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士為知己者死

字數:4837   加入書籤

A+A-


    北軍駐紮在邙山大營,也被稱為北邙大營。
    這裏距離都城不過咫尺之遙,騎兵隻需一刻鍾就能抵達。
    在黃蓋韓當出征以後,北軍就剩下一萬多人,但朱儁又募了一批兵,總體維持在一萬四的精銳人數。
    北軍不得私自入京,在外拱衛京師,在朱儁的整頓下,上下將士隻奉王詔。
    朱儁今日全程皺著眉頭,九名輕騎的事傳到了他這裏。
    他猜測並州有變動,打算將他們送到洛陽去,可接下來發生的事,讓他打起十二分精神。
    司隸校尉賈詡,派人來找他要人。
    執金吾鍾繇,關閉了洛陽的各城門,隻留一道南門供以進出,還要嚴加盤查。
    他還收到消息,荀攸被緊急請入了宮……
    後續的事他就不清楚了,消息沒那麽通達。
    宮裏到底發生了啥?
    這些輕騎要傳回來什麽消息,讓賈詡親自跑一趟要人?
    天子不在,不會又要上演一出爭權奪利吧?
    從前是外戚、宦官、士大夫三方爭鬥,導致朝廷停擺,烏煙瘴氣。
    現在宦官消停了,外戚癟下去了,朝廷又出現了以太師王允、太尉楊彪、尚書令荀彧三方角逐的場景。
    他們仨要是鬥起來,緊隨其後的外戚蔡邕一派,太後黨等等,搞不好會把水越攪越渾。
    朱儁思慮再三,沉聲道:
    “告訴賈詡,老夫抱恙了,人讓荀彧親自來要。”
    “喏!”
    祖茂拱手準備退下。
    “等等。”朱儁忽然喊住他,補充道:
    “再替我傳句話,警告賈詡,老夫不管他們想搞什麽,別觸犯了老夫的底線。”
    “另外,傳令全軍,終止訓練,即刻戒嚴,不管是何人調令,除老夫命令和天子聖旨外,任何人不得私自離營,違者斬!”
    真要鬧騰起來,洛陽城中各派係一定會相互指認對方是國賊。
    然後想盡辦法拉攏他的北軍,進京平亂,以圖謀逆。
    他不吃這套,隻要北軍不動,城內再怎麽勾心鬥角,天子安康,掀不起什麽大風浪。
    相反他一旦遭受蒙蔽,調動了北軍,大亂將生。
    朱儁打定了主意,自己就守在這,沒有王詔他一律不動,非但不動,他還要看住京師,若有其他地方的軍隊,敢擅自靠近洛陽,他會立刻翻臉不認人!
    至於那九名輕騎,在北軍好吃好喝的暫扣住了。
    他們知道的消息不多,本身就隻是送信的,對孫堅的戰略規劃一概不知,朱儁也問不出啥,隻知道孫堅那邊有了些變動。
    ……
    洛陽,北宮,尚書台。
    三公被人從南宮請到此處。
    三公的府邸是特例,可以住在南宮之中,路程很近。
    他們進了尚書台,和荀彧商議一陣事務後,出來時,麵色各異。
    王允腳步匆匆,飛快離開此處。
    楊彪摸著下巴,回身,目光略帶深意的望了尚書台一眼。
    陛下有詔,調北軍六千人馬,加屯田軍三萬人入並?
    奇了怪了,來回詔書起碼需要十日,他身為太尉,怎麽沒聽到半點消息?
    北軍一撤,虎賁軍、羽林軍又不在,整個洛陽就是鍾繇的禁軍一家獨大。
    荀彧到底在搞什麽。
    再聯想到不久前橫穿宮中的馬蹄聲,以及禁軍的反常舉動。
    莫非……
    楊彪的眸色陡然一冷,快步離開此處。
    回了府後,楊彪匆匆讓人拿來紙筆,他要寫一封書信。
    他不確定那聖旨到底是不是天子送回來的,天子遠在兗州,現在上書詢問也來不及了。
    他得做一些自己的布置,以太尉的身份,悄悄從丁原那,以及屯田軍中,抽一部分人回來,以保證多方權利平衡。
    省得洛陽城內,荀彧一家獨大,禁軍掌控全局,萬一這夥人稍微起點異心,漢室就亂了。
    ……
    王允離開匆忙,並沒有回府,他要見太後。
    倒不是說他突然成了什麽太後黨,隻是聞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荀彧固然聰明,但這些混跡朝野大半生的老油條,不至於一點懷疑都沒有。
    每個人都善於從蛛絲馬跡中,天馬行空的遐想連篇。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若不能養成這樣的習慣,不可能走到今日的位置,甚至連君都見不到,就被別人玩死了。
    王允想求一道懿旨。
    荀彧要調走北軍他沒話說,如果並州真出了變故,天子有此旨意,朝廷有此布置在情理之中。
    他要做的,是用懿旨把荀彧等人摁下去,把鍾繇的執金吾拿下來,讓賈詡老實一些。
    隻要能拿到懿旨,別說天子不在了,就是在,也能將荀彧一夥人下獄,武帝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說明。
    當然,王允並不是真要送荀彧下獄。
    他怕的是隨著北軍大半兵力調走,朝廷能不能安定,隻能賭那夥年輕人有沒有異心。
    尤其是那賈詡,一看就不是什麽好人,他怎麽都放心不下。
    先維持住平衡,剩下的到時候再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尚書台。
    荀彧目送著三公離去,站在門口腰杆挺的筆直,目光不斷閃動著。
    荀攸快步而來,詢問道:
    “聖旨呢?”
    荀彧回神,招招手,來人將聖旨交到了荀攸的手中。
    荀攸拿到聖旨後,隻覺得掌中沉甸甸的,他望著荀彧,
    “文若,你何不好好跟諸公商量?”
    荀彧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反問道:
    “這一商量,要商量到何時去了?”
    屆時北路軍全軍覆沒,胡人打到跟前了,怕都沒個結果。
    荀攸噎住,他也知這個道理,他愁的地方就在於此。
    孫堅啊孫堅,怎麽好好的給他們出這麽大的難題?
    他難道就沒考慮過,天子萬一不在洛陽,會帶來多大的麻煩嗎?
    荀彧目光逐漸火熱,輕聲道:
    “西河郡一旦拿下,大漢再無北線之憂,西河就是一枚釘子,隻要釘在那,未來百年間,隻要朝廷不拖欠糧草,至多八千人,就能保中原無憂!”
    如果天子想要安穩,做一個守城之君,哪怕舍去靈帝失地也無關係。
    西河在手,胡人很難南下,就算發難,朝廷有足夠的時間派兵應對。
    反之,天子若有雄才大略,西河郡將會成為朝廷最鋒利的矛,不管往哪進軍,都能捅到南匈奴的痛處。
    荀攸頭疼的很,“依我猜,太師肯定會跑一趟太後那裏,我們……尤其是你,恐怕會遇見不小的麻煩。”
    “無妨,待北軍入並,我自坦白一切。”荀彧毫不在乎,“省得拉拉扯扯,以最短的時間,用我一人換大漢安定,哪怕成了假傳聖旨的逆賊又何妨?”
    末了,荀彧低聲道:“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