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巨額金銀財富
字數:3937 加入書籤
他看著這兩尊詭異的鎮墓獸,深深的歎了一口氣,然後將之收入了玉佩空間裏麵。
雖然這兩尊鎮墓獸很詭異,現在根本解釋不了它的構思和寓意,但是這不影響它超級高的價值啊。
以往發現的鎮墓獸大多是石質、陶質,青銅材質遇到的很少。
但是現在這兩尊鎮墓獸不僅是青銅材質的,而且題材和造型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它的價值直線飆升。
當然這個價值是沒有明確市場標價的,因為青銅器在華夏境內是禁止買賣的。
不過根據它的稀有程度來看,賣個兩三億人民幣王修緣覺得還是很容易的。
畢竟這兩尊鎮墓獸上的光圈已經給了他明確的參考價值。
隨後王修緣來到了左耳室中,這裏麵隻有兩樣東西,那就是大量的金錠和銀錠。
這些金錠和銀錠全部都是統一規格的,都是一百兩一錠。
五代十國時期的重量標準沿用了唐製,一兩相當於現在的三十七點三克,也就是說一錠黃金或者一錠白銀的重量約合現在的三千七百三十克。
不過由於黃金和白銀的密度不一樣,所以金錠的個頭比銀錠的個頭小一些。
這些金錠和銀錠的外形全都是一致的,都是標準的船型,而且是全新的,外表幾乎沒有任何磨損。
應該是從熔煉好之後就被收進了庫房中進行儲存,或者是被直接運到了這裏。
每一錠黃金或者白銀上都被打上了銘文,王修緣隨便打開一個箱子,從裏麵拿出了一錠黃金。
船型金錠內側的底部被打上了三處銘文,分別是:唐保大二年戶部太倉銀庫庫子正金直百兩正。
以及:唐保大二年四月初三饒州永平監鑄錢使鍾謨記
最後一處是單獨戳上的標記:張萬森製
第一處銘文中的唐保大二年,以及第二處銘文中的唐保大二年四月初三,是這錠船型金錠的鑄造年份和具體的鑄造日期。
保大是李璟繼位後使用的年號,李璟於公元943年繼位,保大二年就是李璟登基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44年。
第一處銘文中的戶部太倉銀庫是這錠金子鑄造完成之後的儲存地點。
庫子是這錠金子的用途,它鑄造出來之後就是要運往戶部太倉銀庫儲存的。
正金是這錠金子的成色,直百兩正是表達這錠金子的重量是一百兩整。
第二處銘文中的饒州永平監是負責鑄造這錠金子的地點和鑄錢機構。
饒州永平監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乾元元年,也就是唐肅宗時期。
這個機構從建立之初的主要職能就是負責鑄造錢幣,後來唐朝滅亡後,這裏也是南吳和南唐朝廷的重要鑄錢機構。
在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十國之後,饒州永平監與江州廣寧監、池州永豐監、建州豐國監並稱北宋的四大鑄幣機構。
其中饒州永平監由於擁有豐富的銅礦礦石,一度成為了北宋負責全國銅幣鑄造的中心鑄幣廠。
饒州也就是現在江西省的鄱陽縣,在當時就發現了大量的銅礦,所以設立鑄錢機構非常合適。
當時饒州境內有德興的興利銅場,畢竟是就地開采取材,就地鑄造成幣,省去了不少運輸銅礦的功夫,省時省心省力。
後來饒州旁邊的信州也發現了大量的銅礦,那就是鉛山場。
鉛山場在鼎盛時期召集了十多萬人晝夜不停的開采銅礦,一年時間開采了三十八萬斤成品銅運往饒州鑄幣。
鑄錢使一個官職,鍾謨記,意思是負責這批金子鑄造的官員名字叫鍾謨,記是負責監督記錄的意思。
最後的張萬森製,意思是動手鑄造這錠金子的工匠名字叫張萬森。
所以三處銘文合在一起完整的意思是:這是公元944年四月初三在饒州永平監鑄造出來送到戶部太倉銀庫儲存的庫銀。
這錠金子的成色是足金,重量是一百兩整,負責的官員是鑄錢使鍾謨,工匠是張萬森。
自從朝廷官方開始統一鑄造貨幣,就嚴格規定了官銀上麵需要打上哪些信息。
其中包括鑄造的年份、鑄造地點、鑄錢機構、負責的官員名字、官職、官銀的成色、重量、用途、工匠名字等詳細信息。
這也是方便萬一出現了問題之後方便追查。
就像現在不管是哪個國家的貨幣,上麵都會有一串編號一樣。
這個編號的全稱叫做冠字號碼,現在的點鈔機和以前的點鈔機完全不一樣。
現在的點鈔機已經和銀行的係統聯網了,隻要這個錢從銀行取出去之後,這個錢的冠字號碼信息就會出現在銀行後台的數據庫裏麵。
隻要是取出去的每一筆錢都會有記錄哦。
反正據說是為了治理追查貪汙受賄以及失信人有錢不還的現象。
到底有沒有效果隻有知道的人知道,王修緣不是很清楚。
但是王修緣清楚的是,華夏古代的官銀隻是為了讓收錢的人放心,因為官銀的成色是統一的,大家心裏都有數。
而之所以打上這些詳細信息的銘文,就是為了防止有一天這批官銀的質量出了問題,方便追責。
至於說查貪汙受賄之類的,在古代根本沒有這個功能。
因為當時很容易就能把黃金或者白銀給融化掉,隻要融化了就什麽標記都不存在了。
或者是用銀剪子、銀戳子等工具把整錠的金子、銀子弄成散的去用。
王修緣開啟了眼睛的透視異能,這間五十多平的左耳室裏麵差不多放了一千箱黃金以及一萬箱白銀。
聽上去感覺很多的樣子,實際上並沒有多少。
就拿黃金來說,每一錠船型的金錠是一百兩重,也就是現代的三千七百三十克,換算成千克就是三點七三千克。
每二十錠共計兩千兩船型金錠裝成一箱,也就是說一箱黃金重七十四點六千克。
一千箱黃金兩萬錠也就是兩百萬兩黃金,實際上也就七十四點六噸黃金。
按照黃金的密度來說,一立方米黃金重達十九點三二噸,看體積根本就沒多大。
搓成一坨的話也就三點八六立方米的樣子,還不到四立方米。
算上做成船型金錠加箱子的空間,翻一倍也才八立方米的體積不到。
這還是因為五代十國時期的黃金純度不像現在這麽高,而且把黃金做成了船錠裝箱之後,才顯得整體體積稍微大一些。
喜歡尋寶全世界從成為億萬富豪開始請大家收藏:()尋寶全世界從成為億萬富豪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