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滇那的處理
字數:3885 加入書籤
目前一切都有有條不紊的推進,能引起三公九卿一同重視的,唯有前線戰事了。
皇甫嵩點頭,臉上帶著笑容,說:
“涼州一切進展順利,袁紹曹操通力合作,從目前的局勢來判斷,短則一月,多則三月,涼州再無戰事,待善後事處理完畢,預計九月份朝廷能派出刺史州牧等官吏進駐,十月大軍能盡數撤回關中。”
難以想象的順利,三十萬漢軍扔進去就是降維打擊。
“好!”
涼州戰事平定,他就可以全身心的收拾南方。
別人再怎麽誇自己是聖君,可仍然有三州不在朝廷管控範疇,如此大的心病不能不除。
劉備此時起身,拱手道:“陛下,荊州劉景升傳來消息,荊州一切順利,斬殺士紳八百餘人,數十家表示,願意拿出錢糧贈予朝廷。”
荊州跪的倒快。
若是荊州豪強都一條心,短時間拉出一支超十萬人的大軍不是問題。
劉備繼續補充:“蔡氏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處處散播朝廷天師洶湧,弄得全州人心惶惶,各家族無一敢反抗朝廷。”
“蔡氏……”劉辯高興之餘,沉吟起來。
不是啥好東西,但是吧,既然發揮了作用,該賞的賞賞。
當即擺手道:“荀令君擬詔,賞一賞荊州一眾功臣。”
荀彧起身,“臣遵旨。”
劉辯很少寫東西,毛筆用不慣,寫的字較為奔放,平日最多就是寫個準。
以前還有蔡琰手把手教他,不失為一個樂趣,可現在蔡琰搬走養胎去了,凡是跟寫字相關的事,幹脆都丟給荀彧了。
吩咐完,劉辯笑道:“今日倒是祥瑞日,雙喜臨門。”
眾臣相視一眼,臉上笑容加深,劉辯疑惑道:
“莫非還有其他喜訊?”
皇甫嵩笑著起身,躬身遞上一封書信,“陛下,曹操生擒先零羌首領滇那,滇那此人在羌族深耕幾十年,深得羌心,有他在手,羌地安穩指日可待。”
“哦?”
劉辯接過書信查看,內容正如皇甫嵩所說。
這是袁紹的信,其中有些內容讓他忍不住蹙眉。
皇甫嵩以為天子在擔心可行性,於是說出自己的見解:
“老臣與滇那早有交手,對此人還算了解,他早已將生死及一切置之度外,羌人對其信服,這一點從以前的戰事就能看出。”
“每次將他打到隻剩一騎消失,短短幾月,他總能率著幾千羌人卷土重來,此人極為棘手,卻有軟肋,他想為羌人打出個太平天下,若朝廷以此為脅,滇那必將就範。”
劉辯緩緩搖頭,將書信當眾焚毀。
皇甫嵩摸不著頭腦:“這……”
劉辯沉聲道:“此計不妥,朝廷絕不能做此卑劣之事。”
袁紹的計劃很複雜,一套接一套,但總結起來很簡單。
脅迫滇那,毀其名聲,使羌人心中信仰崩塌,流言蜚語讓滇那在羌人遭百世罵名,同時塑造大漢偉光正人設,在羌地廣施仁政,攬羌心,便於掌控。
羌人沒了脊梁,可以預見兩三百年都不會早有動亂。
以上計劃,不怕滇那不配合。
劉辯不想在羌地屠殺,這種手段是最優解。
但理性來說,和焚書坑儒沒有區別。
曆史不會因為故意引導輿論就改變,今日你能堵住知情人的嘴,幾百年後照樣會真相大白。
今日在章德殿上這麽多人,未來實施起來還需要更多人去運轉,總不能在事後將知情者全宰了吧。
若真有一天,羌成為大漢的民族之一,當他們回顧這段曆史,知道了真相,又會如何想?
那時的大漢又該如何自處?
其次,從感性的角度,滇那此人令劉辯都心生敬佩。
雖說結果不盡人意,過程更是讓羌人損失慘重,但他距離成功僅有一步之遙。
若是按照原曆史發展,滇那成功了,他所做的一切,讓羌人有了家底,甚至在不久的將來成了中原的主人。
一個被欺壓百年,幾近崩潰的種族,有這麽一個逆天改命的首領,是何其幸運之事。
羌人應該記住,他們曾經有這樣的一位英雄,努力到最後的結果雖不是入主中原,但讓羌族有了生存之地。
甚至改變以往的一切,可以和漢人一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養家、糊口、娶妻、生子。
劉辯與眾臣們不同,他知道古羌族早已消散在曆史的長河中,分化出眾多民族,與漢緊緊的聯合在一起,水乳交融,你我不分,稱為同胞。
如此壯舉,或許隻會發生在這片土地上。
所以此刻劉辯有自己的想法。
他想到在後世,這片土地還有一句話,異於其他國度。
當其他國度忙著眼前的利益,忙著為自己收攏票數而不顧其他人死活時,這裏的人卻頂著百姓罵名和不解,說出一句: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
不能將麻煩留給後世,劉辯寧願多花些時間和精力。
哪怕此生隻能看到一個雛形,哪怕過程中伴隨著不斷的惡名,說自己人都吃不飽,還拿糧食給別人。
殊不知,一點糧食解決西域持續上百年的動亂,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劉辯想通一切,表情出奇的嚴肅,道:“此事朕有自己的決議,朕有旨。”
三公九卿齊齊起身聽旨。
劉辯繼續道:“待滇那入關,大鴻臚組織以禮相待,朕會召見他。此外,著司隸校尉,廷尉,對滇那審理,過程中不得用刑,若罪至株連,不得牽連他人,刑前上奏,朕親自批複,死後著棺槨就地厚葬,首級送往羌地,要求羌人按羌禮操辦,死後禁止有人生謠,其一生大小功過,依據現實入史,羌漢各一份,不得隨意杜撰。”
“另外……”劉辯頓了頓,“追一封聖旨送往涼州,以昭寧二年十月起始,羌地逐步推行漢律,漢羌犯事,理應同罪。涼州盛產藥材、礦石、鐵甲、戰馬,所需用工,應一視同仁,到日付給工錢,不得脅迫。”
“漢羌百年動亂喪生之人,準予撥款下葬,不追究普通百姓功過,主要將領由司隸校尉、廷尉遣人查辦,死罪不得行斬刑以外刑罰,目前所駐涼州漢軍,逐步放開兵源條件,對繼續投身軍中的羌兵接納,調集屯田軍前去開墾,組建涼州備倭兵、州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