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太師又瘦了
字數:4687 加入書籤
第246章 太師又瘦了
大司農府和北軍,不管交給任何人,都有讓他憂愁的地方,唯獨這兩人,光站在那,就讓人安心。
諸卿依舊沒意見。
時辰差不多了,其實很多政事等著劉辯去理,但他打算先放一放。
北方幾乎平定,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會待在洛陽,有眾多時間可以慢慢論。
所以劉辯直接宣布道:“其餘之事,諸卿寫奏疏上來吧,若有大事,明日再議,退朝吧。”
眾人行禮恭敬離開。
劉辯走在宮中的石板路上,路上向郭嘉吩咐:“宣三公九卿及尚書令荀彧、河南尹荀攸,到章德殿對奏。”
真正的大事,還得私底下議。
先與三公九卿統一方向,該提的問題提一提,再擺到崇德殿上。
不然到時候他一開口,三公站出來和他鬼扯,立馬就會帶動一大片臣子烏泱泱的站起來。
回到章德殿,劉辯端坐主位,等待一陣,外麵傳來腳步聲。
緊接著,三公領銜,九卿依次入內。
陶謙、王允、楊彪率先入場,荀彧、荀攸、徐璆等人緊隨其後。
“臣等參見陛下。”
“免禮,楊修,給諸卿賜座。”
“喏。”
楊修開始招呼。
楊彪望向自己兒子,眼裏滿是欣慰。
別人都說他兒子聰明,可他一直覺得自己這兒子叛逆,總是不學正道。
楊修頭還鐵,和楊家走了截然不同的兩條道,楊彪並未阻止,心想著對方撞了南牆就會回頭。
自己到時候給他安排一些職位,兒子究竟能不能接自己的班,延續楊家的榮耀,就看他是不是那塊料。
卻沒想到,楊修光靠自己,兜兜轉轉鍍好幾層金,如今不過十五歲,與天子同齡,卻已經在幾大重要職位走了個來回,前途無量。
眾人落席,劉辯笑著和他們客套了幾句,然後望向楊彪,笑道:
“太尉,朕打算將卿的兒子楊修放到青州去擔任州牧或刺史,兩地相隔甚遠,數年難得相見,太尉可會覺得不舍?”
十五歲的州牧?
楊彪渾身一震。
刺史州牧之類,雖俸祿不高,但職位的重要度,卻超越洛陽九成亂七八糟的官職。
哪怕再次,從州牧升上來,能往九卿上靠,歲數小些,十年左右,熬到三公不成問題。
弘農楊氏本身不弱袁氏,若是能出現一門兩公,妥妥的將人家超越了。
“國事為重,臣豈敢以私情廢之?”
“好,那就這麽辦,尚書台擬詔,讓楊修回家去準備準備,一個月後就出發吧。”
劉辯講人情,讓人家好好團聚團聚。
他不想活成薄情寡義的孤獨帝王。
接著,劉辯又講起第二件事。
給東宮找老師!
回來前他在想該怎麽忽悠大臣,現在用不著忽悠了。
皇後有喜了,他要當爹了,大漢有嗣了。
不得早點尋老師?
還得任命一大批官吏,將東宮操辦起來。
三公九卿都打起精神,不敢有半點馬虎,靜靜的聽天子接下來的陳述。
“朕幼年不幸,與太後共居深宮之中,朕不想悲劇重現。”
三公九卿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王允主動提議,“太子人選,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老臣認為,先尋覓良師,陛下還年輕,未來會有更多皇子,待眾皇子懂事,再擇品性優良之人入主東宮。”
劉辯滿意點頭:“太師此言,不僅深得朕心,還讓朕醍醐灌頂,良師不好尋覓,確實應當趁早,不可耽誤教導皇子的最佳時間。”
王允思索片刻,突然道:“陛下,其實老臣……”
他想連著皇子一起教。
雖然他已經貴為帝師,再去教導皇子有些掉價,可盡心輔佐三代帝王,教導兩代君主,日後不是佳話嗎?
況且,儲君的能力和品性,關乎到大漢的未來,將此重任交給別人,他不放心。
劉辯知道他想說什麽,輕咳一聲,趕緊打斷道:
“太師莫非是想說,這段時間你累了?”
這老登還是別來摻和了。
萬一給他教出個朱允炆可就壞菜了。
紙上談兵、不分賢良、沒有主見、自信倨傲……
當初若不是想著讓王允占著茅坑,他才不會拜此人為師。
還好他有自己的主見,如果真把王允當帝師去對待,早就被帶進溝裏,要麽自縊要麽被嘎。
“不是,老臣是想說……”
“朕看太師你瘦了許多,朕心痛。”
劉辯長歎一口氣。
王允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臉。
又瘦了?沒有吧。
最近他吃麻麻香,除了睡眠確實不咋好。
尤其是那些老臣一個個病重臥床,他感覺就像過年了一樣,晚上激動的睡不著覺。
荀彧這時候咳嗽一聲,拱手道:
“陛下,臣推舉盧植、朱儁、皇甫嵩三人為太子太傅,推舉蔡邕為太子少傅,再昭告天下,尋覓良士,擔任東宮官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知我者,荀令君也!
劉辯差點沒忍住抱住荀彧親兩口。
他就是這麽想的。
太子官又是另一個小朝廷。
除了有太子太傅和少傅外,還有三卿及九大官吏。
九大官吏與九卿幾乎差不多,有如同大司農的太子倉令,有如同光祿勳的太子庶子。
就連執金吾、衛尉、侍中、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等等,都能在太子官中找到職能幾乎一樣的官職。
劉辯打算以名士為師,再以漢末二代、三代子弟之類的人為太子官,為將來可能入主東宮的兒子,打造一批六邊形班底。
徐盛、諸葛亮他們,都可以擔此重任,以後成長了,還能一邊領太子官,一邊領朝廷的職位。
如此一來,劉辯就不相信,將來後繼之君,還能拿捏不了朝堂,還能搞出什麽動蕩。
等東宮籌備的差不多了,再以測試名士為借口,讓他們教導一下諸葛亮看看。
堂而皇之的傾全國資源教導一個外來無名無姓的小孩,別人還沒法說什麽。
這件事,暫時敲定下來。
劉辯轉而議下一件事,他的表情嚴肅許多。
接下來的才是重頭戲。
“朝廷手中,目前掌握幾十萬軍隊,來源千奇百怪,每月所需糧草極難統籌規劃,對於大司農府來說需要耗費不少心神,同時不利於太尉府的統籌工作及補充丁員。”
“朕打算,寒冬來臨戰事放緩之時,對軍隊進行整編,而且朕有一些想法,與諸卿商議。”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