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王佐之才又如何
字數:5060 加入書籤
陳珪王朗兩人太特麽的不要臉了。
少部分豪強腹誹之際,更多人站出去。
“臣等附議。”
隻留下幾家傻眼的站在那,他們明白了,天子的便宜不是那麽容易占的。
劉辯最後看了他們一眼,他已經沒有耐心再去勸他們。
“典韋。”
“在。”
典韋應了一聲,凶神惡煞的帶人朝虎視眈眈的看向他們。
這夥人一下子麵色煞白,趕緊跪下高呼道:
“陛下聖明,臣等願意交出兵權。”
劉辯滿意的點頭,總算是拿捏住徐州。
為了防止豪強們說一套做一套,接下來需要趕緊將兵調走,同時駐上自己的軍隊。
“朕就知道,逆賊還是少數,今日慶功宴,大家吃好喝好,朕龍體欠安,就先失陪了。”
劉辯站起身來,大袖一揮,帶著人往回走。
“恭送陛下。”
眾人起身,躬身行禮。
劉辯離開之際,原本事不關己的張昭,視線隨著他的背影被拉遠。
旁邊王朗叫了他幾聲才回神。
“子布啊,今日宴席之後,我就要跟在天子身邊,說不準哪天就去洛陽了,不知以後何日才能再見。”
王朗話語遺憾,可臉上的表情卻是眉飛色舞,“此次離開,我必定傾盡心血輔佐天子,將來若能官至三公九卿,親眼見證天下一統歌舞升平,豈不是能青史留名?”
張昭眸光忽明忽閃,最後像是突然做了決定,說:“我也去。”
“啊?你去作甚?”
張昭自信的抬起頭,“當然是輔佐天子安定庶民,況且,我早聽聞洛陽有個荀令君,在我看來,此人名過其實,天子若用我為尚書令,我會比他更為出色。”
王朗當場傻眼,荀彧的名字他聽說過。
他覺得張昭一定是瘋了,人家可被譽為王佐之才,天子的心腹愛臣。
聽說連天子劍都給他了。
啥叫愛臣?就是比寵臣近臣還要好,就差睡一個被窩裏。
他王朗的才能這麽出色,都不敢說能去和荀彧爭鋒。
“算了,由你去吧,等我站穩腳跟,可以多拉你一把。”王朗搖搖頭,不再多說什麽。
這貨向來自負驕傲。
他不知道,在張昭眼中,王佐之才又如何?
荀彧能讓州郡安定,能使朝堂歸心又怎樣?小把戲罷了。
他張昭的能力,是在極短時間內,讓州郡和王朝富庶。
給他一個貧瘠之地,外加一群未經教化的百姓,最後來點時間,他有一百種辦法,能讓此處變得繁榮。
這是他的長處,他不信荀彧有這樣的能力,甚至再綁上郭嘉荀攸,他都不懼。
原本他覺得可以去揚州,那裏能最大的發揮自己的才幹。
論人口和土地,揚州頂得上兩個徐州以上。
雖然揚州的經濟很弱,野人太多,不正好與他專業對口。
原本的規劃中,若有雄主支持,他打算用十年時間改造揚州使之翻天覆地,十五年使其遍地富商豪強士族,二十年揚州獨步天下,以一州之力,頂上北方豫徐兗青四州。
若是再來個益州給他操作……哪怕北方再加上富甲天下的冀州、朝廷所在的司州,產馬的並州,他都能自信爭一爭。
二州對七州。
再給個處在旮旯的交州呢?那就再給對手加上涼幽二州。
荊州一人一半就行,南郡以北他不要都沒關係。
三個半對九個半。
他張昭最大的自信,就是自己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而且認為天下沒有第二人有這本事,荀彧也不行。
現在他改變主意了,去洛陽或許更精彩。
……
劉辯離開宴會,徐州還有一件事等著他處理。
各藩王他還沒動。
大漢的藩王其實很尷尬,隻能混吃等死,然後子孫慢慢分完封地,淪為庶民。
郡國的軍政大權,實際上是由國相掌控,受朝廷節製。
製度是好的,杜絕了藩王作亂的可能。
但還是因為便宜老爹靈帝,一口氣放了太多權,導致藩王招兵買馬,實際成為郡國的掌控者。
比如那陳王劉寵,就打造出了強弩兵。
徐州也是一個樣子,劉辯在考慮怎麽把他們繼續當豬養。
這次慶功宴他並沒有宴請那些人,因為對付豪強的手段對他們不好使。
還能咋給他們封賞?沒法賞了,嚇唬人家不合適,稍微翻翻族譜,人家一家子拉出幾十個皇叔,你咋弄?
劉辯離開以後,果斷的下了一堆命令。
首先,徐州兵調走。
主要分為兩個方麵,其一是丹陽兵,改為丹陽營,繼續由曹豹統領,並入南軍,先前往司隸待命。
其次以各家豪強部曲組成組成的徐州兵,改名徐州營,先往青州,待青州平定以後,再班師回朝。
最後,關於漢軍駐紮,一萬人駐紮在下邳城中,另外一萬人分散前往各郡縣,組建自己的軍營。
原本漢朝的製度是,太守直屬朝廷,郡、國由朝廷管轄,他們就是最大的封疆大吏,而刺史部的任務是檢察一個州的官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也就是說在一個郡內,軍政大權由太守一手控製,漢末那些空降的刺史,很少有能拿到話語權的。
袁紹的諸侯會盟,來參加的多是什麽什麽太守。
既然要分出三權,郡縣從今以後就不直接對朝廷負責,分出三個部分由三人管轄。
比如督郵,本質工作是彈劾檢察官吏,那以後就聽命於刺史。
治中原本負責的是官吏選拔,歸到州牧那去,兵曹從事之類掌兵的,負責聽命於都督。
三個係統,誰也不能幹涉誰。
此事要辦妥,不然前腳他剛走,後腳又亂起來了。
剛來到徐州時他嚴令錦衣衛不亂出去隨意抓人,現在局勢不同,該重拳出擊了。
他對程昱下達命令以後,錦衣衛當即出動,逐步席卷徐州。
陳宮這名新上任的徐州牧,同時大刀闊斧的整頓官府。
命令下達完,劉辯開始著重思考,怎麽處理藩王,這時候,郭嘉上來,湊到他耳邊小聲匯報了什麽。
劉辯表情古怪。
“陽安長公主?那是誰?”
完全沒有一點印象。
郭嘉解釋道:“桓帝長女,靈帝之妹,伏家之主母。”
劉辯不認識,他對這些皇室宗親頭疼的很,莫說在洛陽,隨便往哪一站,一板磚砸下去,能砸出一堆親戚。
不過伏家他倒是有印象。
尤其是伏壽,曆史上寫密信給其父讓其父除漢賊。
他爹不咋行,消息最終走漏,伏壽被曹操抓走。
與獻帝分別前,她披頭赤足,問不能救救我嗎?獻帝哭著說我連自己能活到什麽時候不知道。
然後被帶進宮中暴斃。
挺可憐的。
劉辯再三猶豫,答應見見。
……
陽安長公主的車駕入了城。
她們一行聽說了最近下邳發生的事,知曉今日天子慶功宴宴請眾臣。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