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這次我豁出去治一治腐敗
字數:6303 加入書籤
周誌高離開教育部後,孔部長眉頭緊鎖。
其實到了他這個年紀,最重要的就是求穩,可人家周誌高已經找上門來,他無法拒絕。
周誌高是什麽性格,他是知道的,如果讓周誌高不滿意,可能會直接越過自己,把事情給解決了。
現在周誌高能來找自己,已經是給了他很大的麵子,也正因為如此,孔部長才會答應下來,免得到時候周誌高將事情辦妥了,繞過自己的話。
組織上會怎麽看?
“這小周書記,還真是一塊滾刀肉,要背景有背景,要能力有能力。”孔部長無奈開口。
“關鍵是,他還一心想把腐敗風氣給解決了,遇到一個解決一個,遇到一雙處理一雙。”
“換成別人這樣做,早就回家種田去了,唯有他依舊風生水起,甚至越來越厲害,級別也越來越高。”
對於周誌高,孔部長要說不羨慕肯定是假的。
要是當初他也有這樣的背景,有這樣的魄力,又怎麽會在臨近退休的時候,才在教育局當個上這個部長。
這是組織上對他付出的補償,其實以他的政績來說,根本沒有那個資格。
他這一生都在求穩,也許跟著時代的進步,沒有拖後腿,但絕對也不算是走在前沿。
對於他任職期間,沒有太大的貢獻,沒有顯著的成績,能在退休前獲得這個職位和級別的待遇,他已經非常滿意。
周誌高回到發改委後,立刻做了相應的安排,既然孔部長已經答應,要將這些事情完成好。
他當然不會任由孔部長一個人衝鋒陷陣,反而,他會為孔部長保駕護航。
對於孔部長來說,這絕對是蹚渾水,而自己這個製造渾水的人,又怎麽能不衝在最前麵。
“楊靜,接下來的時間裏,你和幾個相關部門聯係好。”周誌高語氣低沉。
“關於教育領域的腐敗問題,甚至是官官相護的情況,絕對要嚴查,另外,我準備修建一個京城民聲總部。”
“主要負責聆聽民眾的心聲,如果當地政府處理不了,或者欺壓我們的老百姓,他們可以直接用這個民聲來申訴。”
“並且全部使用加密通話,對民眾身份不得有絲毫泄露,能做到嗎?”
楊靜握著筆的手頓了頓,抬頭看向周誌高。
窗外的陽光透過百葉窗,在他臉上切割出明暗交錯的光影。
“周書記,” 她斟酌著開口,“加密通話係統需要公安部技術局支持,民眾申訴流程可能會涉及……”
“我來協調。” 周誌高打斷她,手指在紅木桌麵上輕輕敲擊。
辦公桌上的銅製台鍾指向三點,正是發改委最忙碌的時刻,走廊裏傳來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
“三天內給我一份可行性報告,包括選址、人員編製、技術方案。” 他想起在東區拆遷時那位白發老太太的眼淚,想起女兒畫中那列飛向未來的高鐵,“民聲總部必須在一個月內試運行。”
楊靜匆匆記下要點,高跟鞋敲擊地麵的聲響漸漸遠去。
周誌高走到窗邊,看著樓下排隊等待辦事的民眾。
他們中有的拿著皺巴巴的材料,有的抱著熟睡的孩子,臉上寫滿焦慮。
他想起自己剛參加工作時,在化安縣政府幫老鄉辦理準生證,整整跑了七趟才蓋完章 —— 那時他就想,什麽時候能讓老百姓少跑冤枉路。
手機震動起來,是孔部長的秘書發來的微信:“周書記,部長請您今晚七點到家裏吃飯。”
周誌高看著 “家裏吃飯” 四個字,想起孔部長辦公室裏那瓶落灰的茅台。
這位老部長在教育部幹了一輩子,臨退休前卻要趟教育腐敗這攤渾水,想必也是下了不小的決心。
傍晚六點,周誌高的車停在部委家屬院門口。
門衛看見紅旗車牌,立刻敬禮放行。孔部長家在三樓,老式單元樓沒有電梯,樓道裏飄著各家做飯的香氣。
他剛走到二樓,就聽見孔部長的大嗓門:“老婆子,多炒兩個菜,貴客來了!”
開門的是孔部長的老伴,係著花圍裙:“周書記快進來,老孔在陽台侍弄他的花草呢。”
客廳裏擺著老式的組合櫃,牆上掛著孔部長和曆任領導人的合影。
周誌高注意到其中一張照片裏,年輕的孔部長站在教育督導團前排,眼神裏還有著未褪去的銳氣。
“周書記,快坐快坐!” 孔部長穿著家居服從陽台進來,手裏還拿著把園藝剪刀,“知道你不喝酒,我讓老婆子泡了明前龍井。”
他指了指茶幾上的紫砂壺,“這還是當年在教育部老領導送我的,一直沒舍得用。”
茶香在客廳裏彌漫開來。
周誌高看著孔部長鬢角的白發,突然想起自己的父親。
“孔部長,” 他放下茶杯,“教育基建透明化平台的技術方案,發改委這邊已經準備好了,明天就能在那所小學試點。”
孔部長放下剪刀,臉上的笑容淡了下去。
“周書記,” 他歎了口氣,“你知道嗎?今天下午陶校長托人給我送了盒極品龍井,說是‘感謝領導栽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指了指陽台角落的垃圾桶,“我直接讓老婆子扔了。”
周誌高沉默了。窗外傳來孩子們的嬉鬧聲,是家屬院裏的小學生在玩捉迷藏。
他想起周洛汐昨晚臨睡前說的話:“老爸,我們班同學說,他爸爸給老師送了購物卡,座位就調到了第一排。”
“透明化平台一旦上線,” 孔部長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涉及的可不止陶校長一個人。市財政局那個科長,還有……”
他突然停住,起身去關陽台的門,“省紀委那邊查到,東區拆遷案裏的招標代理公司,給市教育局基建處的副處長轉過賬。”
紫砂壺裏的茶水已經涼透。周誌高看著茶杯裏漂浮的茶葉,想起楊靜匯報時說的話:“周書記,藝術走廊的供應商賬戶裏,有一筆資金最終流向了某教育集團的法人賬戶,而這個教育集團正在競標京城多所小學的營養餐項目。”
“孔部長,” 周誌高站起身,走到陽台看著樓下的孩子們,“民聲總部我已經開始籌建了,民眾可以直接通過加密係統舉報。”
他轉過身,看見孔部長眼裏閃過一絲驚訝,“教育領域的問題,不能隻靠我們查,要讓老百姓監督。”
孔部長走到他身邊,看著夕陽把天空染成橘紅色。
“周書記,” 他突然笑了,“我老伴總說我這輩子太保守,不敢衝不敢闖。”
他指了指牆上的合影,“其實當年在督導團,我也查處過幾起亂收費事件,隻是後來……”
“後來我們都怕了。” 周誌高接過話頭,想起自己在教育部時查處高校基建腐敗,半夜收到過匿名恐嚇信。
“但現在不一樣了,” 他看著孔部長,“有組織支持,有民眾監督,我們怕什麽?”
晚飯時,孔部長的老伴端上一盤紅燒肉。
“周書記,嚐嚐我的手藝,老孔最愛吃了。” 周誌高夾了一塊,肉質軟爛入味,讓他想起母親做的家常菜。
孔部長喝著啤酒,話匣子打開了:“想當年我剛參加工作時,騎著二八自行車去鄉下掃盲……”
飯後,周誌高告辭時,孔部長塞給他一個油紙包:“老婆子自己醃的醬菜,你嚐嚐。”
他看著周誌高,眼神裏有了幾分堅定,“周書記,教育基建透明化平台,明天就啟動吧。民聲總部需要教育部配合的地方,你盡管開口。”
回到家時,劉曉雅正在給洛汐檢查作業。
“老爸!” 洛汐撲過來,手裏拿著張試卷,“我數學考了一百分!”
周誌高抱起女兒,聞到她頭發上淡淡的洗發水香味。
劉曉雅走過來,接過他手裏的油紙包:“孔部長家的醬菜?我去拿個罐子裝起來。”
夜深了,周誌高坐在書房裏,看著楊靜發來的民聲總部選址報告。
備選地址有兩個:一個是市中心的舊辦公樓,交通便利但麵積狹小。
另一個是郊區的新建大廈,設施先進但民眾辦事不便。
他想起東區那位白發老太太,拄著拐杖在組織部門口等了三天。
“就選市中心的舊辦公樓,” 他給楊靜回複微信,“把隔壁的老年活動中心也租下來,改造成等候區。” 他頓了頓,又加上一句,“門口要設無障礙通道,給腿腳不便的老百姓用。”
窗外的月光透過紗窗灑進來,在桌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周誌高打開加密郵箱,裏麵有封匿名舉報信,舉報某小學在校服采購中吃回扣。
他想起孔部長說的 “冰山一角”,想起教育審計報告裏那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手指在鍵盤上敲擊得更加有力。
當黎明的第一縷陽光照進書房時,周誌高終於完成了民聲總部的建設方案。
他走到窗邊,看見樓下的環衛工已經開始工作,早餐攤的熱氣氤氳在晨霧中。
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教育領域的整頓即將進入深水區,民聲總部的籌建麵臨諸多挑戰,但他的眼神異常堅定。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聞到了孔部長家醬菜的香氣。
轉身走向臥室,劉曉雅已經醒了,正在整理他的領帶。
“昨晚又沒睡好?” 她心疼地看著他眼下的烏青。周誌高笑了笑,接過領帶自己係上:“沒事,今天要去民聲總部選址現場,得精神點。”
洛汐揉著眼睛走出來,手裏拿著那塊油紙包的醬菜:“老爸,這個好吃嗎?”
周誌高蹲下來,幫女兒整理好紅領巾:“好吃,這是孔爺爺家自己做的,就像老百姓的心聲,雖然樸素,卻最真實。”
陽光落在一家三口身上,溫暖而明亮。
周誌高看著女兒蹦蹦跳跳地走向餐桌,想起她畫中那列飛向未來的高鐵,突然覺得所有的疲憊都煙消雲散。
他知道,建設民聲總部不僅是為了傾聽民眾的聲音,更是為了搭建一座橋梁,讓政府與百姓的心靠得更近。
“老公,” 劉曉雅遞過公文包,“組織部今天也要啟動教育係統幹部廉政篩查,可能會需要發改委的協助。” 周誌高點點頭,握住妻子的手:“我們一起努力。”
喜歡重生:權力巔峰之官場風雲!請大家收藏:()重生:權力巔峰之官場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