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黃巾歸降

字數:4751   加入書籤

A+A-


    劉辯搖頭,“不可大意,要嚴加注意和他們接觸之人。”
    千萬別真是瘟病。
    說起來瘟病有爆發的可能。
    這次兗州之戰,死了太多人了,尤其是不久前的巨野之戰,屍骸遍布。
    再加上這個時代,不懂得衛生。
    說實話,如果真爆發了,他沒什麽好的應對方法。
    這方麵的知識他一竅不懂,就知道隔離、戴口罩、保持衛生、消毒之類的。
    漢末倒有不少名醫,還有專門對瘟病有研究的,可他一個沒找到。
    劉辯也隻能先防治著看看,保持警惕性。
    郭嘉這時候,又匯報道:
    “陛下,還有一事臣以為更為重要。”
    “講!”
    “邊讓傳回來消息,黃巾表示願降,張燕、張饒提出訴求,他們希望歸順朝廷後,能保留自己的編製。”
    “嗯,倒是可以商量。”
    劉辯點頭,沉思一會兒後,回道:
    “告訴他們,朕將青州黃巾,編為青州軍,黑山軍依舊名為黑山軍,各自下轄五萬人,任由此二人統兵,其餘普通人等,編入屯田軍,由屯田都尉棗祗安排,老弱婦孺需要遣散至各地官府安置。”
    根據郭嘉的建議,劉辯采取分而化之的策略。
    保留青州軍和黑山軍的編製,也隻是讓他們先安心。
    等到那龐大的黃巾從眾,全部被分化,等他們過上了吃飽飯的日子,自然不會去信什麽太平道。
    至於什麽狗屁天主,很快就能摘掉。
    郭嘉領命,準備寫信去了。
    劉辯得以休息。
    ……
    時間轉眼過去兩日。
    許多封奏疏被送到了劉辯帳中。
    有洛陽送來的,有其他戰線送來的。
    荀彧也來了信,著重提及了兩件事,一,不少士族嚷嚷著祖墳被挖,開始鬧騰,司馬家擔驚受怕,挖的越來越遠,甚至挖到荊州去了。
    二,勸他小心身體,前方戰事一旦有結果,建議他能回洛陽主持朝政。
    除此以外就沒別的事了,說明洛陽很穩固很安全。
    劉備也派人來了信,他居然打到豫州魯國去了。
    一些原本身上打著袁氏標簽的人,居然都投靠他了。
    尤其是那沛國,提起沛國,別人都會下意識的認為,那絕對是袁氏掌控的核心區域。
    沛國國相就是袁術不知道從哪搬出來的人,叫舒仲應。
    奏折中寫到,舒仲應得知黃忠領兵而來,主動打開城門,號召百姓一起與劉備大軍擁護朝廷。
    就挺離譜。
    還有就是冀州,出現大亂了,不僅鞠義反了,就連沮授等人也反了,跑去擁護公孫瓚入冀州。
    沒人知道韓馥在冀州幹什麽,弄的個眾叛親離。
    奏疏中提到,韓馥可能已經丟了治所,準備跑去和冀州黑山軍談判,但又怕冀州黑山軍要殺他,現在不知所蹤。
    實在魔幻,不過韓馥局勢再差,手下名將名士依舊眾多,若是局勢進一步變化,能順勢收回冀州就更好了。
    最後就是瘟病,劉辯虛驚一場,真的隻是普通傷寒而已。
    不過他依舊沒有大意,繼續讓人準備著一切防治手段。
    這一日,經過多輪的談判,終於談妥。
    黃巾怕了,火速接受朝廷的招降。
    郭嘉統籌全盤的歸降事宜,首要的第一步,就是統計人數。
    統計了半天,最後給劉辯報了個大概的數目。
    黃巾軍精壯不過十六七萬,加上老弱一共七八十萬。
    黑山軍更寒磣,目前就剩下不到十萬人。
    劉辯聽到這個數字都無語了,他在來之前,以為兗州起碼有三四百萬作亂。
    什麽這軍那軍的,結果就這麽點人。
    推算歸降前,朝廷幹死的那些,再加上投降的那些,也湊不出三四百萬人。
    好歹也是人力,精壯能派上大用,劉辯全盤接收,加上之前歸降的那些人,目光他掌握著三十餘萬精壯,外加近百萬老弱婦孺。
    除了十萬人的軍隊編製外,剩下的二十萬裏,劉辯決定一半編入屯田軍,一半送往各郡縣補充人口。
    接下來還有一場盛大的儀式。
    在東平國,按照太平道的信仰拜了壇,張燕、張饒這兩人,僅在幾名親兵的護送下,來到東平國覲見天子。
    在壇前宣布,尊劉辯為太平道天主,劉辯大手一揮,給他們各封了個雜號將軍。
    天主的身份劉辯雖然看不上,但目前來說對他很有利。
    他能在名義上號令天下黃巾了。
    那些被分配到兗州各郡縣的黃巾,暫時會老實的配合了。
    張燕、張饒這兩貨,隻能任他擺布。
    戰後需要處理的事太多太多,剛經曆大戰的兗州滿目瘡痍。
    劉辯撤回大軍到山陽郡,以免給征調太多人力運送糧食。
    至於張燕、張饒兩人,一個被調到冀州外,一個被調到青州外。
    夏侯淵領一萬兵馬陪著張燕,曹洪領一萬兵馬陪著張饒,防止他們作亂。
    劉辯來到山陽郡,召開了慶功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酒肉管夠,宴席上熱熱鬧鬧的,直到劉辯出席,場中瞬間安靜。
    “諸卿不必拘謹。”
    劉辯坐下,環視一圈後,目光落在孫策身上,笑嗬嗬的招手:
    “伯符,來,坐朕的左邊來。”
    “謝陛下!”
    孫策興奮的上前,來到了劉辯左邊第一排的首座上。
    這一幕讓營中將領羨慕的眼睛發紅。
    孫策如此年齡,就能得到天子這般看重,未來前途無量,說不準是下一個霍去病呢?
    劉辯右邊還有一個空位置。
    眾將紛紛猜測什麽人能得此殊榮。
    大漢以右為尊,此人怕是比孫策更得天子喜愛。
    劉辯視線在全場眾人身上掃過,路過關羽時停頓了片刻。
    關羽雖然同樣率軍馳援,但比起孫策那連追幾天幾夜,還生擒單於於夫羅的功績來說,要差上太多。
    所以劉辯繼續往下一個人看,曹操……
    看到曹操他就來氣,本來是打算借著這次機會,把曹操往上提一提。
    他還打算把金鄉縣改名為魏縣,給曹操封個侯,畢竟平定一州之功,功勞可不小。
    可他不爭氣啊,吃了大敗仗不說,最近他還收到消息,曹操水淹乘氏城,淹死了不少百姓。
    劉辯隻能恨鐵不成鋼的略過他,望向皇甫嵩。
    “皇甫老將軍老當益壯,坐鎮中軍,平定兗州,為首席功臣,當坐右席首位。”
    皇甫嵩滿臉紅光的起身:
    “老臣謝過陛下。”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