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恐懼吧,顫抖吧
字數:4711 加入書籤
第262章 恐懼吧,顫抖吧
謀士們再一次集結,去往章德殿的路上,眾人都相對沉默。
荀攸遲疑的問道:“陛下怎麽個意思?”
郭嘉腳步不停,瞥了他一眼,“你看不出來?”
現在大漢哪來的什麽藩屬國,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一團糟。
拿掉賈詡司隸校尉的位置,看似是在懲罰,深層次的含義是天子準備對南匈奴動刀。
隨著大漢日後日益強盛,統籌管理藩屬國的情況增多,管理他們的任務,就落在賈詡頭上了。
“糧食……”程昱若有所思,要不回頭他偷偷教前線大軍幾招?
荀彧走在前麵帶著路,沒發表任何意見,引得眾人好奇他的態度。
剛剛在章台殿,他可是難得出來反駁天子。
“看天子的態度,似乎真要動兵,不知尚書令是何意見?”
話是程昱問的。
荀彧不假思索坦然回道:“身為人臣,我能做的就是在決策不利時諫言,指出其中缺陷,陛下若打定主意,就不該多言,而是全力為陛下謀劃未來之事,以保證王朝占優。”
郭嘉暫時停下步伐,望著他笑道:
“所以你在思考,該調哪支軍隊,以達到陛下的戰略需求?”
此刻大家已經來到章德殿門口,荀彧轉身望向他,回以微笑,“不知奉孝與我所想,是否是同一支?”
“或許吧。”
郭嘉並未多言。
賈詡一直低著頭,不知思考著什麽。
……
章德殿,劉辯一如往常,先給謀臣們賜座,然後沉著臉主動開口:“朕要胡人血債血償,將將士們接回來,過一個好年。”
至少要打到對方妥協。
雖說剛剛在章台殿群臣清一色的反對,但並沒有改變劉辯的想法。
隻要有糧食,他一定要打。
說實話,劉辯如果非要動手,誰來了都攔不住,滿朝文武無一人有實力阻攔。
他對軍隊的掌控,總不至於連堡宗都不如吧。
眾謀臣相視一眼,天子的話足以表明態度。
此戰避無可避。
在章台殿帶頭反對的荀彧,此時第一個說話,“陛下可優先考慮賈詡之計,至少能為大軍籌措出足夠的糧草,不過臣以為需要加上以下幾個條件。”
“一,嚴厲警告暗示叛軍不得傷太多百姓。二,事後的半年內,朝廷需要從其他州郡,為冀州徐徐供給糧草,保證冀州不會一蹶不振和餓死人,否則本末倒置。三,後續需對冀州士族進行妥善安撫。”
劉辯當場點頭,表態道:
“朝廷正是用人之際,田豐沮授等人皆有大才,朕會重用,並且許以士族足夠的補償。”
荀彧放心了,天子並未被憤怒衝昏頭腦。
既然糧草之事解決,那麽就該關注調哪支軍隊撤下被打殘的北路軍了。
幾大謀臣不約而同的提到同一人。
劉備。
給出的理由很簡單。
劉備的人馬很快就能改編完成,他的人馬足夠,而且將領大多聽話,就是換個番號的事。
徐、豫地區擺下了足足二十個營,共計六萬人。
其中有邊防第一、第二軍三萬人,徐州軍、豫州軍三萬人。
這些人遲早都是要調走的,無法長期待在徐州及豫州。
比如豫州軍,其中大半是荊州兵,成天舉著徐州軍大旗以徐州兵自稱,不太合適。
再者,劉備休整得當,適合輪換上陣,擔當並州方向主力。
豫、徐州防務,可由皇甫嵩抽調出六萬人回來。
正好以此為借口,減緩冀州攻勢,不至於讓冀州豪強士族疑心重重。
還能提前布局大方向的戰略。
皇甫嵩撤回來的六萬人可以進行新一輪的改編,且劉備的人,將來不管是伐涼還是進攻蜀地,都可擔當主力。
至於邊防第一、第二軍,順勢就能擺在胡、羌大門前,承擔起邊防重任。
劉辯同樣是這麽想的,當場決議。
“起詔,朝廷麵臨外敵,令皇甫嵩減緩攻勢,在二十萬人馬中,挑選六萬人南下,回拱豫、徐防線。”
“賈卿擬密信告知皇甫嵩,朕要糧食。”
“尚書台詔冀州各士族、各郡縣,各舉孝廉賢士進入洛陽,朕有重用。”
“封第一軍黃忠為討虜將軍,第二軍張飛為征虜將軍。”
“著劉備統籌邊防第一、第二軍、豫州軍、徐州軍,準備與皇甫嵩交接防務,拔營至河內待命,限期二十日。”
“另外……”
劉辯目光驟然變得陰冷,望向賈詡,“告訴南胡人,看在數百年臣屬的份上,將左賢王交出來由我大漢處死,偽單於來洛陽謝罪!否則,劉備會率領朕的二十萬大軍,讓他們吃吃苦頭!”
“喏!”賈詡重重應下。
終於卸去司隸校尉的重擔了。
終於不用割小揪揪和找墳了。
這操蛋的位置,對別人來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對他來說簡直寒芒在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曹操在時司隸校尉部重拳出擊,牢裏關都關不下。
到他在任後,一個月都難抓一人。
抓大臣這種活,太得罪人了。
去搞敵國,聽起來不錯。
往死裏玩也沒事,不服就打唄,可以隨意作死。
賈詡興致衝衝,他要盡快收拾,陪劉備去玩一玩胡人。
他要看著南匈奴的偽單於,被他玩弄到顫抖的睜著恐懼的雙眼跪在他麵前。
這不比割小揪揪有意思和有成就感?
劉辯繼續道:“其他細節,你們商議吧。”
“臣等遵旨。”
眾謀臣起身,準備告辭。
劉辯思考片刻,補充道:“王虎的遺書可昭告天下,表其英勇,追封亭侯,可繼承三代,並州戰況,適時向外公告。”
士人他好拿捏,強硬的要求打個仗而已,人家不至於把桌子掀了。
但得防止有心人在民間搞事,百姓容易成了工具。
告訴百姓實情,就很難出現這種事。
劉辯完全可以相信,比起高高在上的士人,百姓的同情心更飽滿,尤其是在那句漢民子弟兵的前提下。
其次,像王虎、徐榮這樣捐軀的人,應該被牢記,張遼、趙雲那樣的猛將,要推廣傳唱功績。
眾謀臣離開後,很快有了動作。
大臣們反應不小,一起進入南宮,找到南宮中的三公府,簇擁著王允、楊彪、陶謙三人往北宮而去。
他們毫不意外的遭到羽林軍阻攔,士人們把天子那句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掛在嘴邊,想要推搡著進去。
劉辯聽說以後,冷哼一聲,不留情麵的吩咐鮑信:“讓他們滾回家裏待著,有什麽事早朝再說,朕沒空陪他們胡鬧。”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