌的婚事,卻反對榮兒和阿雅的婚事,確實是一個很沒有道理的事情。
    但是就這麽同意了,天子還是有些不願意,明明這門親事一看就是栗姬在賭氣,總不能真拿長子的親事去賭氣。
    第一個孩子,又已經被冊封為太子了,關於太子妃的人選,天子還是想著要精挑細選,而不是憑著栗姬的性子來。
    看著栗姬這裏是說不通了,天子便看了一眼長子,又看了一眼昌平長公主這個妹妹。
    然後才笑道:“你胡說什麽呢?我怎麽就偏心了,彘兒和阿嬌的事情,可是彘兒自己喜歡,阿姊樂見其成,‘金屋藏嬌’都快傳得人盡皆知了,我自然就同意了。榮兒和阿雅的婚事,怎麽也得問問榮兒,還有昌平妹妹的意思吧!”
    婚姻大事,沒有小娘子自己來說的,問的還是父母的意思。
    昌平長公主自然不會有意見 ,事情原本就是她和栗姬商量好的。
    隻不過是館陶長公主和王夫人那裏,館陶長公主肯定和天子更親近,有什麽話就是館陶長公主說,不管同不同意,也更好說一些。
    至於昌平長公主和栗姬這裏 ,有個什麽事情,由栗姬來開口的話,就要更加方便一些。
    所以聽到天子這樣說,昌平長公主也隻是笑,“榮兒這麽好的孩子,隻要陛下舍得,我有什麽不願意的。”
    天子也不意外昌平長公主的話,盡管說沒有事先得到消息,但是想也知道栗姬和昌平長公主私底下已經商量好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算沒有商量好,做太子妃這樣的好事,昌平長公主也不可能拒絕啊!
    天子就沒有想過昌平長公主會拒絕,主要看的是太子劉榮,想要這個兒子自己拒絕,不能真把自己的婚姻大事當成兒戲,由著他阿母拿去鬥氣。
    便看著長子,問道:“榮兒,你怎麽說?”
    胤礽也算是經曆過不少事情,算是看明白天子的意思了,知道要怎麽回答,天子才會滿意。
    可是偏偏這個事情,他還真不能按照天子的意思回答。
    不管天子高不高興,先把婚事定下來,總歸也是好事。
    “兒子聽阿母的!”
    “你胡鬧什麽?你阿母不懂事,你也不懂事?你明明知道你阿母定下這門親事,是和你姑母在鬥氣,你怎麽還真同意了?”
    “榮兒,你要記得你是大漢的太子,不隻是你阿母的兒子,作為兒子,你是應該孝順你阿母,聽你阿母的話,可是作為太子呢?”
    “作為太子,要是什麽都聽你阿母的,你自己覺得對嗎?榮兒,作為太子,你不能沒有擔當,沒有自己的想法,什麽都聽你阿母的。”
    家宴上,當著所有人的麵,栗姬一意孤行要促成這門婚事。
    作為女方的昌平長公主,也是樂見其成。
    就連太子自己都不開口反對,天子就算是不願意 ,也不好再說什麽了。
    大家都同意 ,他唯一能明著拒絕的理由年齡相差太大,因為有前麵一門剛定下的婚事在先,都不好再作為理由來反對了。
    所以最後天子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同意了這一門親事。
    但是等家宴散了,他還是忍不住把長子叫過來斥責起來。
    要說隻做兒子看的話,長子倒是沒有什麽問題,什麽都聽父母的,也是一個孝順兒子。
    兒子孝順,有什麽不好的?
    可是作為太子,以未來的君王看,長子的問題就大了。
    天子是越說越生氣,都有些懷疑,他因為阻攔立幼弟梁王為皇太弟的事情,匆匆忙忙就把長子立為太子,究竟對不對。
    長子的性格問題,他其實也不是不知道,是個好孩子。
    不但對生母栗姬孝順,對他這個父皇同樣也很孝順 ,就算是對其他人,也十分的寬厚仁義,從小就很照顧其他兄弟,沒有什麽壞心眼兒。
    但是也正因為是個好孩子,反倒不適合做天子。
    純粹的一個好人坐在天子這個位置上,隻會被各方勢力生吞活剝了。
    當初的惠帝,他的那個伯父,又何嚐不是公認的好人。
    就算做皇帝之前,也是曆經艱難。
    大漢還沒有建立的時候,漢軍遇上項羽所帶的兵馬倉惶而逃 ,為了減輕馬車重量 ,可以讓馬車跑快一些,曾多次被他那位皇祖父踢下馬車。
    大漢建立以後 ,皇祖父覺得惠帝這個伯父為人太過於仁弱,不像自己,又寵愛戚夫人,對戚夫人所出之子如意十分疼愛,幾次意欲易儲。
    最後在呂後想盡辦法周旋下,惠帝沒有被廢,順利登基為帝,卻絲毫沒有記恨戚夫人和如意,因為曾經受的苦難要報複。
    在呂後想要害兩人的時候,還想方設法的想要護著兩人,甚至都到與如意同吃同住來保護他這一步了。
    雖然也沒能護住這些人,卻也因為這些事情,與呂後母子反目,大病一場,後麵就一直借酒消愁,最後抑鬱而終。
    隻看這些事情,誰也不能否認惠帝是個好人?
    曾經這樣對他的人,他都會想方設法的護住,不是好人是什麽?
    可是他是個好人,就是個好皇帝了嗎?
    作為皇帝,連想護著一個人都護不住,唯一的辦法還是同吃同住,免得被人暗害了,這種情況下還被人抓住空子把人害了,又何嚐不是無能?
    讓人都想不到,他這個皇帝是怎麽做的。
    在發現自己的無能以後,又沒有想辦法改變這些,開始把權利奪回來,又自暴自棄起來。
    最後導致自己抑鬱而終,呂後當權,他們劉氏子弟處境艱難,橫死的不在少數。
    想到長子的性子,和惠帝這個伯父這麽相似,天子就忍不住擔心昔日呂後之禍會重演。
    長子的性子,倒是不至於會容不下其他兄弟,可是以栗姬平時不饒人的性子,就不好說了。
    但是以長子的性子,就算是不會願意對其他兄弟怎麽樣,卻也不一定能說服栗姬。
    偏偏這個孩子又孝順,不管有多不讚同栗姬的想法,也不可能明著把栗姬怎麽樣,隻能為難自己。
    栗姬容不下其他人,長子能容下,甚至還會想護著這些人,卻沒有這個本事改變,隻能自己為難,事情不就會重演昔日呂後之禍?
    而且情況說不定還要更糟,呂後盡管因為昔日受過不少苦楚,對於後宮其他妃嬪,以及這些妃嬪所處的孩子都不待見,但是終究還是有才能,不是沒有本事的人。
    在真的掌握大權以後,除了極力抬舉呂家,還有女兒魯元公主,以及對劉姓諸侯王十分苛刻以外,在其他事情上的處理上麵,並沒有多大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以在呂後沒了,大家撥亂反正以後,天下依舊是四海升平,並沒有出過什麽太大的亂子。
    栗姬在嫉妒、不容人上麵,可以和呂後比肩,在其他事情上麵,卻沒有能夠妥善處理的本事。
    真讓栗姬坐上太後的位置,天子又太過於仁善,壓製不住這位母親,十有八九都得出大亂子。
    不過雖然這樣在想,也覺得自己立太子太草率了,可是已經立了,天子想的還是教導。
    不說別的,至少不能什麽事情都聽栗姬這個生母的。
    他和生母難道就沒有母子情了 ,平時不也挺孝順,可是小事情妥協也就算了,該堅持的地方還是得堅持,不能因為孝順妥協。
    胤礽不明白這些嗎?肯定不可能不明白。
    原主明不明白這個道理不好說,他卻不可能不明白。
    他明白栗姬是拖累,要是什麽都聽栗姬的話,天子對他肯定會失望。
    但是事情有輕重緩急之分 ,改變在天子那裏的印象,讓天子明白他不是什麽都聽栗姬的話,這個事情其實可以慢慢來。
    反倒是性子突然發生太大的變化,讓原本聽話的孩子,一下子變得完全不聽話了, 不一定是好事。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重要的是,栗姬不管基於什麽目的 ,現在要定下的是他和茉雅奇的婚事,他站出來反對什麽?
    這一次真要把這個事情攪黃了,再想找機會把這個親事定下來的話,還不知道得多麻煩。
    自然是順水推舟的答應了,不但符合自己的想法,也符合原主一貫以來的性子,這樣的做法最好。
    不過現在麵對天子的斥責 ,想著要慢慢改變性子,至少要改變在天子那裏的印象。
    胤礽還是說道:“父皇,你的意思,兒子都明白!隻是兒子娶妻這個事情,說大也大,說小也小,順著阿母的意思,也未嚐不可。”
    喜歡夫妻雙穿:從清朝廢太子夫妻開始請大家收藏:()夫妻雙穿:從清朝廢太子夫妻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