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0章 必須徹底整改才能挽回民心

字數:5267   加入書籤

A+A-


    明月市的午後,陽光透過梧桐樹葉的縫隙在街道上灑下斑駁的光影。
    周誌高站在市中心的步行街口,看著眼前整潔卻略顯冷清的街道,兩側的商鋪大多開著門,店員卻比顧客還多,偶爾有行人路過,也都是行色匆匆,少了幾分熱鬧的煙火氣。
    “周部長,您看這步行街,以前多熱鬧啊,現在卻成了這樣。”陪同的城東社區主任李芳歎了口氣,“這幾年,有能力的人都走了,要麽去了海市、深市這些大城市,要麽幹脆出國了。”
    “留下的都是些老人和貧困戶,消費能力弱,商鋪的生意越來越難做。”
    周誌高的眉頭皺了起來:“為什麽會這樣?明月市不是省優秀城市、文明城市嗎?怎麽留不住人?”
    “文明城市是靠罰款罰出來的,誰願意待啊。”李芳壓低聲音,“就說我鄰居家的兒子,去年考上了市裏的重點高中,可因為晚上在家練琴,被鄰居投訴‘噪音擾民’,城管來了不僅罰款五百塊,還警告說再練琴就沒收樂器。”
    “那孩子一氣之下,跟父母去了海市,現在在那邊的高中上學,說再也不回明月市了。”
    周誌高的心沉了下去。
    他沒想到,明月市的“文明”竟然逼走了這麽多市民。
    他跟著李芳走進一家服裝店,店主是個三十多歲的女人,正坐在櫃台後刷手機。
    “老板,生意怎麽樣?”周誌高拿起一件衣服,隨口問道。
    店主抬起頭,臉上帶著無奈:“還能怎麽樣,一天賣不了幾件。以前還有些年輕人來買衣服,現在年輕人都走了,隻剩下老人,他們舍不得花錢。”
    “我也打算下個月把店轉出去,去海市找我老公。”
    “為什麽非要走?留在明月市不好嗎?”周誌高追問。
    “不好。”店主搖了搖頭,“這裏的規矩太多了,做生意處處受限。”
    “上個月,我因為把模特擺在門口,被城管罰款一千塊,這個月,又因為店裏的音樂聲音太大,被警告。”
    “我這小本生意,哪經得住這麽折騰?再說,我兒子明年就要上小學了,我不想讓他在這樣的環境裏長大,動不動就被罰款、被警告,太壓抑了。”
    周誌高的心裏像被灌了鉛,沉甸甸的。
    他走出服裝店,看著街道上稀疏的行人,突然明白,明月市的問題,遠比他想象的更嚴重。
    表麵上的光鮮亮麗,掩蓋不了深層次的積弊,嚴苛的罰款和限製,不僅犧牲了民眾的幸福,還逼走了有能力的人,留下的隻有最貧苦的老百姓。
    這樣的城市,就算拿到再多的榮譽稱號,也沒有未來。
    回到市政府,周誌高立刻召集趙文博、林建軍和張海濤開會。
    會議室裏,氣氛嚴肅得讓人喘不過氣。
    周誌高把今天走訪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最後,他把一份人才流失的數據表拍在桌上:“你們自己看,這五年,明月市的大學畢業生留市率從百分之六十降到了百分之十五,高學曆人才流失率超過百分之七十,連公務員都有不少辭職去外地的。”
    “再這樣下去,明月市就真的沒人了!”
    趙文博拿起數據表,手都在發抖。
    他之前隻知道人才在流失,卻沒想到這麽嚴重。
    “周部長,我們……我們之前確實沒重視這個問題,總覺得隻要把城市建得幹淨、拿到文明城市稱號,就能留住人。現在才知道,我們錯得有多離譜。”
    “錯?你們不僅錯了,還錯得很嚴重。”周誌高的聲音裏帶著怒火,“你們隻知道對民眾嚴格要求,讓他們遵守各種不合理的規定,卻從來沒想過以身作則。”
    “我已經讓組織部的同誌查了,你們市政府的不少幹部,都存在違法亂紀的問題,有的公車私用,有的收受賄賂,有的甚至挪用公款。”
    “你們自己都做不到遵紀守法,怎麽要求民眾文明?”
    張海濤趕緊站起來:“周部長,我們紀委已經開始調查這些問題,目前已經掌握了部分幹部公車私用、收受賄賂的證據,很快就能出結果。”
    “很好,要一查到底,不管涉及到誰,都不能放過。”周誌高的語氣堅定,“另外,關於錯判案和罰款的問題,我也了解到了,都是你們市政府各部門自己決定的,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你們這是在濫用職權,是在違法!”
    林建軍的臉漲得通紅,他趕緊說:“周部長,我們已經讓法院和城管部門重新梳理這些問題,所有沒有法律依據的罰款規定,全部廢除。”
    “錯判案的責任人,也已經開始調查。我們會盡快糾正這些錯誤,給民眾一個交代。”
    “糾正錯誤還不夠,你們還要彌補。”周誌高的目光掃過三人,“那些因為不合理規定和錯判案受到傷害的民眾,要一一道歉、賠償。”
    “那些因為明月市環境不好而離開的人,要想辦法請回來,給他們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和生活環境,否則,就算你們整改了,明月市也留不住人。”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我必須跟你們說。”周誌高從公文包裏掏出一份文件,上麵記錄著近年來明月市各部門工作人員出意外的情況,“這三年,市政府、公安局、教育局等部門,已經有十五名工作人員出了意外,有的被人襲擊,有的遭遇車禍,有的甚至在家門口被人潑油漆。”
    “雖然這些意外看起來都是偶然,但背後很可能跟民眾的不滿有關,要是再不整改,遲早會出大問題!”
    趙文博、林建軍和張海濤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他們之前也聽說過這些意外,但都以為是偶然,沒往深處想。
    現在聽周誌高這麽一說,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周部長,這……這可怎麽辦?我們要是再整改不好,真的會出大事的。”林建軍的聲音都在發抖。
    “怎麽辦?隻能立刻整改,用實際行動挽回民眾的信任。”周誌高的語氣嚴肅,“第一,廢除所有沒有法律依據的規定和罰款項目,已經罰款的全部退還,責任人嚴肅處理。”
    “第二,嚴查幹部違法亂紀問題,發現一個、查處一個,絕不姑息。”
    “第三,出台人才引進政策,給回來的人才提供住房、就業、教育等方麵的優惠,讓他們願意留在明月市。”
    “第四,加強與民眾的溝通,定期召開市民座談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讓他們真正參與到城市建設中來。”
    他看著三人,語氣變得更沉重:“明月市的土壤已經不適合民眾生存了,再不整改,就真的晚了。”
    “你們要是還想保住自己的烏紗帽、還想讓明月市有未來,就必須拿出十二分的誠意和努力,把這些整改措施落到實處。”
    “要是有人敢陽奉陰違、敷衍了事,別怪我不講情麵。”
    趙文博三人趕緊點頭,異口同聲地說:“周部長,您放心,我們一定按照您的要求,立刻整改,絕不辜負您和民眾的期望。”
    會議結束後,周誌高沒有離開市政府,而是留在辦公室裏,翻閱著更多關於明月市的資料。
    他知道,整改之路肯定不會順利,會遇到很多阻力,既有來自違法亂紀幹部的阻撓,也有來自民眾的不信任。但他沒有退路,必須堅持下去。
    傍晚時分,劉曉雅打來電話,語氣帶著擔憂:“誌高,明月市的情況我已經聽說了,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那些被查處的幹部,很可能會報複你,你身邊一定要多安排些人。”
    周誌高笑了笑:“放心,我沒事,有老鄭和組織部的同誌在,不會出問題的,你那邊紀委的調查怎麽樣了?”
    “很順利,已經掌握了不少證據,下周就能對部分違法亂紀的幹部采取措施。”劉曉雅的聲音裏帶著欣慰,“另外,我已經跟省教育廳、人社廳的同誌溝通過了,他們會支持明月市的人才引進政策,幫你們吸引更多人才回來。”
    掛了電話,周誌高的心裏暖了起來。
    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劉曉雅的支持,有紀委和各部門的配合,有那些真正為民眾辦事的幹部的努力,明月市一定能走出困境,重新成為一個讓民眾幸福生活的城市。
    他走到窗前,看著窗外漸漸亮起的路燈。
    明月市的夜晚很安靜,卻也透著幾分冷清。
    周誌高默默想著:總有一天,這裏會恢複往日的熱鬧,會有更多的人願意留在這片土地上,為它的發展努力。
    而他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行動,讓這一天早日到來。
    這時,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秘書走進來,遞過一份文件:“周部長,這是趙書記他們剛製定的《明月市人才引進優惠政策草案)》,請您過目。”
    周誌高接過文件,翻開仔細看著。
    草案裏提到,對回來的大學畢業生,提供三年免房租的人才公寓。
    對創業的人才,給予最高五十萬的創業補貼;對有孩子的家庭,優先安排孩子入學。
    這些政策雖然還不夠完善,但已經有了誠意。
    “告訴趙書記他們,草案很好,讓他們再完善一下,下周就正式出台。”周誌高把文件還給秘書,“另外,讓他們盡快組織召開市民座談會,聽聽民眾的意見,讓政策更符合他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