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火藥桶炸了,士族造反

字數:4705   加入書籤

A+A-


    “尚書台替朕擬旨,著司隸校尉曹操、河南尹劉備,嚴查弘農糧價問題,相幹人等,絕不輕饒。”
    “傳令衛尉孫堅,南軍從河內撤出,改為弘農練兵,傳令北軍中侯朱儁,北軍全麵戒備,隨時準備出征。”
    “尚書台擬詔,賜太尉楊彪假節鉞,侍中楊修為弘農郡守,詔楊豫、楊泓為黃門侍郎。”
    “傳旨,詔曹純、曹仁、夏侯淵、夏侯惇為中郎將,曹洪為五官中郎將。”
    “荀彧暫領尚書令,詔荀攸為侍中、荀諶為尚書台民曹尚書、荀衍為弘農郡丞。”
    一番命令下達,在場所有人懵的不能再懵了。
    一些人更是麵色大變,敢想勸阻,劉辯卻不給他們開口的機會,冷聲道:
    “擺駕,回宮!”
    他要讓所有人明白,他劉辯不是沒脾氣的人。
    願意大力支持他的士族,他不介意也大力提拔。
    而隻願意嘴上喊喊口號的,也沒事,別唱反調就行。
    但要是敢給他上眼藥的,那不好意思!
    朝廷炸鍋了,劉辯的決心極其強烈,連元服的事都推遲了。
    楊氏、曹氏、荀氏,一躍成為朝廷新貴。
    楊彪持假節鉞,又身居太尉,而曹氏曹操為司隸校尉,宗族更是掌握著兵權。
    至於荀家,在朝政方麵,無人能出其右。
    卻沒想到,王允的府上先熱鬧了起來,臣子們和士族代表,都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跑到了他府上。
    然而王允這老東西,在考慮一番後,咬咬牙,還是將這些人趕了出去。
    更大的震動是,劉備、曹操、孫堅三人親自趕往弘農,這是打算掀起腥風血雨了。
    弘農士族中,楊氏對三人夾道歡迎,其他士族則是全都閉門不出。
    光熹元年,十一月底,曹操的奏報抵達洛陽。
    上麵的數字,讓劉辯觸目驚心。
    據曹操調查,蔡、孟、李、王、石、嚴六族私藏的糧食,至少有八百萬石,田產上百萬畝,兵器甲胄更是不計其數。
    而這一切還僅僅是曹操的保守推算。
    曹操還比較貼心,羅列了六族各種罪證,其實,光私藏兵器甲胄這一條,就是死罪!
    所有人都在等著劉辯的最後的命令,崇德殿上,大臣們議論不止。
    “天子駕到!”
    “臣等叩見天子。”
    “平身。”
    百官起身,這一抬頭就愣住了。
    因為今日的劉辯,上朝時手裏拿著一把劍。
    高祖的斬白蛇之劍,也被稱為天子劍。
    “弘農六族之事,諸位不妨說說,該怎麽辦?”
    眾臣的臉都沉了下去,王允也是緊皺著眉頭。
    這時候,一名臣子站了出來,躬身道:
    “陛下,臣以為,萬事應以安定為重,不宜大動幹戈。”
    “臣等附議!”
    一連串的臣子站了出來,居然占到了朝廷的一大半。
    但好在沒涉及在三公,以及劉辯提拔的那些人。
    但饒是如此,劉辯依舊是雙目噴火,嗬斥道:
    “此等逆賊,不顧朕的旨意,甚至還私藏兵器甲胄,難道朕還不能治他們了嗎?”
    “陛下,臣有話要說。”
    廷尉宣璠站了出來。
    “說。”
    “陛下,賊寇作亂,詔書不一定通達,不應該怪罪六士族,至於私藏甲胄,先帝曾昭告天下,各州郡自行抵擋賊寇,依臣看,六大士族也是為了響應朝廷號召,保一方安寧。”
    宣璠不卑不亢,擺出一副忠義直諫的架勢。
    劉辯差點氣笑了,冷聲問道:
    “照廷尉的意思,朕不僅不能怪他們,還得封賞他們了?”
    這宣璠果然不是什麽好東西。
    廷尉一職,掌管著天下刑罰牢獄,屬於九卿之一。
    原本劉辯還想著,曹操隻方便對六大士族中為官的人動手,至於其他族人則師出無名,還想讓廷尉也一起過去,一鍋全端了。
    沒想到廷尉宣璠跟他根本就不是一條心。
    曆史上宣璠就不是什麽好鳥,投靠董卓的人中就有他,幫董卓坑害不少名士。
    隻不過這一世他跟著劉辯去了河內,沒這個機會投董。
    朝中其實還有不少臣子跟宣璠一樣,所以劉辯一直有所隱忍,沒敢大刀闊斧。
    劉辯臉上的冷笑之色更甚,環視全場,詢問道:
    “其他諸卿呢?”
    這一下,楊彪、荀彧、朱儁、盧植等人全都站了出來。
    “陛下,此等不正之風,必須得以嚴懲。”
    劉辯緩緩點頭,心中稍有慰藉,至於王允,依舊跟個死人一樣坐在那,他也懶得管了。
    “朕決議,將六大士族,交由廷尉府嚴辦。”
    “陛下!臣等死諫。”
    一時間,宣璠等一眾廷尉府之人,全都跪了下來。
    “朕意已決,尚書台另擇廷尉人選,退朝!”
    劉辯拂袖離去。
    荀彧的動作很快,下午就免了宣璠的職,並且為劉辯送上了推薦人選。
    他推薦的人為徐璆,劉辯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宣璠被嘎了後,徐璆接班也算是符合曆史。
    另外,荀彧也整理好了響應求賢令的名單。
    其中名士不少,有一人尤其值得劉辯注意。
    賈詡!
    這可是個狠人啊。
    讓劉辯有些懵的是,賈詡早年間居然被舉孝廉過。
    曹操就是靠舉孝廉入仕,現在朝廷上有名的臣子,也大半有著這種經曆。
    倒不是賈詡沒能力,隻是怎麽看賈詡都不像是賢名遠揚的人。
    劉辯也僅僅隻是思考了片刻,便道:
    “擬賈詡擔任廷尉正,與廷尉徐璆,主持弘農大案,其他名士尚書台安排去處。”
    賈詡這樣的狠人,手段多,去廷尉府還挺合適。
    “陛下聖明,隻是臣擔心……”
    荀彧麵露憂愁,弘農就是一個火藥桶,那裏一旦點著,搞不好整個司隸就爆了。
    劉辯搖頭,沉聲道:“擔心無用,刀不快,後患無窮。”
    這事就這麽敲定下來了,廷尉府重新洗牌,每天章德殿外,都有十幾名臣子跪著死諫。
    劉辯則一個沒理,搭理幹啥?
    這口氣若是鬆了,其他觀望的士族豈不是蹬鼻子上臉?
    又是幾日時間過去,十二月三日,弘農這個火藥桶,還是炸了。
    劉辯還在睡覺,小黃門匆匆來報。
    “陛下,三公九卿覲見,弘農六士族造反,兩萬叛軍,已經控製大半弘農郡!孫堅率部敗退到焦城!”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