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被捧上天的王允
字數:4622 加入書籤
                    朝中大臣隻能無奈歎息,因為楊彪等人,全都跟著天子神秘失蹤,他們即便心有不甘,可手裏沒兵,什麽都做不了。
    隨著哨騎打探消息回來,帶來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在場大臣的麵色變得鐵青,一個比一個難看,仿佛暴風雨前的烏雲壓頂。
    “另外,”哨騎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繼續稟報,
    “董卓重新任用一眾老臣,拜馬日磾為太尉、趙岐為大將軍、張溫為執金吾、李儒為尚書令、蔡邕為光祿勳、李傕為城門校尉、董越牛輔為……手中其他各將均被任命中郎將把守各處關隘,更是大肆招攬名士,那些轉投董卓麾下的大臣,也都被他提拔到朝廷的關鍵位置。”
    “董卓還以太後懿旨昭告天下,說……說天子被佞臣挾持而逃,他要組建聯軍迎回天子……還有人上書太後,正在討論廢立天子之事……”
    此言一出,大臣們仿佛被董卓狠狠地扇了一巴掌。
    氣的他們直發抖。
    劉辯還算冷靜,他不得不承認,董卓這一手段高啊。
    他要不能趕緊回去親政掌權,短時間內天下隻是觀望,時間一長就是大亂!
    別說在天下諸侯眼中,就是在洛陽,百官也是以太後為尊。
    到時候真把他這個天子廢了,名義上失去正統可就不好玩了。
    “逆賊!”
    袁紹怒喝一聲,隻覺得一股熱血直衝腦門,恨不得立刻返回京城,親手斬下董卓的頭顱。
    他沒想到自己竟然引狼入室,讓這等奸臣賊子有了可乘之機。
    王允也是氣得渾身發抖,花白的胡子隨著呼吸一顫一顫,幾乎說不出話來,隻能哆嗦著問道:
    “怎……怎會如此?”
    眾臣皆是義憤填膺,唯有劉辯,麵色冷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情理之中,母後在董卓手中,太後若是有旨,莫說朕要奉詔,就是卿等,又有幾個願意聽朕的詔令,而不奉母後詔令呢?”
    眾臣全都噎住。
    如果是在幾天前,有兩封詔書擺在他們麵前,幾乎沒人選擇拒絕太後而奉劉辯詔令。
    但現在情況不同啊,他們在董卓的口中,都被汙蔑成了佞臣。
    劉辯再次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戲謔:“朕若是再晚幾天回去,朕猜朕會被罷黜,而卿等會如武帝之臣,被太後全部下獄……不,卿等的下場或許遠遠不如那時。”
    現在並不是兩宮製的矛盾,而是兩宮製中間夾了一個手握兵權的奸臣。
    “董卓這個混賬東西!”
    朱儁勃然大怒,牙齒咬得咯咯作響,低聲怒吼道,
    “老臣當初就該死諫先帝,早早除了這個羌胡之徒,何至於留下今日之禍患!”
    袁紹的怒氣逐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自責:“陛下,董賊入京,乃臣之過也。”
    “本初也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朕不怪卿。”
    袁紹聞言,更加自責。
    劉辯看著他,心中暗自慶幸,還好這家夥跟袁家不是一條心,否則自己真要頭疼了。
    他並未過多苛責,不能打消人家的積極性不是?
    劉辯隻是淡淡一笑,轉而看向了王允:
    “太師怎麽看?可有何應對之法?”
    王允嘴唇依舊哆嗦著,顯然是被董卓的囂張氣焰氣得不輕,此刻哪裏還能拿出什麽高明的主意?
    片刻後,他才咬緊牙關,顫顫巍巍地說道:
    “陛下,老臣認為,事急從權,陛下應當直接親政,揮師入京,誅滅董賊。”
    見劉辯沒搭話,王允麵色變化了好一陣,咬牙道:
    “陛下,江山社稷為重,豈能讓此等賊人禍亂朝綱?”
    其他大臣也紛紛忍不住了,全都站了出來勸誡。
    劉辯心中冷笑,什麽江山社稷為重,王允這些腐儒能開竅?
    分明就是自己的家眷還在洛陽,再不趕緊奪回洛陽,一家老小就要完蛋了。
    分明就是怕自己因為這事,成了亂臣賊子!
    不過,這也正合劉辯的心意,他正擔心呢,要是自己攻城的話,太後有點啥事,他會不會背上什麽不孝的罪名。
    大漢以孝治天下。
    他可不能成了不孝之君。
    沒關係,王允不是天子之師,他帶著一群大臣勸誡。
    出了事王允背鍋!
    更何況,他劉辯不是還沒親政嗎?
    劉辯算盤打的啪啪響。
    “既然太師勸誡,朕又還未親政,這些事便交由太師全權處理,朕……朕長途跋涉,龍體欠安,實是疲憊至極,需得先休息一會兒。”
    言罷,劉辯裝作頭疼的模樣,匆匆離開,留下群臣麵麵相覷。
    劉辯尋了個看好戲的地方,鮑信為他找來一張毯子鋪在地上,他坐了下來。
    他擺出一副疲倦的神色,心中卻是抑製不住的竊喜,嘴角不時微微上揚,似是在期待著什麽好戲即將上演。
    他暗自盤算,最好馬上打起來,王允一路勢如破竹地攻進洛陽,直接宰了董卓那奸賊。
    屆時,即便太後有個什麽不測,天下腐儒也甩鍋不到他頭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還能義正言辭的治王允的罪,太後因為此事再無威儀,如此一來,他不就能立刻掌權?
    一舉三得!
    王允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群臣的目光如炬,皆聚焦於他一身。
    “太師,您就別再推辭了,下令吧!”
    “是啊太師,我等誓死效忠漢室,殺進宮去,剿滅董賊,還朝綱以清明!”
    “太師,我等皆奉您的命令行事,還望太師立刻拿定主意。”
    眾人七嘴八舌,王允的心境由最初的緊張不安,變得逐漸興奮。
    他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權勢,被人追捧、敬仰的滋味,令他飄飄然,幾乎要忘乎所以。
    他輕咳一聲,故作謙遜地推辭道:
    “老夫雖足以擔此大任,但軍事決策上,理應交由中侯決斷才是。”
    眾臣一聽此言,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朱儁。
    朱儁微微一頓,隨即搖了搖頭,態度堅決:
    “天子既已命太師統籌大局,北軍自然奉命。”
    王允繼續推辭:“太尉掌天下兵馬,誅賊之事,要不太尉拿個主意?”
    楊彪皺眉道:“太師為何婆婆媽媽的?天子既然令你做主,我等聽你的便是。”
    “這……這……唉,老夫祖食漢祿,今日天子又降大任於老夫,諸臣又這般勸誡,那我便義不容辭,誓要匡扶漢室,還天下一個太平!”
    王允的臉上洋溢著榮光。
    如今,他不僅得到了眾多臣子的推崇,還手握軍權,這種感覺太好了。
    剿滅董賊,對他來說,不僅是為朝廷除害,更是名揚天下的絕佳機會。
    劉辯遠遠地看著王允慷慨激昂、唾沫橫飛的模樣,心中的喜悅幾乎要溢於言表,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根。
    打起來啊,快打起來!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