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填充國庫
字數:4484 加入書籤
第252章 填充國庫
張飛豫州刺史的位置,由禦史大夫重新指派,關羽則統籌豫州軍,魏延調任徐州,皇甫嵩和於禁都不在,由他配合劉備統籌徐州軍。
劉備依舊是大都督,總督兩州軍事。
如此一來,豫州和徐州共擺下了六萬人。
原本的南路軍,加上屯田守衛軍,倒是還差了些人,可以等冀州戰事結束調過來,征兵不在考慮範圍。
詔書擬定完畢。
次日早朝,劉辯上朝,在宣讀這件事之前,封賞了一大批朝中官吏。
荀彧已經按他的意思,擬定出了名單。
多是些老臣。
老臣們以為自己徹底被邊緣化了,沒想到還有封賞的一天。
王允都被封了個爵位。
崇德殿上的氣氛活躍,劉辯當著所有人的麵宣布,他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士人們高興的合不攏嘴。
接著,就是宣布改製的事,三公九卿帶頭支持,群臣皆呼聖明。
還是那句話,隻要天子別跟先帝一樣,設一堆莫名其妙的官職和人禍亂朝綱,他們還是能接受的,更何況對他們來說,都是有好處的事。
朝政議完了,詔書經由尚書台,向全國各州郡下發,由此就生效了。
不過各地官吏收到詔書需要時間,行動同樣要時間。
此外,荀攸加快了數據統計工作,糜竺正式在人前露麵。
國府沒錢給他,但他拿到了少府五億錢的投資。
司馬懿為了改寫司馬家整天挖墳的慘狀,鉚足勁給少府賺錢,攢下了八億多錢,如今大半交了出去。
香水坊全麵鋪開,這是第一間國坊。
同時,他開始操刀各地田地租出,另外蔡邕加大印錢速度。
現在的情況是,百姓生活水平上漲,國庫卻一貧如洗。
幾乎是流多少進去,當天下午就得流出去。
糧食都在百姓們手中,朝廷是要花真金白銀去買的。
好在各州該上繳賦稅了,十月應當就能送達洛陽。
不過對於賦稅,荀攸不抱太大的希望,還是天子免糧賦的事。
等於說糧賦已經用租金的形式收過了,除了士族豪強手裏的地能收上來些東西。
荀攸更看好香水坊,自從韓暨研究出香水之後,荀彧帶頭推廣,整日往身上滴,隻要有人問他怎麽那麽香,他就拿香水往外送。
士大夫中,香水流行起來,可是數量太少,千金難買一瓶。
一旦香水坊開工,必定賣的火爆。
總得來說,朝廷目前的財政,嚴重依賴於印錢。
倒不是在透支未來,而是真的需要海量的新錢填補市場。
以前隻需要維持司隸一個州的市場運轉,現在各州郡的百姓都等著新錢租地。
已經出現商隊跑到司隸兌新錢,然後回去打著舊換新的幌子,以一比五甚至更高的價格私兌。
不是件好事。
朝廷隻得擴大造錢坊規模,同時增加用工。
糜家不愧為商界天才,提出既然印錢速度跟不上,就先將司隸百姓手裏的錢賺回來,再運到其他州郡應急的建議。
說人話,與其讓別人偷偷摸摸的當二道販子,不如朝廷自己來當。
怎麽賺?
貌似朝廷現在沒什麽商品,能在短時間內虹吸百姓手裏的財富。
韓暨的創造,多用於賺士人的錢。
糜竺自有辦法。
加息!
糜竺引用《周禮》中的“以國服為之息,以其於國服事之稅為息也。於國事受園廛之田而貸萬泉者,則期出息五百。 ”這句話。
首先,在司隸,錢莊存錢不但不收取百姓保管費,還給一定的利息,吸引百姓將錢存入錢莊。
然後再到缺錢的豫州等地,開展放貸,將來百姓可以用農作物、手工作物償還。
至於利率,西周以規定時間內,每萬錢多收五百,而漢朝朝廷的假貸製是三成到五成,糜竺打算重啟假貸製,並加以優化,就看百姓願意選擇相信偷摸的商人,還是更低的朝廷了。
他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百官都以為他瘋了。
假貸製和周禮他們好理解,可錢莊不僅不收保管費,還給利息是什麽鬼。
抵製聲不小,甚至鬧到了劉辯那去。
然而劉辯聽後,卻舉雙手雙腳讚成,放言讓糜竺大膽去幹,末了還不忘意味深長的望著士人們問道: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光朕支持沒用,諸卿願意同朕一起幹嗎?”
眾卿噎住了。
罷了,這點小事就不鬧騰了。
他們心中默默念著共治天下的話,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大不了他們見苗頭不對,再出來阻止就是。
不過依舊有人提出質疑。
“錢莊的運營需要錢糧,將新錢運到各州郡也有損耗,就算假貸製能為朝廷創造財富,抵消運營成本,可損耗誰來承擔?”
無數的錢存入錢莊,下場雨、受點潮、糟些老鼠、運輸中翻個車、船艙進個水等等等等,風險豈不是全由朝廷擔著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辯沒吭聲,他想看看糜竺能不能解釋清楚這件事。
糜竺並未讓他失望,先朝眾臣們施禮,才憨厚道:
“諸公莫非忘了,新錢隻是一張紙罷了,就是損耗了又能如何?老鼠咬壞了百張,兩日後朝廷能印出萬張,翻船沉了一船,一月後朝廷能印出十船。”
“隻要利息跑不過印錢的速度和建設速度,我們需要保管費嗎?損壞的不要了就是。”
呃。
群臣張大嘴巴,許久說不出話。
他們原本還打算把事往嚴重去說,比如萬一日後朝廷拿不出錢還給百姓怎麽辦?
現在看來,完全是他們想多了。
朝廷怎麽可能拿不出來。
似乎糜竺的計劃,真有可行性。
首先為朝廷贏得了時間,其次每借一百錢出去,規定時間後能得到一百五十錢。
然後大不了拿出七八錢給百姓當利率,剩下的都是淨賺。
見他們都閉嘴了,劉辯揮手道:
“放心大膽的去幹,給朕將國庫填充起來,另外,今年要結束了,該收明年的租金了,還有,進一步將糧食價格打下來。”
劉辯自從親政開始,就一直在著手降低糧食的價格。
百姓們紛紛誇讚他是仁君,其實對朝廷來說,有一大就在眼前的利好。
朝廷能用最少的錢,買最多的糧食,仔細算算,百姓不比交糧賦少交多少。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