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太子儲君

字數:5533   加入書籤

A+A-


    第275章 太子儲君
    郭嘉見劉辯遲疑,順勢提醒道:
    “陛下,十億嫁妝啊,能養活十萬精銳漢軍。”
    披甲的那種。
    劉辯猶豫著說:“也太多了吧。”
    他說的是掖庭的女子。
    還有八個?
    他怕到最後自己連名字都記不住。
    郭嘉又道:“十億錢能打造十四萬套盔甲,或一百一十五萬柄軍刀,或十一萬套馬甲,或五十六萬件錦袍,或三四萬匹戰馬,或五百多萬石糧食,夠近五十萬人吃一年,陛下忍心這筆錢進入別人的口袋嗎?”
    劉辯瞥了他一眼,哼道:
    “都是朕的。”
    為了十個億,忍了。
    隻不過,劉辯又迅速補充道:
    “除了糜貞,剩下的人讓她們哪來的回哪去吧,或者寫奏疏給內務府,讓皇後看看給別人賜婚吧,朕聽說荀令君還單著。”
    人太多了,他真顧不過來。
    劉辯不給郭嘉反駁的機會就把他踹走了。
    前殿安靜下來,該到哪去睡覺成了大問題。
    回自己的寢宮?伏壽就躺在他被窩裏。
    他今晚想睡個好覺。
    長公主教出的女兒為何那麽反差。
    劉辯不懂,他決定到唐皇後那去睡覺。
    沒想到皇的殿中燈火通明。
    劉辯噓聲示意宮女們別出聲,走進殿內,發現唐皇後正挑燈做著刺繡。
    她還挺著大肚子呢。
    似乎是心有所感,唐皇後疑惑的抬頭朝門口看去,見到劉辯,她一緊張,針紮破了手。
    “嘶!”
    唐皇後倒吸一口涼氣,慌亂處理手指的時候,劉辯已經幾步來到她麵前,抓住她的手,按壓住針眼。
    “大晚上的不睡覺,怎麽又繡上了?”
    劉辯責備道,目光落到桌麵上。
    一麵雪白的毛皮,被她往毛茸茸的披風上繡著,看著就很暖和。
    “陛下……”
    唐皇後扶著腰,起身有些不便。
    劉辯上前攙扶,不滿的說:“你看你,天天折騰,坐的好好的又要站起來?”
    唐皇後睜著水霧霧的眼睛接受嗬斥,之後拿起那件披風,踮起些腳往他身上披,淺笑解釋道:
    “太師獻進宮裏的雪山狐皮,摸著就特別舒服暖和,陛下試試合不合身。”
    劉辯趕緊配合著彎下腿,披上披風,往身上一裹,渾身暖洋洋的。
    尤其是脖子那一圈,再也不怕漏風。
    高興之餘,劉辮歎氣道:“皇後的手真巧,不過這些事朕跟你說過無數遍,交給下麵的人去做就是。”
    “陛下喜歡就好,不礙事的,妾身閑在宮裏也不知道該做什麽,不過還沒繡完呢,陛下脫下來吧。”
    劉辯照做,唐皇後將其疊好放著,又好奇的問:“陛下怎麽到妾身這來了?”
    這事吧不好解釋。
    劉辯蹬掉鞋子,“上床躺著再說,今日累死朕了。”
    他不忘過來攙扶著唐皇後往床邊而去。
    唐皇後心裏甜蜜,同時提醒說:“陛下不應該來的,妾有孕在身,太後要是知道了……”
    “哪那麽多規矩,誰敢亂嚼朕的舌根,再說了朕睡覺很老實。”
    唐皇後拗不過,隻得答應。
    殿內熄了燈。
    因為身孕的緣故,她隻能側著睡。
    劉辯從背後環抱住她,輕柔的摸著她的肚子,問道:“太醫有沒有說何日臨蓐?”
    唐皇後閉著眼睛,腦袋往他懷裏湊,心安的很,回道:
    “正月前後吧,太醫建議再過一兩個月,暫時移居到椒房去。”
    快當爹了。
    劉辯這才想起來,好像還沒給快出世的兒子取名字。
    唐皇後似乎是心有靈犀,正好說起了這件事。
    “宗正府、太師府、大鴻臚都擬了些名字送上來。”
    “哦?有哪些?”
    “瑜、景、旭、翊、昭、澈……妾覺得都不錯。”
    “劉瑜、劉景、劉旭、劉翊……”
    劉辯念叨了一下這些名字,心裏腹誹。
    怎麽感覺都比自己名字要好聽。
    他晃了晃腦袋,拋開雜念後,笑道:
    “可不能覺得都不錯,要好好思考,朕有空找九卿們商議一番,畢竟是未來的太子儲君,不能馬虎。”
    他明顯感覺到懷裏的人一顫。
    太子的事,劉辯考慮了很久。
    為了朝堂穩固,早早定下來的好。
    哪怕生出個阿鬥他都認了,自己把江山打結實,留下一個堅實的基本盤,幾代人都霍霍不完,再往後的事,他考慮不了那麽長遠。
    當然,之前打定主意的過程,唐皇後是其中巨大的加分項。
    她足夠賢良,將後宮打理的井井有條。
    未來天子執政,皇後執掌後宮,太子坐鎮東宮,還有哪個宵小敢出來冒頭?
    露頭就秒。
    唐皇後幽幽的歎了口氣。
    百官取名、天子定儲,都是好事。
    可是她卻高興不起來。
    反而覺得壓力山大。
    唐皇後摸著自己的肚子,被劉辯溫暖的大手覆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在心裏道:“寶貝,爭口氣,千萬別是公主。”
    ……
    夜慢慢深了。
    荀彧回家以後,奮筆疾書,連寫了十幾道奏疏。
    西園之類的地方,可不能重啟。
    ……
    次日早上。
    唐皇後還在睡夢中,劉辯悄悄起身,在宮女的服侍下換上袞服,走出宮門,虎賁軍開道,迎著他往崇德殿而去。
    這條道劉辯已經走熟悉,駕輕就熟的步入大殿,往下方一看,百官等候多時。
    他朝龍椅而去,轉身,揮袖,落座,一氣嗬成。
    殿中響起百官的呼喊聲。
    “臣等參見天子,天子萬年,大漢萬年。”
    “免禮。”
    縟節結束,劉辯直奔主題,沉聲喝道:
    “南匈奴狗膽包天,劉備六萬大軍既已到齊,應當立刻興師討伐胡人。”
    殿中鴉雀無聲。
    劉辯不給他們諫言的機會,站起身。
    “大司農!”
    “老臣在。”
    盧植走出來。
    “撥給劉備三個月糧草,征調民夫運送,給予工錢,務必保證並州用糧,此外,提前配給木炭等禦寒物資。”
    “老臣遵旨。”
    “尚書令!”
    “臣在。”
    “擬詔,左將軍劉備統籌全軍,徐庶為隨軍軍師,孫乾為主簿,杜襲、趙儼、陳群,分別為監軍、長史、司馬。”
    “張飛領邊防第二軍為先鋒,關羽領豫州軍為左翼,黃忠領邊防第一軍為右翼,劉備領徐州軍為中軍,魏延協助統領中軍。”
    “舒仲應為糧秣官,總督朝廷與劉備軍的糧草。”
    荀彧應聲:“臣遵旨!”
    劉辯目光落在楊彪身上,開口道:
    “太尉。”
    “臣在!”
    楊彪立刻起身。
    “曹仁五萬人馬進行改編,待冀州戰事平定,務必改編完成,其中,徐晃為兗州都督,改編統轄兗州軍一萬五千人,於禁為青州都督,改編統籌青州軍。”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