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深夜入宮
字數:5097 加入書籤
第264章 深夜入宮
果然駭人聽聞。
光聽華佗說,眾人就不禁打了個寒顫,菊花一緊。
該張仲景拿主意了。
挖人血肉來治病,要是沒治好,消息走漏傳了出去,他們這群太醫的名聲可就臭了。
不管是士人還是百姓,都得用唾沫星子把他們淹死。
再加上徐榮還是功勳,有著傳奇的戰績,他們麵臨的唾罵聲會更重。
但,不救必死。
張仲景深吸一口氣,用力說:“救!身外之名罷了,哪怕換得一線生機也好。”
華佗此人他打聽過。
別的郎中不敢治,且斷言活不過當晚的重病,他都敢收容。
不僅敢治,而且正如他自己所說,八成的人都能奇跡般的活下來。
使得華佗的名聲越來越響,莫說縣令太守了,就是諸侯也對他禮遇有加。
或許真有奇跡呢?
……
一道道詔令加急送出司隸。
同時,尚書台向天下公布了並州之戰的戰況。
王虎的遺書經過抄錄,單獨張貼在旁邊。
百姓大多不識字,往往有識字的長者替他們讀告示的內容。
百姓們知道,朝廷一旦貼出告示來,必定不是小事,且大多都是好事。
市井之人奔走相告,馬上就圍滿了人。
並州大捷的消息念完,百姓們開始歡呼。
今年最大的好消息莫過於此。
邊疆戰事平定了,負擔就輕了,而且不用擔心胡人隨時南下。
前幾年就經常發生這種事,從上黨來的胡人,跑到他們司隸一搶就是一個縣,經常遍地屍骸。
然後長者念諸位將軍的戰績。
有喜有悲,喜的是張遼、趙雲、呂布等人的威名。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段時間,說書人會集中講他們的故事。
順應流量嘛。
悲的是那些回不了的人,還有那些自刎在七星山上的狼騎漢子。
有人潸然淚下。
最後,來到最特殊的那封公告。
這是一份家書。
寒刃卷缺七回,箭鏃入骨不察。
縱化荒丘骨,不教卿看白頭。
若見陰山沙礫硌馬蹄,那是為父脊梁猶立處。
沉痛的情緒在百姓中蔓延,他們代入了進去。
老者、婦人抹眼淚,連年的戰亂,誰敢說自家沒死個親人?
更有甚者,家裏數個兒子都死絕了。
比起其他內容,一封遺書,直擊他們的心靈。
在場有很多男人都紅了眼眶,不過比起哭,他們更願意的是付出行動。
有人舉著拳頭高喊:“胡人辱我大漢太甚,我要參軍!”
隨著聲音,此起彼伏的喊聲接連響起。
由點連成線,再由線連成麵。
一座座郡縣被呼喊聲淹沒。
甚至有人喊出不要糧餉,誌願參加漢軍的口號。
這片土地的人兒啊……
隻要稍微善待他們,他們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民族。
呼聲太響,以至於驚動了尚書台。
荀彧一看各地呈送上來的奏疏,深知此事不小,於是進一步往上送。
深夜三公九卿和他直接找到劉辯。
劉辯披著件禦寒的衣物,看著奏疏也很吃驚。
他的本意是怕有人在外散布他好大喜功之類的謠言,所以讓百姓了解了解並州是個什麽情況。
卻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
僅是粗略估計,司隸各郡縣得有五六十萬人拿著鋤頭,高喊著要上戰場。
比黃巾的號召力還恐怖。
繼續發展出去,全州的男人怕是都要參與進來了。
除了吃驚外,劉辯還很欣慰。
他很早的時候就種下了一枚種子。
什麽時候發芽的呢?
是親耕的時候?是夯實漢民子弟兵概念的時候?是自己說出那句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將至高舉起時?
劉辯不知道,他唯一知道的是,如今種子已經長成大樹。
“陛下!”
楊彪打斷他的沉思,嚴肅道:“此事非同小可,需要盡快安民,五六十萬人若是衝擊洛陽,不亞於黃巾之禍。”
九卿們接連附和,甚至有人心驚膽戰道:
“應該盡快勒令各郡,務必平息民願,且要保證百姓不離開住地。”
還有人進一步拱手道:“陛下,如今需要擬旨,著北軍嚴加防務,保洛陽無恙。”
劉辯低頭放下奏疏,一雙眼睛藏在陰影裏,再次抬起頭時,眼眸幽深的嚇人。
原本還在勸誡的兩人,下意識的咽了口唾沫。
劉辯望著他們,問道:
“你們怕了?”
呃。
兩人語塞,不知該如何作答。
這兩人分別是太仆和太常,一個是老者,另一名人過中年。
“陛下?”
他們沒搞懂劉辯的意思。
劉辯揮手道:“怕了就回家養老去吧,朕從少府拿錢在你們老家買棟宅子,奉孝去辦。”
兩人渾身一抖。
短暫遲疑後,他們苦澀的摘下帽子放在地上,跪地謝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後頹然的離開。
其他人默默看著沒有說話。
一句話,免了九卿中的兩人,別人還不敢說什麽。
這就是劉辯現在的威望,他隻是不想,想的話能毫不猶豫的送兩人去見閻王。
群臣一窩蜂的聚在一塊劉辯都不給麵子,一個掌車駕,一個管宗廟及博士選拔的官,還不是隨手拿捏了。
劉辯沉聲道:
“擬旨,遣人護送他們回家好生養老,省得有人說朕霸道,另外,著蔡邕擔任太常。”
言外之意,事到此為止,別在私底下瞎吵吵。
至於提拔蔡邕為九卿,是因為確實挺合適。
不管是掌宗廟禮儀還是博士選拔,都是蔡邕長項。
“遵旨。”
荀彧當即答應。
接著,劉辯認真起來,還是民願的事。
他擔憂的地方在於幾十萬百姓鬧騰,萬一傷著百姓自己怎麽辦?萬一被有心人利用呢?
還有,朝廷確實該管,不然他們扛著鋤頭往並州跑可就壞事了。
有對策嗎?有。
“再貼公告昭告天下,朕會調六萬漢軍回援並州,擬詔司隸各地官府安撫百姓歸家,要是發生踩踏事故,亦或者百姓因為此時有傷亡,當地官吏等著進大牢吧。”
“另外,告知司隸百姓國庫空虛,朕向百姓借糧為軍糧,一年後朕用等價的新錢、糧食等償還,最後,告訴百姓,在後方建設也是在為大漢出力。”
荀彧一一記下。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