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大軍就位
字數:4469 加入書籤
再好的盛世局麵,若無嗣繼承大統,一眾老臣會比天子更憂心忡忡。
恨不得天天上書。
當今天子身強體壯,既無疾病纏身,又宏圖偉誌,若再加上子嗣興旺,哪個不怕死的敢來找事。
至少劉辯活著的時候,哪怕天下矛盾惡化到幾近崩潰,也沒人敢冒頭。
劉辯來到主位坐下,招呼大家一同落座,其他事都被他先推到了一邊,高興的望著眾卿,道:
“諸卿暢所欲言,給朕的皇兒提個名字吧。”
宗正劉虞早有準備,取出宗族世譜,隨時準備登記入冊。
太師王允率先表態:“陛下,老臣認為昭字為佳,應昭明星,昭明者,五星之精,見則天下易政,合昭陽殿,乃光武帝龍興之處,拆字為日召,可解天日召還漢鼎,另外,春秋潛潭巴曰:日者,人君之象。”
劉辯暗暗點頭,之前收到了各府的提名,太師府建議的名字便是昭,聽著還可以。
接著他又看向皇甫嵩,問道:
“大將軍可有提議?”
皇甫嵩撫摸著胡須思考一陣,突然拱手:“老臣認為,宸字為宜。”
“何解?”
“春秋元命苞曰:北辰居所,天子正位。加之近期北極星亮度驟增,正應此字,乃是祥瑞。”
皇甫嵩的話說到了劉辯心坎裏,不管是與祥瑞掛鉤,還是對他將來立嫡長子為儲君,都正中下懷。
不過既是集思廣益,就得多聽聽大家的意見。
下一人輪到太尉楊彪,楊彪躬身道:
“臣以為,珩字尚可,珩為禮玉之首,喻為禮樂複興之樞紐,大珩,天子之佩也,以節行止。”
“劉珩……”劉辯再次點頭,又望向蔡邕。
蔡邕這個大儒嶽丈,讓他滿懷期待。
“陛下,老臣認為,韶字可行,光和元年,史官記載洛陽有鳳鳥現世,此外,韶承堯舜之音,彰盛世重臨。”
蔡邕還不過癮,又取了一個:“霄字也極好,日月燭霄,漢德昭昭……”
“……”
眾臣各抒己見,提出了一連串的名字。
都下意識的將滿滿作為儲君看待。
隻要腦子沒坑的人都會這麽看。
劉辯是天子,唐姬是皇後,滿滿既是嫡子,又是漢嫡長子。
不需要劉辯說什麽,大臣自動將其視為太子。
甚至可以說哪怕劉辯不願意,都會有一堆人上奏疏,希望他三思而後行。
劉辯將每個名字都念叨了一遍,最後有了決議。
“尚書·益稷曰:簫韶九成,鳳皇來儀,朕決定,取名為韶,即日擬詔,昭告世人,朕大赦天下,朕有嗣了,嫡長子為劉韶。”
眾臣一同起身,拜道:“陛下聖明!”
劉虞在宗族世譜中寫下劉韶之名。
入了族譜,劉韶的身份就是板上釘釘。
……
天子有嗣的消息,傳出宮,百官喝彩,百姓歡呼。
比過年還要熱鬧。
原本還有一些大臣懷有小心思,想著能不能往蔡邕身邊靠,要是能推蔡邕當上國丈,未來他們就是新外戚的鐵杆。
現在嫡長子出生,再沒人有這方麵的小心思。
唐皇後加劉韶的雙重綁定,不管是廢後還是廢長立幼,都是小概率事件。
除非二者中有一早夭,或者實在幹了觸怒龍顏的大事。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天子自己玩脫了。
但天子似乎在任何事上都有超前眼光,不太可能會出現這種事。
同時,宮內有著不小的變化,籌備了一批最好的宮女小黃門去伺候滿滿,還找了奶娘。
保宮籌備就緒,昭寧二年二月中旬,劉韶滿月後,搬入保宮嗬護。
唐皇後在隨後遷回章德殿安養。
此外,劉辯宣布新一年的春耕和耕籍禮,各州郡響應籌備的同時,雪化的差不多了,萬物複蘇。
與生機一同而來的,還有兵戈。
時間的推移,讓洛陽百姓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北方各州的軍隊,快馬加鞭的穿越司隸。
年前在整編的各營,幾乎全部整編完成,全速朝著長安趕。
各式各樣的旗幟讓有幸得見的百姓都花了眼。
除了民生在發展外,軍事上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樣讓人震驚。
司州軍上萬人在訓練,北軍除了抽調一個營走以外,駐紮著沒動,南軍在恢複元氣,備倭兵在組織著下地幫百姓耕種。
可就在司隸圍著這麽多軍隊的情況下,依舊能抽調出百營兵馬,如何不讓人驚奇。
曹操,漢征西將軍,他抵達長安已有數日。
每天都會有數道稟告,哪哪個營又就位了。
這幾天他忙得連吃飯時間都沒剩下多少,布置後勤、發放刀甲、會見將領、清點人數……一大堆麻煩事在等著他。
大部分的事由下麵的人幹,但最後的結果會匯聚到他的桌案上,交由他來整理批複,最後再交給傳令兵,向洛陽轉送。
統領一支龐大的軍隊不是易事,曹操第一次率領三十萬人,但展現了超強的統領天賦,將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曹操腰挎龍雀刀,頗有大將風範,與帳中眾將聚在一起議事。
外麵傳來腳步聲,來人單膝跪地,稟告道:
“報!青州軍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營、軍直屬支援營就位!”
“好!”
聞聽此消息,曹操高興的站起。
青州軍跑的最慢,一是因為大道盡毀,二是將領調動頻繁。
原都督臧霸去領騎兵去了,一開始沒料到青州軍也會受到調令。
受到皇甫嵩命令後,太史慈緊急成為暫理都督,緊趕去將軍隊帶了過來。
軍隊就位,萬事皆備。
現在該考慮走哪條道出關了。
陳宮,原徐州牧,被朝廷調了回來,擔任左軍師。
他言:“有三條道可直入涼州,其一,走涇水,先入安定郡,安定郡廣袤,黃河支流較多,渡河較多,以亂七八糟的叛軍占據城池為主。”
“其二,西出隴關,可延大道行軍,隨處皆可紮營,缺陷是大軍取水較為困難,關外荒涼,百裏無人煙,但出關後五日疾行,便可抵達冀縣。”
“其三,由南出故道,達武都郡,由此建立糧草大營,延河一路向西,直抵河關,此為袁、羌軍隊交戰未勝之地。”
陳宮介紹完,便把問題甩給曹操。
曹操看了眼地圖,想起天子的囑咐,便道:“當疾行五日,抵達冀縣,與袁本初會師。”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