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3章 調任商務部擔任部長

字數:3971   加入書籤

A+A-


    組織部的紅頭文件躺在紫檀木托盤裏,燙金的“任命”二字在晨光裏泛著沉斂的光。
    周誌高的指尖掃過“商務部部長”的頭銜,紙麵的凹凸感讓他想起長福鎮農貿市場的價目牌,當年用紅漆寫的“公平交易”四個字,被菜農們摸得發亮。
    “劉老說這叫‘能者多勞’。”林昊捧著商務部的年度報告進來,年輕幹部的皮鞋後跟在地板上磕出輕響,“但謝主任覺得,您這是從反腐前線,跳進了經濟戰場的火坑。”
    他翻開報告,某頁的折線圖像條掙紮的蛇,“進出口逆差連續三年擴大,某芯片企業的進口依賴度高達98,上周剛被境外卡了脖子。”
    周誌高望著窗外飄落的雪片,紀委大樓的輪廓在風雪裏漸漸模糊。
    手機裏存著昨夜與老首長的通話記錄,老爺子的聲音帶著電流的雜音:“商務部的水比紀委深,那些跨國資本的手段,比腐敗分子陰得多。”
    聽筒裏還傳來李老的嗓門:“怕個球!當年在朝鮮戰場,美國佬的飛機大炮都沒擋住我們!”
    搬家的卡車停在樓下時,蘇晴抱著個紙箱跑過來,小姑娘的鼻尖凍得通紅。
    “這是您在紀委的‘戰利品’。”紙箱裏裝滿了舉報信的複印件,最上麵那封的字跡歪歪扭扭,“某外貿公司勾結海關走私,我爸的工廠被擠垮了這是您處理的第一起經濟案件。”
    商務部的辦公桌上,前任留下的台曆停在三月。
    周誌高翻開第一頁,某行鉛筆字寫著“與某跨國糧商密談”,後麵畫了個美元符號。林昊突然指著牆角的保險櫃笑:“技術科剛打開,裏麵有本加密筆記本,記著近十年的‘灰色收入’比杜玉仆的賬戶還精彩。”
    第一次部務會上,周誌高的目光掃過在座的司長們。
    某進出口司司長的鋼筆在筆記本上轉得飛快,卻一個字沒寫。
    市場建設司的女司長頻頻看表,腕上的江詩丹頓表圈鑲著碎鑽,這表的價格,抵得上西部某縣全年的商務補貼。
    “我們先來算筆賬。”周誌高把份報表推到桌中央,“去年龍國進口大豆花費三千億,可我們自己的東北黑土地,還閑著三千萬畝。”
    他突然提高音量,“某糧油央企的老總說‘進口更劃算’,卻忘了十年前,我們的大豆自給率是80,這賬,誰來給老百姓算?”
    會場裏的空氣瞬間凝固。
    某司長突然站起來,公文包“啪”地拍在桌上:“周部長!您這是外行指導內行!”
    男人的領帶歪到一邊,“國際貿易有它的規則,不是您抓腐敗那套......”
    “規則?”周誌高掏出手機,播放段暗訪視頻。某港口的倉庫裏,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堆成小山,而旁邊的本土大豆卻在發黴,字幕顯示,這是某糧商為了拿到進口補貼,故意壓價收購導致的。
    “這就是你說的規則?”
    網絡上的輿情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麵。
    有網友扒出他當年在長福鎮搞農貿市場的照片,配文“從菜籃子到國門口,還是那個實在人”。
    某財經大v發長文:“期待周部長給外貿領域來場‘反腐風暴’,那些吃裏扒外的中間商,早該清理了。”
    謝正風帶著工作組查訪外貿企業時,在某自貿區的倉庫裏發現了貓膩。
    老書記的布鞋踩在黴變的棉花上,指尖捏起根纖維:“這是國家儲備棉,卻被換成了印度的三級棉,差價進了誰的口袋?”
    倉庫管理員的臉瞬間慘白,支支吾吾說不出話。
    周誌高的手機突然震動,境外某投行的分析師發來加密信息:“龍國若限製某些重要物品出口,全球芯片產業將癱瘓,這是您的籌碼。”
    後麵附著份某跨國公司的賄賂名單,某工信部領導的名字赫然在列。
    深夜的辦公室裏,林昊破解了前任部長的筆記本。
    某頁寫著“某汽車合資企業,每年需向境外轉移技術專利費五十億”,後麵用紅筆標著“不可查”。
    年輕幹部的拳頭砸在桌角:“他們把核心技術當商品賣,還說這是‘國際慣例’!”
    周誌高望著窗外的萬家燈火,想起劉曉雅發來的視頻。
    樂樂正抓著個玩具地球儀,小手指在龍國的版圖上亂戳,周洛汐在旁邊喊:“爸!老師說我們要自己造芯片,不能總買別人的!”
    第二次部務會,周誌高帶來個特殊的客人,東北某村的種糧大戶。
    老農的布鞋在地毯上蹭出泥土,手裏的布袋倒出把金黃的大豆:“周部長,俺們村的豆子比進口的強,就是沒人收......”
    男人的話沒說完,某糧油司司長的臉已經紅透。
    “從今天起,建立‘國貨優先’采購清單。”周誌高的聲音在會場裏回蕩,“機關食堂必須買本土大豆油,超市的貨架要給國貨留c位,誰要是還敢崇洋媚外,就先問問老百姓答應不答應!”
    散會後,某央企的董事長堵在走廊裏。
    男人遞來的名片上燙著金邊:“周部長,晚上我做東,談談進口設備的事。”
    他的手指在名片上點了點,“某境外廠商說了,給您個人的回扣,是成交價的10。”
    周誌高的目光落在名片背麵的高爾夫標誌上,突然笑了:“我當年在長福鎮,收過最貴重的禮,是貧困戶送的一籃子雞蛋。”
    他把名片還回去,“你要是有誠意,就把進口設備的價格降10,給國家省錢,比給我送禮強。”
    網絡上突然爆出某外貿公司的驚天醜聞。
    該公司通過“高報低出”的方式,五年內轉移資產上千億,而背後的保護傘,正是商務部前任的某位老部下。
    評論區裏,“周誌高快查”的呼聲蓋過了所有討論。
    謝正風的視頻電話恰在此時接入,老書記站在某保稅區的集裝箱前,雪花落在他的鬢角:“我們查到這些箱子裏,裝的根本不是什麽高科技產品,全是過時的電子垃圾,某司長收了三千萬,給蓋了‘鼓勵進口’的章。”
    周誌高望著窗外越下越大的雪,突然想起劉老的話:“經濟戰場的硝煙,比槍林彈雨更隱蔽。”
    但他知道,隻要守住“為國為民”這四個字,再狡猾的狐狸,也鬥不過好獵手。
    林昊抱著份緊急報告闖進來,年輕幹部的眼睛裏閃著光:“周部長!某境外芯片巨頭鬆口了,同意轉讓部分技術,他們說,怕您限製稀土出口。”
    周誌高接過報告的瞬間,仿佛聽見了龍國經濟騰飛的引擎聲,在風雪裏愈發清晰。
    夜色漸深,商務部大樓的燈光依舊明亮。
    周誌高站在窗前,看著雪花在路燈下飛舞,突然覺得這場景像極了長福鎮的某個冬夜,當年他在農貿市場掃雪,菜農們遞來的熱茶,比任何權力都暖人心。
    而周誌高更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聯合林昊,開啟了對商務部的徹查,因為商務部關乎國家經濟發展,容不得老鼠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