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劉辯罵百官
字數:5489 加入書籤
                    劉辯的封賞遠沒有結束,待酒宴開始,第二波接踵而至。
    他的目光,落在龐大腰圓的鮑信身上。
    “鮑信,鮑允誠。”
    “臣在。”
    鮑信不假思索的站出來。
    劉辯暗自點頭,就這一身剛正不阿的氣勢,就能讓人安心。
    而且記得沒錯的話,此人是為數不多,在董卓還未入京前,就看出其賊心,百般阻撓的。
    “朕讓你做羽林中郎將,可有把握恢複羽林軍昔日榮光?”劉辯問道。
    鮑信毫不猶豫的應道:“臣必不服聖望!”
    他原本的職位是後軍校尉,被調為羽林中郎將,算不上晉升。
    “好!”劉辯點了點頭,“還都之後,卿要即刻辦此事。”
    “喏!”
    鮑信一拱手,回了席位。
    王允左思右想,還是覺得不妥,立馬站了出來。
    “陛下,如今朝廷初定,不宜大肆調整官吏,更何況大漢祖製,天子未元服之前,諸事應當先詢問太後意見。”
    他的出麵,立馬就帶動了一批老臣站了出來。
    你要說他忠心吧,確實忠心。
    但他就是要跟你對著幹,還偏偏喜歡站出來反駁,好像越是反駁,就越是能彰顯自己的忠貞和操守。
    而且這類老臣,位高權重,不好得罪。
    未親理朝政前,哪怕是秦皇漢武來了,也得敬他們幾分。
    畢竟人家多少是有功於社稷的,更是先帝留下的臣子,有顧忌是正常的。
    可劉辯有嗎?
    他沒有!
    什麽老臣,什麽位高權重,什麽狗屁先帝臣子。
    有他的小命重要?
    完全沒有!
    劉辯冷冷一笑,反問道:“王司徒,朕問你,是朕沒到元服的年紀?”
    正常人是二十歲冠禮成年。
    巧的是東漢皇帝湊一起,找幾個老師就能開幼兒園了。
    年齡小也就算了,大多還短命。
    問題是生出的兒子還少。
    這就導致為了開枝散葉,元服結婚被迫提前。
    比如他那便宜老爹,他記得沒錯,十二歲登基,十四歲左右就元服親政了。
    他劉辯也結了婚,離元服就差一個形式。
    王允噎住了,也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半晌後也隻能悻悻道:“陛下年齡自然到了。”
    劉辯再追問,“朕既然年齡到了,那是朕不賢良嗎?”
    眾臣麵色古怪,別說,還真沒什麽賢名。
    除了今天稍微拿出了些天子的威儀。
    劉辯看到眾臣表情,稍稍汗顏。
    原主啊原主,你被廢的不冤啊,你被廢的時候還有那麽多忠臣,已經是老天開眼了。
    王允冷汗直冒,高呼道:
    “老臣斷然沒有此意。”
    “哼!”
    劉辯一拍桌子,猛的站起,目光變得凶狠。
    在場眾人,一起高呼起來,“陛下息怒。”
    “息怒?朕如何息怒,漢室動蕩,汝等世受國恩,不思輔佐朕還天下太平,居然在這拿元服的事搪塞朕?”
    劉辯破口大罵,驚的眾臣再也顧不上宴席,拜倒一大片。
    還沒完,劉辯用力擠出幾滴眼淚,悲痛欲絕的道:
    “大漢天下,災禍四起,黃巾猖獗,百姓流離失所,朕身為大漢天子,每每想起這一幕,便覺心痛難忍,朕無時無刻不想救天下子民於水火,汝等為何如此氣朕,主少國疑,非要看到大漢分崩離析才好嗎?”
    劉辯怒目而視。
    眾多文武聞言,皆是滿心悲戚。
    噗通幾聲響起。
    劉辯不動聲色的往那看了一眼,楊彪、鮑信、朱儁等臣率先跪了下來。
    鮑信聲音沙啞的說道:“陛下,天下之亂,非陛下之過也,實乃臣等無能。”
    楊彪的話接踵而至,“看到陛下內心如此折磨,臣痛心疾首。”
    “臣等願盡心輔佐陛下,還天下太平!”
    眾人齊跪,聲音無不悲戚。
    劉辯眼中隱有淚花閃動,哽咽道:
    “眾卿皆是忠臣,可為何總要提親政之事?難道是朕不想親政嗎?”
    眾人麵色一頓。
    擋在劉辯麵前的,還有太後這座大山。
    哪怕是親母子,也不是一個容易跨過去的坎。
    按照前車之鑒,目前朝廷掌握在太後手裏,劉辯想要行天子之權,除非學先帝宮變,將太後遷移至其他宮中養老。
    或者學武帝,等太後自然安息,再嶄露鋒芒。
    問題是劉辯的基本盤太差,在洛陽什麽都沒有,他說一萬句,頂不上太後一句。
    眾臣沒有說話,短暫的沉寂過後,鮑信一本正經道:
    “若無十常侍之亂,陛下早已親政,此次還都之後,應當立刻請皇太後還政,由陛下親政。”
    “臣附議!”
    楊彪點頭讚同。
    楊彪是位於三公之一的太尉,其所在的弘農楊氏,四世三公,威望極高。
    他的同意,帶動了一撮人附和。
    袁紹張了張嘴,最後一想,還是閉上了嘴。
    現場還剩下王允和幾名老臣。
    王允眉頭皺來皺去,怎麽想都覺得不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他頂著壓力,剛想開口,劉辯卻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
    “眾卿一片赤心,朕就咬牙挑起這個擔子,太後既然不在,便由朕說的算。”
    “陛下,老臣……”
    王允趕緊出聲,劉辯這次直接打斷了他。
    “卿等皆是功臣,既然還政於朕,那朕便以天下太平為己任努力,司徒,先帝常囑咐朕,卿的學識如大海,卿的才能如繁星,要朕以師夷之禮待卿,朕決定,加封卿為太師。”
    “太師,請受朕一拜。”
    劉辯說著,居然真的走下席位,向王允拜了下去。
    其他眾臣見此情形,也趕緊跟著一拜。
    “太師。”
    王允心中狂跳,趕緊扶起劉辯,帶著顫音道:
    “老臣願盡心竭力教導陛下。”
    王允這老東西,本事有沒有劉辯不清楚。
    但知道他好麵子,正好把他搬上來,先把董卓的位置給占了,還都之後,讓他倆鬥去吧。
    而且劉辯深知,哪有那麽多意見不合。
    意見不合是因為什麽?因為人家沒得到利益!
    當反對聲激烈的時候,不妨想想,是不是自己偏頗了。
    拿捏住王允,劉辯的目光,接著落在楊彪身上。
    弘農楊氏名滿天下,可是大族,若能成為助力,皇權將得以鞏固。
    楊彪可堪重用。
    “太尉,卿保駕有功,朕也久聞賢明,尤其朕記得,楊修可是你的兒子?”
    楊彪謙遜道:
    “回稟陛下,是臣的犬子,但犬子才疏智淺,怎能入陛下……”
    劉辯笑嗬嗬的打斷,
    “朕早就聽說,他才德兼備,更是有名的賢士,朕有意讓他陪在朕身邊,不如讓他做個侍中如何?”
    侍中和中常侍的作用有些近似,不過侍中是正兒八經的文官,不是宦官。
    楊彪趕緊謝恩,“能為陛下效命,是犬子之幸。”
    劉辯掃視一圈,落在袁紹身上時,微微眯眼。
    袁紹……
    “本初。”
    “臣在。”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