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大漢財神爺
字數:4892 加入書籤
劉辯感觸頗深,讓人將糜竺叫入車駕內,陪同大家一起議政。
“糜卿,真有一些話,想跟你好好說說。”
“請陛下示下。”
劉辯拿來一張白紙,交到了糜竺手中。
“卿聞聞。”
“喏。”
糜竺小心翼翼的捧著,像是捧著什麽易碎品,湊近鼻子嗅了幾口,然後一臉驚咦的抬起頭。
“這白紙之上,怎還有花香?有點像桃花的味道。”
現在哪來的桃花。
劉辯哈哈一笑,說道:
“朕有一位叫韓暨的愛卿,為朕研究出一個好寶貝,不管往什麽上麵滴幾滴,芳香都能持續許久。”
士大夫好聞香,司馬懿為了讓少府賺更多的錢,於是想出個主意。
往紙漿裏加新研究出的香水!
如此一來,原本對白紙有些抵觸的士人,全麵接受了韓侯紙。
關於司馬懿為什麽會這麽上心,劉辯大概知道,對方是想幫司馬家分擔一些。
司馬家天天挖墳是因為朝廷沒錢,要是朝廷能多賺些錢,就不至於如此了。
劉辯繼續開口道:“朕主要是想告訴你,有這麽一款東西,在衣服上滴一滴,就能香上許久,卿覺得能不能賺錢?”
糜竺從震驚中回神,他不假思索的點頭,“能,能賺很多很多錢。”
“好!朕將它取名為香水,到了洛陽,卿替朕把錢賺回來。”
“喏。”
糜竺答應下來,賺錢他擅長的很,整個糜家都擅長。
正好聊到錢,郭嘉遲疑著開口道:
“陛下,臣有一事,覺得要提醒陛下一二。”
劉辯看他的樣子就知道他在想什麽。
大概是莊稼收獲了,可按照劉辯之前的旨意,朝廷不收租出去那些地的糧賦,而是要拿錢買。
這樣一來,朝廷會有一個巨大的開銷,同時各地的糧賦會銳減。
今年還好些,能印許多新錢握在手裏買糧食。
明年呢?以後呢?
“奉孝是想問買糧的事?”
“是,朝廷負擔太重,恐非長久之計。”
“嗯。”劉辯點頭,既然聊到了這,幹脆就把話都說清楚。
他沒第一時間解釋,而是笑著望向小諸葛,問道:
“孔明幾日來少有說話,朕問你,如果朕把這個難題交給你,你可有法子解決?”
眾人都麵露詫異,望向諸葛亮。
天子對此人看的未免太重了,屁大點的孩子懂什麽?
劉辯哈哈一笑,說道:“諸位豈不聞曹衝稱象之典故?”
剛說完他就意識到不對。
程昱撓了撓頭,疑惑的問:
“這曹衝是何先賢?臣愚鈍,還真未曾聽說,郭大人聽說過嗎?”
郭嘉在腦海中仔細搜索著這個名字,認真的搖頭道:
“我也未曾聽聞,姓曹?莫非是曹操的祖宗?就算不是,或許他聽說過。”
“咳咳。”
劉辯輕咳一聲,故作威儀的說道:
“沒聽說就算了,繼續說事,孔明說說怎麽辦。”
大家的注意力被拉回在事情上。
諸葛亮低頭思索,諸葛均緊張的拉著他,呼吸淩亂的不像話。
好在沒過多久,諸葛亮腦中靈光一閃,看似複雜的問題,實際上卻是在送分。
他對劉辯拱手道:
“臣下以為,陛下用糜大人,關鍵一定在糜大人身上。”
程昱嘴角抽搐,還以為這小孩有什麽高見,說了跟沒說一樣。
郭嘉盯著他看了一會兒,忽然露出驚訝之色,再望向劉辯,果不其然,見劉辯開懷大笑起來。
“沒錯,糜卿,你的任務任重而道遠,朕今日給你一句話,你若能辦到,就是我大漢的財神爺。”
糜竺麵露緊張,小心的問道:“不知是何話?”
劉辯笑意收斂,擺出一副認真的樣子,正色道:
“甭管朕印多少錢,你都要幫朕把花出去的,全賺回朝廷口袋裏。”
糜竺愕然在原地。
這哪是任重而道遠,分明是要了他老命。
劉辯眸色變得幽深,望向眾人,說道:
“朕不想瞞你們,豪強藏匿人口的事,諸位應當都清楚,朝廷收上來的賦稅,隻會一年比一年少,不會一年比一年多。”
哪怕是天下安定。
因為豪強隻會藏匿越來越多的人,哪有往外送的道理?
沒有戰亂,他們會越來越強大,他們強大了,能收上來的賦稅就更少了。
對此,劉辯有一道完美的解決辦法。
他看著陷入沉思的眾人,開始緩緩說出自己的規劃。
“糧賦隻是第一步,朕欲取消亂七八糟的賦稅,而專收商業賦稅。”
他知道大夥想問商業賦稅是什麽,先壓了壓手掌示意他們安靜,這才繼續道:
“首先,百姓要買東西吧?有糧鋪肉鋪衣鋪等等,朕要求每家商鋪上交兩成收入給朝廷,以換取朝廷的庇護和扶持。”
郭嘉當即搖頭,“成本太高,商鋪難以維持,生意怕是做不下去。”
劉辯笑道:“成本太高那就漲價啊,每件商品漲價兩成,大家賺的還是一樣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至於有沒有商人去卷價格,那就不是他該考慮的了。
商人願意犧牲自己,對他來說是好事。
這次輪到糜竺提出質疑:“陛下,臣認為,若漲價兩成,百姓可就買不起了。”
他跟百姓打交道比較多,知道百姓現在的狀況。
商鋪上交兩成,然後再漲價兩成,商鋪倒是沒什麽損失,百姓怎麽辦?
這時候一道稚嫩的聲音響起,諸葛亮勾唇笑道:
“陛下免了天下賦稅,百姓兜裏的錢不就多了,所以說其實是換了種不經意間交的方式罷了。”
糜竺後知後覺的望向劉辯。
劉辯點頭,讚歎道:“沒錯,朕還打算在幾十年後,逐步對各種工坊收兩成賦稅,對工坊下用的每一名工、奴,收個人的兩成所得,隻要是有錢流通的地方,都要交兩成。”
車廂內頓時陷入寂靜。
郭嘉掰著指頭一算,這是一筆巨大的收入,能解決朝廷的問題,但是……
他望著劉辯,怔然道:“一件衣服,若從養蠶算起,桑葉種植處朝廷收兩成賦,種植的農戶再每人收兩成所得,最後桑葉漲價來到養蠶工坊,蠶坊陛下又收兩成,奴工再每人收個人兩成,蠶絲繼續漲價往下一個地方去,又是兩成賦和幾十位長工的所得兩成……”
“最終做好的衣服進入商鋪,陛下還收兩成,而來買衣服的百姓,手裏從工坊賺來的錢,陛下又收兩成,然後買下衣服……這一件普普通通的衣服,陛下……”
這哪是免天下賦稅啊。
全都在漲成本,就拿工錢的長工倒黴。
幾十道兩成,全加在一個人頭上,這得是多少了。
大漢不得立馬進入蓬勃發展的高速期。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