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科舉雛形

字數:4870   加入書籤

A+A-


    章德殿,劉辯拉著重臣們議事。
    戰事得議,皇甫嵩的建議是留至少十五個營在涼州,其餘人撤回來。
    這個提議得到大多數人的讚同。
    幾十萬人馬一直留在涼州不是個事,尤其是在天越來越冷的情況下。
    大家都讚同,劉辯就不去插手了,不過他沉吟一陣後,說道:
    “朕打算給南匈奴於夫羅下個詔,讓他挑釁於闐國,賈卿在那裏,應該能把握好這個度。”
    郭嘉腦中靈光一閃,下意識的問道:
    “陛下這是打算讓兩國處於一種要打不打的緊張狀態,繼而讓於闐國迫於壓力,暫時向大漢示好?”
    “沒錯,奉孝的腦子轉的就是快。”
    劉辯表揚完,向眾人解釋道:“於闐國對我大漢賊心不死,若朕將南匈奴拖進來,於闐國斷然不敢雙線開戰,繼而先與我們搞好關係,以應對關係惡化的南匈奴。”
    “好計!”荀彧讚歎一句,“雖明眼人都能看出南匈奴乃大漢屬國,可這個甕於闐國是不入也得入,除非他自信能以一敵二,或是拉到足夠盟友。”
    他們有盟友可拉沒錯,但等他們準備就緒,大漢的疆域已經完整,不再懼外部威脅。
    “就這麽辦,大鴻臚準備一下,若此國派使臣前來,好好招待。”劉辯拍板。
    戲誌才當場應下,“臣遵旨。”
    幾句話間,就將世仇的問題掰扯清楚,眾臣佩服起天子的眼界。
    諸葛郭嘉等人內心不免欽佩。
    能將一國治理的井井有條的君王尚且不多,更何況是站在上帝視角,將多國當起棋子拿捏的人物。
    議完這件事,劉辯還有很多話要說,但今日確實不早了。
    勸退眾臣,唯獨留下張昭滿寵。
    君臣換地圖,來到側殿對塌而坐。
    兩人侍候劉辯許久,此刻仍顯得拘謹。
    劉辯令人奉茶,笑著對張昭道:“卿對考校舉人之事,有沒有信心?”
    原來為的是這事,張昭斟酌了一下用詞,小心翼翼的回道:
    “臣定會為朝廷尋得足夠多的良才。”
    劉辯失笑,搖頭道:“朕要的不是這個回答,司隸乃朝廷所在,士人何其多也,若考中舉人不是最多,豈不是招來笑柄?”
    張昭泄氣,苦笑道:“可是陛下……”
    “誒……先喝茶。”
    “謝陛下。”
    潤了下嗓子,劉辯笑眯眯的說:“朕給你出個主意。”
    張昭放下茶杯,拱手道:“請陛下賜教。”
    “別的州郡才子,要到洛陽來,路上怕是要耗費十幾二十天,甚至一個月,而司州哪怕是從長安而來,至多隻需五日時間,是也不是?”
    “是。”
    “這麽多的時間,卿何不好好利用?”
    “嗯?”張昭眨了眨眼睛,什麽意思?
    召集舉人們好好學習?走走關係,拉個大儒去集訓教教他們?
    不對,沒那麽簡單。
    想著想著,張昭眼睛一亮,驚喜的拱手道:“多謝陛下提點。”
    “懂了就好,卿若是給朕長臉了,朕給你封個關內侯。”
    “臣定盡心盡力。”
    這對君臣間的談話,把滿寵看得直撓頭。
    什麽亂七八糟的,越看越迷糊。
    “滿卿!”劉辯突然看向他。
    滿寵回神,趕緊抱拳:“臣在。”
    “動一動,朕要考校舉人,這麽大的事若是出了亂子,或者有人作弊,打的不僅僅是朕的臉。”
    “請陛下放心,臣會杜絕此事發生。”
    “嗯,你們二人回去吧,事辦好了朕重重有賞!”
    兩人下榻,躬身道:“臣等告退。”
    ……
    舉孝廉人數擴充十倍,天子親自考校的事越傳越遠,朝廷的文書隨之下達。
    別的州郡估計還沒收到信,但洛陽已經傳的人盡皆知。
    河南尹府門庭若市,各種奢靡的馬車將大門堵的水泄不通。
    士族、商賈、豪強頻繁登門,這場盛宴與普通人無關。
    張昭對於來找自己的人,毫不吝嗇的接見,公堂上大家齊聚,中心空地擺滿禮品。
    金銀珠寶,藥材寶玉應有盡有。
    這些“上流人士”臉上都帶著諂媚笑容,期待著張昭表態。
    “小小薄禮,還請使君不要嫌棄。”
    “聽聞使君要舉薦上百人覲見天子,不知還剩多少名額?”
    “是啊是啊,犬子之事您看……”
    張昭喝了口茶,放下茶杯,掃了一眼點頭哈腰的眾人,笑道:
    “諸位可能不知道我行事的原則。”
    原則?
    眾人揣測起這句話的含義。
    張昭這廝還有什麽原則?
    在弘農當郡守的時候,對他們那是要多舔就多舔,舔完就坑蒙拐騙他們掏錢。
    現在他起勢了,一副小人得誌的模樣,要不是形勢所迫,大家才不樂意過來。
    搞不清楚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隻好問道:
    “不知使君是何含義?”
    張昭輕咳一聲,嚴肅道:“很簡單,誰讓我方便了,我便讓誰方便。錢的話……”
    張昭戀戀不舍的最後看了眼堆積如山的財寶,一咬牙,道:
    “我對錢沒有興趣。”
    “呃……”
    眾人傻眼。
    有人不死心的問道:“使君這是不打算幫我等舉薦了?”
    “非也,我隻說不收錢,但沒說不幫你們行方便。”
    張昭一句話又將眾人搞不會了。
    不收錢,還幫忙舉薦,這不要臉的家夥什麽時候這麽偉光正了?
    張昭再次咳嗽一聲,將大夥從失神的狀態拉回來,道:
    “朝廷舉校,後麵還有半句話,舉校通過者最多的州郡,朝廷有獎,反之則會懲處。”
    懂了。
    混蛋吐苦水,嫌錢少。
    誰知張昭話音一轉,笑眯眯的模樣和天子如出一轍,“我跟大夥是一條心的,怎麽能收你們錢呢?人我會幫忙舉薦,不過我幫你們行了方便,你們總得幫我行個方便,別讓我受到懲處,屁股還沒坐熱的位置,被朝廷擼了去吧?”
    張昭這話說的,讓大家驚奇不已。
    還有這好事?有人迫不及待的詢問道:
    “敢問使君要我等做何事,才能為使君行個方便呢。”
    “這就更簡單了,參加考校之人,都得有真學問。如此,通過者多了,我便平安無事,諸位便做到了給我行方便。”
    張昭剛說完,人群裏的托不解的問:“那怎麽確定學問夠不夠呢?”
    “問得好。”張昭表揚一句,接著站起身,說:
    “時間還早,我將在河南尹府親自出題考考你們各家之人,確實有才能者,分錢不收我便會舉薦到朝廷。無才能者,還請諸位見諒,莫要逼我為了你們那點人情,而不管自己的烏紗帽。”
    眾人明白了,簡單來說,張昭會先考校他們族中子弟的能力,得到他的認可,才會被當做舉人舉向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