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願效犬馬之勞
字數:5096 加入書籤
劉辯震驚的看著他。
為了不引起轟動和方便,他們一行特意喬裝打扮身份。
自打門起,他覺得自己偽裝的很出色。
哪暴露的?
耐不住好奇,劉辯問了出來,“你知道我是誰?”
諸葛亮略微遲疑,便回道:“叔父諸葛玄前往下邳參加天子的慶功宴,回來時身邊多了些人,加之陛下一行盡數器宇軒昂衣著華貴,臣下有此猜測。”
還能這麽猜?
劉辯驚咦的看著他。
這時有道聲音響起。
“不,不對。”
劉辯下意識的往說話的方向看,打斷的是郭嘉,他盯著諸葛亮問道:
“參宴的世家有幾十家之多,你怎麽知道我們不是某家子弟呢?”
這才是最大的可能。
宴席上會發生很多事,說不定諸葛玄遇到故交,亦或者是順路、交談甚歡等等,隨後諸葛玄順勢邀請,人家答應來坐坐,並且上炷香。
單單憑借目前的猜測就敢以臣下自稱,在郭嘉的眼裏,說服度太低。
麵對郭嘉質問,諸葛亮看向他,背挺直了幾分,毫不避諱目光,將問題反問回去:
“若是徐州世家,為何會帶我千裏迢迢的前往洛陽安家?”
前麵的一切他隻是有猜測,認為八九不離十卻不敢篤定,依舊以公子相稱。
直到洛陽二字出現,他心中篤定,這夥人的身份僅會有一種可能。
諸葛亮的解釋讓劉辯暗自點頭。
有道理。
然後他看向郭嘉,看看他還有什麽話說。
郭嘉表情稍稍有了變化,繼續追問:
“你一口一個臣下,怎麽,你莫非以為天子會親自為你跑一趟?我們難道就不能是天子派來的不成?”
又是上香又是招攬,他不信諸葛亮就自信自戀到這種程度。
諸葛亮挺直腰杆與他對視,不卑不亢的回道:
“陛下有必須來琅琊郡的理由。”
郭嘉皺起眉頭。
曹操嗤笑一聲。
其他人都朝他投去目光。
莫非他有什麽高見不成?
曹操察覺不對,輕咳一聲,麵不改色道:“你們繼續。”
所以曹操在笑什麽?
估計隻有他自己知道。
郭嘉眉頭越擰越緊,天子有必須來琅琊郡的理由?他侍奉天子左右,為何從未聽說過。
第一次和諸葛亮見麵,一個八九歲的孩童,居然把他繞進去了。
一直沉默的劉辯總算開了口,麵色凝重的點頭道:
“說的不錯,就算不來此,琅琊郡我回洛陽前也會親自過來。”
在劉辯說話時,諸葛亮的背又彎下去,低下腦袋。
其他人心中疑惑加深。
連郭嘉都不知道的事他們更想不通。
不過也就是幾息功夫,郭嘉緊皺的眉頭驟然舒展,他繞出來了。
原來是那,天子確實該親自去看看。
此子有點意思,坐在家中,還能眼觀天下事。
郭嘉朝劉辯作揖道:
“臣馬上安排陛下之後的行程。”
不愧是奉孝。
劉辯微微一笑,點頭應允。
程昱撓著腦袋,他覺得自己夠聰明了。
可為何站在這,總覺得自己很蠢?
程昱扭頭,瞧著了曹操一副譏笑的表情,時不時的還朝諸葛亮擠一擠挑釁的眉。
看起來,曹操比他腦子轉的快些,已經將整個大局了然。
他走近了些,小聲問道:
“曹公知道他們神神叨叨的在說什麽?能否為在下解惑。”
曹操撇嘴,“我哪知道。”
程昱:“……”
不知道擺出這種表情幹什麽。
這一邊,劉辯看向諸葛亮的目光更加火熱。
不愧是武侯,今日給他開眼了。
“如此說來,你願意跟我走了?”
諸葛亮深吸一口氣,抬起頭,“諸葛家世受國恩,亡父一生為漢臣,臣下豈敢悖逆?更何況今日還……”
他停頓了一下,望向靈堂中諸葛珪的靈位,收回視線時聲音有些發抖:
“為報陛下一香之恩,亮願效犬馬之勞。”
如果父親知道,天子會跑到他們落魄的諸葛家來為他上香,或許能含笑九泉吧。
諸葛亮身邊,幼小的諸葛均感受到兄長的情緒,跟著紅了眼,扯著兄長的衣服抹了一把鼻涕。
曹操一臉鄙夷,這次他長了個心眼,沒敢喧嘩,小聲嘟囔:“算這小崽子識相。”
剛說完下一秒,一巴掌就落在他腦袋上。
曹操扭頭索敵,就見郭嘉冷厲的看著他,低聲道:
“曹孟德,你若再口出狂言,我立馬著人將你丟出去。”
太不像話了!
他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仗著天子的恩寵肆無忌憚!
天子可以多加縱容曹操,但郭嘉身為侍中,遇到這種事必須言辭製止。
他覺得再這麽發展下去,曹操遲早無法無天。
不行,回頭必須再三向天子諫言,回去之後,讓賈詡找個借口關曹操幾天冷靜。
曹操被唬住,黑著臉哼了一聲沒說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跟郭嘉這樣有腦子的人作對,不然哪天被玩死都不知道。
還是跟張飛那樣的人在一起自在。
劉辯望著彎腰下去的諸葛亮,心跳速度逐漸加快。
收服了?
他還以為要來一次三顧茅廬。
諸葛亮繼續躬著身子說:“臣下請求,能將叔父、弟弟、還有兩個姐姐接到洛陽,臣自養之。”
劉辯抓住他胳膊。
突如其來的一幕,讓諸葛亮疑惑的望著他。
“我……不,朕,朕不缺那點錢,這樣,你給朕當太子舍人,朕準備給東宮找一批老師,你就先陪著太子一起讀書吧,至於諸葛玄,朕讓他當了少府丞,你的兩個姐姐朕會著人護送。”
太子?
劉辯有嗎?現在沒有。
不代表永遠沒有。
他提前準備東宮的事,百官會反對嗎?完全不會。
估計都眼巴巴的等著他趕緊開枝散葉呢。
天子這麽主動,甚至開始籌備起東宮事宜,百官還以為天子在為開枝散葉做準備,覺得是個好信號呢。
嗯……找完老師,他再義正言辭的站出來質疑那些老師的本事,然後讓他們教導孔明給他看看。
教導個三四年諸葛亮就能展露鋒芒,進入朝堂進一步學習經驗。
而那個時候,如果順利的話,自己或許有嗣了也說不準。
什麽?你說三四年後諸葛亮才十二歲左右,啥都幹不了?
先帝十二歲入宮繼位,鬥權臣收權柄。
劉辯相信武侯這個年齡會更厲害。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