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奉迎天子
字數:4832 加入書籤
自從天子病倒,何太後就徹底厭惡上朝堂的大臣。
她侍奉先帝時,就常聽先帝長籲短歎。
受先帝影響她不喜歡官吏。
連自己的親哥何進都處處防備。
坐到那個位置上,何太後明白有多累。
所收到的一切消息都是粉飾過的,甚至從頭到尾都是假話。
同一件事,朝廷眾臣的意見各不相同。
同樣的一個人,上次明明能提出賢策,這一次提出的意見卻容易將人拉入水溝。
在亂七八糟的言論和誆騙下,何太後走上一條錯路。
她能想象到皇帝的艱辛。
現在不怕了。
何太後見識到了皇帝的眼光,一群才華橫溢,懷揣著興複漢室理念的才子,聚集在了一起。
就讓自己替辯兒掃清最後的障礙。
何太後的腳步走的很堅定。
芳林園的眾臣看著何太後消失,同時彎腰:“恭送太後。”
宴席結束了,荀彧等人離開,皆未發一言,直到走出芳林園,各自向侍從下達命令。
“回府,今夜閉門閉窗,不見任何人。”
何太後向他們透露一個消息。
天子好了,還提醒他們明日就可以去見天子。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大概能猜到其中深意。
……
殘陽落了山,夜幕在悄然降臨。
涼爽的秋風帶走白日燥熱,卻帶不走空氣中的肅殺。
這個天晝夜溫差不小,能在街頭奔走的達官顯貴,都添了件披肩。
王允府上聚集了一些忠臣義士。
賊曹掾、兵曹掾、門令史、閣下令史、三屬郎中郎、侍郎、郎中、騎都尉、常侍謁者、給侍、太史丞、南宮衛令、大行令、導官令、吏曹尚書、民曹尚書……
多達五十餘人!
這群人並非士人清流。
王允平日與士人胡鬧在一起,他突然與士人決裂,誰能想到暗地中能聚集出這麽龐大的一夥人。
大家齊聚在太師府,嗚咽聲時常響起。
首座的王允也抹起老淚,哀聲道:
“天子為救民而遭難,天下無不悲戚。今太後攝政,圈禁天子,我等忠臣卻不能為君分憂,嗚呼痛哉。”
“嗚嗚嗚。”
官吏們或掩麵或趴在桌子上痛哭。
王允繼續:“太後圈禁親子,若先帝知曉,九泉之下何以瞑目?危難之局,渤海王協拒不就藩,若動搖國本,我等世受國恩,將來如何去見大漢曆代先君?”
絕望的情緒在場中蔓延。
這時腳步聲響起,一名下人匆匆而來,來到王允麵前,恭敬的遞上一封書信。
王允拭去老淚,拆開書信一看,頓時大喜。
探子報北軍各營在集合!
大夥都在觀察王允呢,見他如此高興,三三兩兩詢問出聲:
“太師,莫非有什麽值得高興之事?”
王允收起信件,神色突然變得凶狠,起身道:
“諸位不要擔心,大漢還有賢明的天子,後繼有少主韶。如今之計,唯有鋌而走險,強迫渤海王就藩,勤王保駕,奉迎皇帝,以拒太後。”
原本還在哭的人,哭聲戛然而止,現場鴉雀無聲。
跟造反幾乎沒區別了。
不過現在已經沒得選,莫非真要等到太後一封廢帝詔書下達嗎?
到那時一切都已經晚了。
能來到這裏的人,都已經做好掉腦袋的準備。
他們可不是隻顧著自家利益,天天上躥下跳的腐儒。
而且看王允的樣子,好像有什麽機會送上門。
眾人起身抱拳:“請太師吩咐!”
王允老眼中滿是欣慰。
什麽士人領袖,他才不稀罕。
他知道自己是被士人推著走嗎?
當然知道。
總要有人來幹這件事,給士人一個發泄點,讓他們聚在一團。
士人聚在一團,搞什麽事會商量著來。
比如趙家要搞事,平日裏隨便就搞了,但在一起時要考慮會不會影響別家士族的利益。
不過聚集起的士人一旦達成統一口風,破壞力十分驚人。
所以王允自己主動鑽進去,能勸則勸之,不能勸就雷聲大雨點小拉著士人鬧一鬧。
天子一看士人們表達不滿了,且又沒造成什麽實質性的破壞,隨手就讓步打發了。
士人們覺得受到重視,又有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承諾,做事不說鉚足勁,但至少肯賣點力氣。
皆大歡喜。
王允知道,天下人都在笑話自己。
有人笑他沾胡子眉毛,有人笑他遇事就暈,還有人笑他在朝堂上見風使舵,沒有立場,時刻搖擺。
他都不在乎。
王允胸膛劇烈起伏,平複完心情,王允看著在場眾人,說出自己的計劃:
“諸位,老夫有三百帶甲府兵,你們各自身居要職,將能帶來的人都帶出來,聚集出千人,帶著稻草衝入北宮……”
第一部分計劃,一邊點稻草一邊營造出造反的聲勢,吸引全城注意。
“切勿燒毀宮殿,此外劉備無論老夫如何勸誡都無動於衷,務必將他的注意吸引過去。”
“大行令、南宮衛令、兵曹掾何在?”
三人出列。
王允吩咐道:“你們帶人去闖司隸校尉大牢,務必將含冤入獄之人救出來。”
他已經顧不上影響,在他的視角下,唯有如此,才能與太後相爭。
三人抱拳:“喏。”
王允繼續下令:“騎都尉、門令史……你們幾人趁亂打開北城門,屆時保駕援兵必至。”
眾人震驚的對視,居然有援兵。
那就一定是北軍了。
王允居然能說服北軍!
眾人的心激動起來,在北軍的配合下,他們有自信能將天子迎出來。
……
衛將軍府。
劉備穿戴上甲胄,動作奇快的離開。
……
章德殿。
張遼、高順守在殿門口,典韋來回走動巡查。
劉辯哪是被圈禁,分明被保護的很好。
唐皇後細心為劉辯整理袞服。
看著銅鏡裏的自己,劉辯懊惱道:“母後要是提前跟朕打招呼,朕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
等他發現不對的時候,其實已經來不及了。
一切沒有任何預兆,如今他隻能配合著將戲演完。
不然怎麽辦,告訴那些老臣,朕是和太後合起夥來唱雙簧的?
然後道個歉,老臣們恢複原職,天下議論紛紛。
純粹扯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