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荀彧三問,謀定天下!

字數:3912   加入書籤

A+A-


    荀彧表情微動,他一個小小的守宮令,若讓天子這般重視,說心裏沒有半點波動,那是不可能的。
    他的表情,逐漸變得認真起來,詢問道:
    “臣第一問,是問陛下既然早就看穿董卓賊心,還以雷霆之勢掌管河內大營,為何要回來?”
    劉辯有兵馬,有朝廷諸公,而且他是天子,諸多有利的因素綜合起來,他明明有著更多更好的路可以選擇。
    直接揮師誅滅董賊,也比回來強!
    劉辯輕輕搖頭後,歎氣道:
    “朕既是天子,也是太後的兒子,怎能眼睜睜的看著太後被挾持?相反,朕回來的話,董卓就不敢再動太後,而朕也能相機誅賊。”
    荀彧大受觸動。
    他隱隱猜到了答案,所以才會毫無顧慮的回來。
    論品性,劉辯身為天子,不惜以身涉險也要堅守孝道。
    論能力,在董卓入京後,他一係列的手段,居然能將董卓牽製住,而且天子善用能臣幹吏這件事,也傳到了他的耳中。
    那些辭官或者被貶的臣子,天子也全都召回,各種行為綜合的結果,讓荀彧願意多費一些腿腳。
    緩了緩心神,荀彧再問道:
    “臣第二問,要問陛下,何日誅殺董賊?”
    “朕早已做好一切準備,隨時都可動手,隻待時機成熟,朕有必勝的把握。”劉辯淡笑一聲,臉色冷峻。
    “必勝的把握?”荀彧露出詫異之色。
    尤其是天子那不經意間流出的自信,讓他忍不住相信。
    “臣第三問,敢問陛下,若是親政以後,又該當如何?”
    劉辯聞言,臉色忽的凝重起來,沉默良久之後,徐徐道:
    “若是親政,則朕將勵精圖治,還天下太平。”
    “如何勵精圖治,如何還天下太平?”荀彧再次追問。
    劉辯腦海當中,不由得想起當年荀彧勸誡曹操的話,當下就照搬了過來。
    “當年,漢高祖保守關中,光武帝占據河內,都是先鞏固根基,最後得以控製天下,這樣進可以製勝,退可以固守,所以雖有困難曲折卻最終能完成大業。”
    “朕當逐步收攏各州之權,重用賢士、與民休息……”
    劉辯侃侃而談,他越說,荀彧就越加震撼。
    天子的各種想法,與他簡直不謀而合!
    “文若,朕說的,莫非哪裏不妥?”
    劉辯心裏也挺緊張的,這可是頂級的治世謀士,曹操的子房啊。
    如果能將他收服,對於大漢來說,絕對是跨進一大步。
    荀彧回神,激動的起身下榻,當即跪在劉辯麵前。
    劉辯麵色大喜,似乎是知道他接下來要說什麽,上前攙扶住他。
    “文若何故?”
    “陛下,臣願為陛下效力,協助陛下中興漢室!”
    “哈哈哈哈!”
    劉辯暢快大笑。
    他高興的扶起荀彧,毫不吝嗇的誇讚道:“今得文若,如高祖得蕭何也!”
    接下來,兩人談天論地,時有劉辯大笑聲傳出。
    他更是直接吩咐,不準外人打擾,兩個吃喝都在一起。
    這一聊,就聊了足足一天一夜,仍然不知疲倦。
    荀彧也是數次被劉辯所震撼,他根本就難以想象,天子的胸懷和智慧,到底有多寬多廣。
    當然,也不是光聊有的沒的了。
    荀彧拿出一份地圖,目光灼灼的看著劉辯,建議道:
    “陛下,臣以為,欲複興漢室,陛下親政以後,應當盡快恢複司隸安定,同時,現在黃巾猖獗,是禍事,也是機會。”
    “兗州不堪其苦,屢次向朝廷求救,陛下可遣兩員上將,出司隸,其中一軍,以抵抗黃巾的名義,進駐兗州,重設治所,則兗州平定。”
    “之後,便使其繼續東挺,青州刺史焦和、徐州刺史陶謙,皆深明大義,賢明在外,屆時必尊朝廷號令,陛下需派遣能臣幹吏過去輔助,另駐留軍隊,護一方安寧,則青州、徐州平定。”
    還沒完,荀彧接著侃侃而談,提到了另一支軍隊。
    “另一支出司隸,開始北伐,先去冀州,冀州牧韓馥沒有遠見,自負多疑,不堪大用。”
    “陛下要複興漢室,冀州乃是重要之地,必須重設治所,另立刺史,臣擔心韓馥可能會有悖逆行為,所以陛下除了要遣猛將外,還需借助外力。”
    “幽州刺史劉虞,乃是漢室宗親名滿天下,陛下可下詔令他配合,兩麵夾擊之下,冀州、幽州皆定!”
    “並州則更為簡單,執金吾丁原,在並州頗為威望,隻需遣他走一趟,並州便可太平。”
    “屆時,掃蕩黃巾後,陛下便可治世,兵強馬壯,無論是先西征,還是南下,任憑陛下施為。”
    幾句話的功夫,荀彧已經為劉辯規劃好了長久的未來。
    按照荀彧的構想,在極短的時間內,天下十三州,他豈不是就能平定七州了?
    劉辯目光變得火熱,世人皆知諸葛亮的隆中對、魯肅的榻上策,可卻忘了,最強大的曹操,也曾被殺的丟盔棄甲死了兒子。
    而曹操的首席的謀臣荀彧,力排眾議,為曹操奉上先與袁紹決戰,先統一北方戰略藍圖,讓曹操得以成為全天下最厲害的梟雄。
    他在大方向的戰略上,絕對是一個不輸諸葛亮的人。
    而諸葛亮除了有戰略眼光外,戰術層麵遠遠領先荀彧,統兵上更是一騎絕塵。
    治世上兩人孰勝孰劣劉辯不知,在他心中,都是一樣重要!
    劉辯壓下躁動的心情,望向荀彧,
    “文若,朕欲讓你擔任尚書台左丞,你有何意見?”
    東漢的尚書台,地位比起三公要弱很多。
    甚至名義上尚書台隻是九卿之一的少府中,下轄的一個機構。
    但尚書台的權力卻很大,擁有著替天子起草詔書、發布政令、彈劾大臣、諫言天子等一係列權利。
    整個尚書台,起著後世丞相的作用。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