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活字印刷術(二)

字數:4705   加入書籤

A+A-


    劉辯瞧他們瞪大眼珠不錯過細節,一副沒見識的樣子,失笑道:
    “卿二人可瞧好了。”
    在他的發話下,糜竺和田豐大氣都不敢喘。
    劉辯就這麽一扯,白紙被他扯了起來,上麵密密麻麻的都是字。
    “這是……”
    兩人同時看傻眼,糜竺瞧著白紙上的字下意識的念了出來:
    “大漢昭寧二年末,陛下巡視至少府,見韓侯紙產出有冗餘,遂發明印刷術……”
    陛下兩字原本寫的是朕,糜竺是萬萬不敢將朕念出來,自然就用陛下代替。
    印刷術?
    糜竺摸不著頭腦。
    田豐盯著紙張看了好一會兒。
    劉辯一直在觀察他們的反應,見田豐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期待的問道:
    “田卿可是看出了端倪?”
    田豐咳嗽兩聲,躬身回答道:
    “陛下的手藝真好,臣沒想到,一堆刻著不認識圖案的方塊,落在白紙上就成了惟妙惟肖的字。”
    劉辯幽幽的歎口氣,果然印刷術還是太超前了。
    自己不將事情完全說開,別人一時間根本無法發現其中奧妙。
    劉辯放下紙張,大手一揮,吩咐道:
    “再給朕拿張白紙來。”
    糜竺眼疾手快,從旁邊又取來一張白紙。
    劉辯接下後,當著他們的麵又是一印,還沒完,他繼續要紙。
    兩三下的功夫,印出五六張有著相同內容的紙張。
    當一頁頁散發著墨香的紙鋪在桌上時,兩人都陷入沉默狀態。
    他們相視一眼,內心的震撼久久不得平息。
    這不是藝術品。
    這是跨時代的偉績。
    隻要繼續重複剛剛天子的動作,就能源源不斷的印出一樣內容的紙頁。
    若是改一改方塊的內容,使其能印出傳世典籍會如何?
    被士族珍藏當成寶貝,外人難以一窺的書籍,將會成為爛大街的東西。
    文人之間,常常串門互覽藏書,今後怕是人手一本。
    天子居然能拿出此等驚世駭俗的發明。
    田豐想到什麽,猛然打了個激靈。
    天子這麽大張旗鼓,絕對不是給他們露一手那麽簡單。
    再想到近期朝廷的一係列舉措……
    不會是打算大力印書吧?
    田豐緊張的咽口唾沫,一步上前,小心翼翼的說道:
    “陛下,此物太過驚世駭俗,即是福也是禍,不可操之過急……少府……少府目前是萬萬不能收的。”
    劉辯還沒說什麽呢,田豐怕這東西落在少府的頭上,讓他印書。
    那可是捅了馬蜂窩,遭老鼻子罪了。
    劉辯嗬嗬一笑,隨口道:“一個平平無奇的小發明而已,朕要他作甚?”
    平平無奇?田豐嘴角抽搐,可看天子的表情,又不像是在說笑。
    劉辯又道:“糜卿,這小玩意兒就送你了。”
    “送我?”糜竺指著自己,整個人呆滯在原地。
    不是,這麽兒戲嗎?
    短暫傻眼過後,糜竺眼睛那叫一個亮,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著急的問道:“陛下此話當真?”
    這可是個好東西啊,落在他手裏,他有信心能讓印刷術遍地開花,賺的盆滿缽滿。
    朝廷日進鬥金,商人也能大撈一筆。
    商人撈著了,他就能帶著商人去貧窮的地方搞建設,一整盤棋就活了。
    至於什麽士族不士族的,跟糜竺半點關係沒有。
    他聞到了商機,隻想搞錢。
    劉辯微笑道:“朕何時說過假話?”
    田豐張了張嘴,最後識趣的合上。
    反正這事隻要不落到少府的頭上就行。
    對比田豐的興致缺缺,糜竺則顯得興致盎然很多,虛心請教著天子印刷術的知識。
    這東西原理並不複雜,劉辯隻是弄出了個簡單的原型,還可以升級到更為輕巧便利,隻不過那就是韓暨的事了。
    糜竺手裏有錢,可以去找韓暨商量進一步改進的事。
    花了一炷香的時間,糜竺基本學會了用法,現在擺在麵前的就隻剩下了紙的事。
    趁著田豐就在場,糜竺當場就拉著他要紙。
    田豐還未開口,劉辯在旁邊幫腔道:
    “少府的紙多到用不完,何不就幫糜卿一把?”
    天子都開口了,田豐又能怎麽辦?
    隻得歎口氣答應下來,不過,當著劉辯的麵,田豐嚴肅的看著糜竺,說道:
    “紙要多少我可以給你多少,但有個前提,該是多少錢就是多少錢。”
    賠本的買賣少府不幹。
    而且看這架勢,鬼知道糜竺以後要多少紙,總不能打一輩子白工。
    他的表態得到劉辯的認可,讚同道:
    “沒錯,少府是朕的私庫,一個子不能少。”
    拿他的錢去給商人謀福利,門都沒有。
    糜竺清楚裏麵的巨大商機,現在哪還在乎這個,笑眯眯的衝田豐道:
    “一言為定?”
    田豐翻個白眼,“一言為定。”
    總感覺這不是什麽好差事。
    不過隻要不是少府來印東西,問題就應該不大。
    少府等於皇家,讓士族知道了不得當場炸鍋。
    一件大事,今日在少府輕鬆敲定下來。
    糜竺離開前,劉辯將他的官秩提升到兩千石,讓他擠入九卿的水平,之後糜竺就急匆匆的找商人去了。
    他要分享這個賺錢的機會,帶著商人一起發大財賺大錢。
    這正是劉辯想看到的。
    有句話說的好,商人的每一個毛孔都是肮髒的,當利潤達到百分之十有人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到百分之五十就有人鋌而走險。
    利潤來到一百時,他們就會不顧一切。
    一旦達到百分之三百,哪怕是掉腦袋的生意,他們依舊無所畏懼。
    書籍就是一樁利潤超過三百的生意。
    以前的書簡需要人來抄寫,每一本都彌足珍貴,普通人莫說識字,接觸文字的機會都少之又少。
    這種情況下,文字都是奢侈品,而現在的低價韓侯紙加上印刷術,則可以批量誕生書籍。
    這裏麵的利潤,商人一定看得到。
    初期劉辯並不打算幹預,坐看商人去開辟市場。
    最後普通人消費不起也無所謂,隻要書籍存世量暴增,產業成熟就是勝利。
    作為掌舵人要做的,就是在合適的時機踩刹車,他有的是手段讓書籍一夜之間價值暴跌,讓百姓人人讀得起書。
    再加上改版後的舉孝廉,人才還不井噴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