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吃飯惹出來的徹查
字數:3632 加入書籤
大陽市秋日的陽光透過“老字號麵館”的雕花窗欞,在周誌高麵前的青瓷碗裏投下碎金般的光斑。他用筷子撥弄著碗裏的陽春麵,聽著鄰桌傳來的酒酣聲——四個穿工商製服的男人正把腳翹在板凳上,拍著桌子喊“老板上二鍋頭”,肩章上的國徽在油膩的燈光下顯得有些歪斜。
“周局,這幾個人是工商局市場科的,”耳麥裏傳來小李的低語,“領頭的叫王浩,上周剛收了海鮮店老板三千塊‘管理費’。”周誌高看著王浩把煙蒂按在“禁止吸煙”的提示牌上,想起張正明審訊記錄裏的一句話:“工商局李局長說,外地商戶就是移動錢包,不捏白不捏。”
“老板!我這水煮魚怎麽還不上?”周誌高敲了敲桌子,故意提高音量。
王浩斜睨他一眼,把牙簽往桌上一扔:“催什麽催?沒看見我們先來的?”
他身邊的年輕科員跟著起哄:“就是,懂不懂規矩?這館子老板見了我們都得點頭哈腰。”
麵館老板老陳慌忙從後廚跑出來,圍裙上還沾著麵粉。他把一盤熱氣騰騰的水煮魚先擱在工商桌,又點頭哈腰地給周誌高賠笑:“這位先生您多擔待,他們是……是常客。”
周誌高盯著他袖口磨出的破洞,突然想起青竹市賣早餐的李大爺——同樣是小生意人,同樣在權力麵前彎著脊梁。
“我先點的菜,為什麽後上?”周誌高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道。
王浩“噌”地站起來,製服扣子崩開一顆:“你哪來的野小子?敢跟我們叫板?”他伸手就要推周誌高,卻被老王不動聲色地攔住。
“誤會,都是誤會!”老陳嚇得臉煞白,拽著周誌高往後廚躲,“先生您快走吧,他們是工商局的,我這小店經不起折騰啊!”
他指著牆上的營業執照,邊角處有明顯的撕痕,“上個月他們說我‘衛生不達標’,罰了五千塊,那是我三個月的房租……”
周誌高的手機震動起來,是省紀委發來的加密文件:大陽市工商局局長李建國名下有七套房產,其中三套登記在“遠房親戚”名下,購房款來源不明。
而王浩的銀行流水顯示,他每月固定向李建國的司機賬戶轉賬五千元,備注“孝敬費”。
“王科長是吧?”周誌高突然轉身,掏出證件拍在桌上,“省紀委專案組,現在請你跟我們走一趟。”王浩的酒意瞬間醒了大半,抓起桌上的執法證揮舞:“你……你們是假的吧?敢查工商局?”
老王拿出手銬時,王浩的三個手下還想逃跑,被便衣隊員當場控製。老陳躲在灶台後揉眼睛,突然想起什麽似的追出來:“同誌!他們上個月還拿了我兩箱茅台,說‘打點關係’用……”
審訊室的燈光慘白如紙。王浩癱在椅子上,看著周誌高推過來的銀行流水,手指不停地顫抖:“是李局讓我們這麽幹的……他說外地商戶必須‘意思意思’,不然就‘依法查處’。”
他扯著嗓子喊冤,“我們每次收的錢,有一半都得上繳科裏,說是‘科室活動經費’,其實就是給李局買煙買酒……”
“李建國在哪?”周誌高點燃一支煙,煙霧模糊了他的表情。
“他……他今天在‘貴賓樓’陪投資商吃飯。”王浩的聲音越來越小,“說是談‘優化營商環境’項目……”
周誌高趕到貴賓樓時,李建國正舉著酒杯向投資商敬酒,西裝口袋裏露出半截v皮帶。看到周誌高帶著特勤隊員進來,他臉上的笑容僵住了:“周局長,這是搞什麽突然襲擊?”
“李局長誤會了,”周誌高指了指他身後的服務員,“請把您剛才收的那個紅木盒子拿過來。”李建國的臉色瞬間煞白,剛才投資商塞給他的“紀念品”還沒來得及藏好。打開盒子,裏麵是一對翡翠手鐲,鑒定書上標注著“價值八十萬元”。
搜查李建國的辦公室時,警員在保險櫃裏發現了更驚人的東西——一本厚厚的“商戶名錄”,上麵用不同顏色標注著“優質客戶”“待開發”“刺頭”。
外地商戶的名字旁大多畫著紅色驚歎號,旁邊標著“起步價五千,上不封頂”。而本地商戶的名字後則寫著“季度保護費三千”。
“周局,這是李建國的錄音筆,”小李遞過一個u盤,“裏麵全是他和商戶的通話記錄,還有……和張正明的密謀。”
播放鍵按下,李建國的聲音從音箱裏傳出:“張副書記放心,那幾個外地佬不聽話,我讓王浩他們多‘關照’幾次,保證他們卷鋪蓋走人……”
周誌高關掉錄音,看著窗外大陽市的車水馬龍。這些在陽光下行駛的車輛,載著多少外地商戶的夢想,又載著多少被權力碾碎的希望?
他想起老陳那雙布滿裂口的手,想起他說“五千塊是三個月房租”時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難以遏製的怒火。
“通知下去,”周誌高對老王說,“大陽市工商局全體停職,接受廉政審查。另外,給所有被違規罰款的商戶打電話,讓他們明天來紀委登記退款。”
消息傳出,大陽市的商戶圈炸開了鍋。
第二天清晨,紀委門口排起了長隊,有提著菜籃的早點攤主,有扛著工具箱的修理工,還有拿著營業執照的服裝店老板。
老陳來得最早,手裏攥著皺巴巴的罰款單,看見周誌高時,突然跪了下來:“周青天啊……您可算給我們做主了!”
周誌高連忙扶起他,看見他袖口的破洞已經用粗線縫補整齊。
“老陳,”周誌高的聲音有些沙啞,“以後不會再有這種事了。”他指著不遠處正在拆除的“工商檢查專用通道”牌子,“以後商戶們隻管安心做生意,有困難直接找我們。”
下午,周誌高來到工商局的倉庫。
這裏堆滿了從商戶那裏“沒收”的物品:半箱快過期的麵包、幾瓶標簽磨損的醬油、甚至還有一筐爛掉的蘋果。王浩曾在審訊裏說:“李局說了,就算找不出問題,也要挑點毛病出來,不然商戶不知道我們的厲害。”
“這些東西,該還給商戶的還給商戶,該銷毀的銷毀。”周誌高對負責登記的警員說,“另外,把李建國那個‘商戶名錄’複印一千份,貼在全市每個工商所的牆上,讓大家看看,他們眼裏的‘生意’是怎麽做的。”
傍晚,周誌高接到李賀的電話。年輕人已經出院了,正在收拾行李準備離開大陽市。“周局長,”李賀的聲音裏帶著感激,“謝謝您為我家做的一切。雖然我爸媽不能回來了,但至少,那些壞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周誌高握著電話,看著窗外漸漸亮起的霓虹燈。大陽市的夜晚依舊繁華,但他知道,在這片繁華之下,還有許多像老陳一樣的小生意人,在為了生活而掙紮。
他必須繼續走下去,就像在青竹市一樣,把那些藏在角落裏的腐敗一一清除,讓陽光真正照進每一個角落。
“大陽市看來已經清查得差不多了,不過也不能大意,政治課得多上一上!”周誌高喃喃自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