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直撲太原

字數:5169   加入書籤

A+A-


    張楊對胡人的了解深一些,他出聲提醒道:
    “孫將軍,胡騎是輕騎兵,攻勢迅疾如風,虎豹騎是重騎,恐難以追上,更何況還有一日的時間差……”
    “簡單,虎豹騎全部褪甲,裝備不要了,隻帶幹糧武器!”
    孫堅直接梭哈。
    眾將倒吸一口涼氣,以己之短,攻彼之長,或許隻有孫堅這對父子,才會打這麽瘋狂的仗。
    還沒完,孫堅繼續道:
    “太原空虛,此時不奪太原,更待何時?傳我命令,各營即刻造飯,吃飽喝足,半個時辰後,北路軍展開全麵進攻,攻取上黨最後三縣 ,隨後直撲太原!”
    “喏!”
    眾將抱拳。
    孫堅舔了舔發幹的嘴唇,眼睛裏止不住的興奮,道:
    “依舊是我們最擅長的打法,傳我命令,沒有先鋒,沒有主帥,各軍進入戰場,隻管廝殺,殺到哪算哪,誰先取下太原,我向朝廷奏他為首功!”
    “遵令!”
    ……
    洛陽。
    忙活完春耕,劉辯開始愁錢糧。
    國庫堅持不了多久了。
    現在是四路大軍在外作戰。
    除了曹操他們外,西邊的丁原也在屯兵防止三十六部叛軍進入司隸。
    百姓天天要吃飯,屯田軍現在發展到了十萬之眾,每天都在到處開荒。
    由於他親耕的時已經傳開,百姓們都鼓勁了幹,可以預見,幾個月後司隸定然大豐收。
    恐怕收獲的糧食,將刷新百年來的記錄。
    但貌似沒什麽用……
    那是百姓的糧食,朝廷總不能搶過來吧?
    而且他早就下過旨意,地隻收租金,不收糧食賦稅。
    所以朝廷得在收獲前,準備足夠的新錢買糧。
    好在棗祗給力,這段時間的開墾,又給朝廷帶來了幾百萬畝地,隻要租出去,價值好幾個億呢。
    但這點錢依舊是杯水車薪。
    除了司馬懿在幫他幹髒活外,他還得想想別的生錢的法子!
    無聊的早朝結束後,劉辯招近臣到章德殿對奏。
    除了三公九卿外,河南尹荀攸、司金都尉韓暨等人,也在其中。
    今日議政的話題,圍繞在軍事、財政兩項上。
    眾人進了大殿,劉辯不在。
    太師王允招呼著大夥坐下來等,而他剛要坐下,就被牆上掛著的一副字畫吸引了眼光。
    王允一下子就不淡定了,湊上去瞧,頓時倒吸一口涼氣,還想伸手上去摸一把。
    結果啪的一聲。
    朱儁一巴掌打開他的手,沒好氣道:“天子之物,太師你怎能亂碰。”
    王允癟著嘴。
    其他人也被吸引來了目光,圍上來看。
    盧植摸著胡須,開始念了起來:
    “羽檄起邊亭,烽火入洛陽。征師屯原武,出兵救金鄉。
    寒春筋竿勁,虜陣精且強。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
    念完以後,盧植雙眼發光,連連讚歎:
    “好詩好詩啊,這是何人所做?”
    “天子所作。”
    “哦?”
    盧植看向說話之人,原來是郭嘉。
    “何以見得?”
    “若不是天子的詩,能蓋上龍璽嗎?”
    盧植恍然大悟,他一時被詩給驚到,忽略了旁邊的落章。
    眾人都開始讚歎起來。
    這一首詩讓他們大開眼界。
    未曾想到,天子還有如此文采。
    王允看這詩喜歡的不得了,左瞧右看,發現些許端倪。
    “這字怎麽也這般出彩,老夫記得天子批的奏疏,字跡比較奔放隨意……”
    一句話,讓眾人反應過來。
    是啊,這字也堪稱頂級,能達到這個地步的,整個大漢都找不出幾個。
    而且仔細看,好像還有點熟悉,應該是出自哪個書香大家。
    “哈哈。”
    這時候,一側傳來陣爽朗的笑容。
    眾人扭頭看去,趕緊行禮。
    “參見陛下。”
    “諸卿免禮。”
    劉辯走了過來,見大夥都為這幅詩感興趣,他勾起嘴角,解釋道:
    “這是朕作的詩,蔡妃為朕寫的字。”
    眾臣麵麵相覷。
    怪不得看字跡熟悉,原來是出自蔡家?
    看來蔡琰盡得其父蔡邕真傳啊!
    要是這樣,這首詩的價值可就無法估量了,足以傳世!甚至專門修閣將收藏。
    劉辯擺擺手,“一首詩罷了,算不得什麽,朕隻是即興所作,回頭朕打算賞賜出去。”
    嘶!
    大夥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乖乖,這要是誰能得到這幅字,必定青史留名啊。
    試問,大漢中興之後,數百年過去,人們在追憶這段曆史的時候,找到這幅字。
    這幅字完滿的描述了曆史,哪怕詩送給的是無名之輩,後世也會認為,那無名之輩一定是雄主手下最信任看好的人。
    王允默默記下這件事。
    劉辯十分滿意大夥的表情,恰到好處的轉移話題:
    “諸卿議政要緊。”
    眾人一一回到自己的位置,王允戀戀不舍的收回目光落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辯輕咳一聲,詢問道:
    “韓卿,不知你的新紙造的如何?”
    “回報陛下,新紙已經造出了一些,臣帶了幾頁。”
    “拿來給朕瞧瞧。”
    劉辯上了心,新紙能給他帶來一大波收入啊。
    韓暨取來新紙,不僅給劉辯送上一份,其他人也沒落下。
    劉辯還算淡定,畢竟他見過更精美的紙張。
    其他人就不一樣了。
    比如王允,翻來翻去的看,驚奇道:
    “這新紙為何如此潔白?又美又柔軟,宛如絲綢!”
    楊彪同樣讚不絕口,“是啊,若是能大規模製造,絕對能收到天下人的追捧。”
    盧植更關心的是造價,詢問道:
    “不知成本如何?”
    紙算不得什麽稀罕貨,以前沒大規模普及,一是因為長得醜,二是因為成本居高不下。
    蔡倫改進的蔡侯紙,是由破布、舊漁網、麻頭等原料生產,不僅平整光滑,造價還低,這才得到推廣。
    雖說如今的紙又白又平整,可要是價格高,估計也難以鋪開。
    韓暨早已算過,於是笑道:“經過改良的新紙,十五錢一頁,若是熟練生產,可能會更低。”
    眾臣都被驚到了。
    十五錢對百姓來說貴,畢竟一頁紙什麽也幹不了,一本書可能動輒幾百上千錢。
    不如拿著十五錢下次館子。
    可對士人來講,物美價廉到幾乎白送。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