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居然隻是一個小女孩
字數:3668 加入書籤
一道極其嬌小的身影,就這麽邁著步伐,穿過層層的虛空,踏過無數的天地異象,最終來到了秦安瀾的麵前。
在看到秦安瀾之後,那雙亮閃閃的眼睛,靜靜的望著眼前的秦安瀾,
眼前的少女不過一米二左右,身材較小。
而對方的容貌,看似隻是七八九歲似的。
雖然年紀較小,卻擁有著一副美人胚子,看似傾國傾城,國色天香。
不用多想,長大之後必定會成為一位亭亭玉立的絕色美人。
可秦安瀾壓根就不會覺得,出現在自己麵前的,真的隻是一個七八九歲的小女孩。
對方恐怕是活了不知道多久的超級老怪物。
因為秦安瀾能夠從小女孩的周身,察覺到一股極其恐怖且極其磅礴滄桑的古老氣息。
這股強大的氣息,乃是經過時間的磨練,千錘百煉,經過了幾百萬年,甚至是幾千萬年的歲月洗禮,方才能夠展現出一道極其古老的存在。
不僅如此,對方的周深更是遍布著一股恐怖如斯的強悍神威。
因為對方的到來,讓周圍的天地法則,都為之扭曲變形起來,天地之音都為之黯淡。
僅僅看了一眼,秦安瀾就感覺自己的眼睛,被針眼戳破似的,雙眼中都傳來一道道真正的疼痛感。
並不是因為眼前的少女,修為恐怖如斯,讓人望而生畏,壓根就抬不起頭來。
實則恰恰相反,少女在見到秦安瀾之時,早就已經將自己的修為給強行壓製下來。
如若不然,可不僅僅是眼神作痛那麽簡單,隻怕秦安瀾早就橫死當場。
身為帝君強者,就能夠掌握住天道規則,甚至能掌控住天道之力。
大帝境界的強者與整個天地同在,能夠徹徹底底的融入天道之力。
若是身為天帝境界的強者,整個滄瀾古界的天地之力,都能夠任由對方調動,可以將周圍所有的一切,全部都融入天道之力當中。
就連對方的周身,都能夠成為天道法則的一部分,他就是天道,天道便是他。
這就是天地境界強者的恐怖之處,完全能夠與天地同壽,擁有著不死不滅的能力,不會被外界一切因素給摧毀。
秦安瀾不過是區區的金仙境界,在麵對眼前這位天地強者之時,居然僅僅是眼睛刺痛一下,沒有其他的事情。
哪怕對方強行收斂了手尾,避免傷到秦安瀾。
由此也能夠看得出來,秦安瀾的恐怖之處以及逆天之處。
而出現在秦安瀾麵前,這位看似隻有七八九歲的少女,乃是秦氏神族最為古老的老祖之一秦靈韻。
秦靈韻這個名字,放在整個滄瀾古界當中,都是平平無奇的存在。
滄瀾古界絕大部分的修煉者,對於秦靈韻並沒有任何一丁半點的印象,也沒有聽說過秦靈韻的諸多事跡。
若是放在那些傳承悠遠,存活了幾千萬年的大勢力當中。
對於秦靈韻這三個字,絕對會震驚下巴的存在。
因為早在八千萬年前,秦靈韻這個名字,就已經名動整個滄瀾古界。
八千萬年前,秦靈韻憑借著一身強悍的實力,在滄瀾古界闖下了赫赫的威名。
秦靈韻雖然是女子之身,可行事狠辣,下手無情。
但凡得罪過秦靈韻的人,都會遭到秦靈韻無情的滅門,雙手不知道沾染了多少鮮血。
完全是那種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
而秦靈韻在秦氏神族當中,還有著另外一層身份,乃是秦氏神族的中興之主。
八千萬年前正是在秦靈韻的帶領之下,秦氏神族突飛猛進,從當初一個並不是特別起眼的小家族,一躍之間成為了北冥大陸赫赫有名的存在。
秦氏神族雖然傳承了上億年,擁有著極其恐怖的底蘊以及傳承。
可在億年前,卻因為招惹到了強敵,幾乎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可秦氏神族的人就百折不撓,在諸多千難萬險當中砥礪前行。
最終在秦靈韻的帶領之下,不僅報仇雪恨,甚至還重新奪回了原本屬於秦氏神族的一切,
將秦氏神族的勢力推動到一種難以想象的存在。
也正是靠著秦靈韻英明神武的指導,秦氏神族的人前仆後繼,消滅了諸多的勢力,打下了偌大的地盤,闖下了赫赫的威名。
正是因為秦靈韻的存在,奠定了秦氏神族的強大,也奠定了秦氏神族現如今的基本版圖。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秦氏神族能夠擁有今時今日的地位,秦靈韻當是功不可沒的存在,乃是秦氏神族第一功臣。
可誰也沒有想到在八千多萬年前,就已經威震整個滄瀾古界,將秦氏神族一手推動到頂點的秦靈韻,在八千年後的今天,居然還活著。
對方不僅活得好好的,甚至在悄無聲息之間,已經突破到了天帝境界的強者。
而在看到秦靈韻之後,也讓秦安瀾的心頭,不由的為之緊張起來。
若是自己沒有猜測的話,眼前這位恐怕就是秦氏神族最為強大的存在,
也是秦氏神族當中唯一一位天帝級別的頂級強者。
秦靈韻的實力放在整個滄瀾古界當中,都是極其恐怖的存在。
不說在滄瀾古界中,已經做到天下無敵。
至少秦靈韻敢稱第二,放眼整個滄瀾古界,壓根就沒有任何人敢稱第一。
這便是秦靈韻的恐怖之處。
雖然令秦安瀾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眼前這位存活了不知道多少萬年的超級老怪物,居然隻是少女模樣,看似隻是一個幾歲的小女孩,讓秦安瀾頗感意外,也超乎了秦安瀾的想象。
然而僅僅片刻的震驚,就讓秦安瀾徹底的回過神來。
像這結構活了不知道多久的老怪物,對方能夠隨隨便便的改變自己的身材相貌,也完全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
喜歡震驚,這個反派世子背景無敵請大家收藏:()震驚,這個反派世子背景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