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袁紹的摯友
字數:4522 加入書籤
劉辯話雖這麽說,但應該不成問題。
現有的宗親,能頂用的幾個都忠心漢室。
到時候荊州劉表,兗州劉岱他們也要回來,再加上劉備和劉虞坐鎮,使宗親們團結在一起不成問題。
一下午的時間,劉辮都在這裏處理奏疏。
除了以上的事,他還額外關注了水師戰船。
水師已經有戰船趕製出來,孫堅和孫策正在加緊訓練。
從目前遞交上的奏疏來看,兩人斬獲頗豐,一切井井有條。
大臣們又一次感慨天子的眼光,誰能想到大漢平頭哥父子,竟然還精通水戰?
接下來的幾日,朝廷都在處理積攢的政事,以更好的迎接新年。
西征大軍搬師,浩浩蕩蕩的漢軍從涼州出發,押解著身穿奇裝異服的俘虜,一路向東。
回師途中,袁紹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心裏七上八下,隻能騎馬來回巡視營地,抵消內心的不安。
曹操則是截然不同的狀態,興奮的每日與關羽張飛等人狂飲,期盼著回到洛陽長臉。
坊間有句話是這麽說的,別人都看不起劉備,偏偏劉備最爭氣。
曹操覺得純粹扯淡。
世人最看不起的是他曹操。
劉備成了軍隊中的頂級大佬,他曹操隻配統籌三十萬大軍,而劉備卻能坐鎮朝廷中樞,與義父大將軍皇甫嵩處在一起調兵遣將。
還記得去年王允壽誕,自己連門都進不去。
現在情況不同了,他打了大勝仗,凱旋而歸揚眉吐氣。
可以在皇甫嵩麵前得意一把,在曹仁身邊耍耍威風,上桌與劉、孫一起吃飯,享受文武們敬酒。
曹字大帳很熱鬧,一直到天快放亮時,才安靜下來。
袁紹巡視到這裏,酒氣衝的他直皺眉頭,掀開帳簾一看,草床上亂成一團。
陳宮在酣睡,曹操將他抱在懷裏,他枕在夏侯淵的大腿上,旁邊七仰八叉的躺著許攸、徐庶、沮授,地上還有個坐著睡著的關羽和地上趴著撅屁股的張飛……
除去酒氣,還有濃鬱的酸臭汗味被袁紹吸入鼻腔直衝天靈蓋。
不忍直視。
袁紹嘴角微抽,內心卻升起絲豔羨。
與曹操不同,他袁紹既是孤家寡人,又是孤臣。
出洛陽前,民間就多有傳聞,說他親自葬送了袁家,並且越傳越烈。
和家人反目成仇,士人對他敬而遠之,雙親早故,昔日的朋友都有更好的前程。
唉。
袁紹歎口氣,收起豔羨的目光,放下簾子,轉身看了眼在拂曉晨曦中飄揚的漢旗,繼續視察營地去,背影顯得有些孤寂。
“盟主。”
身後傳來喊聲,袁紹轉身望去。
馬騰、馬超、薑囧、段煨、楊阜等討賊聯軍將軍趕過來。
見到這夥人,袁紹心裏稍安。
雖說之前充斥著勾心鬥角,但大家在艱苦之地共事那麽久,袁紹將他們看作為數不多的朋友。
“大家都在?為何起的這麽早?”
眾人麵麵相覷,馬騰搓著手,內心忐忑道:“這馬上就要進入隴關了,中原是個什麽樣子,弟兄們心裏沒底。”
其他將領忙不迭的點頭。
薑囧接話繼續往下說:“直到現在,我們還不相信朝廷是怎麽拿出三十萬大軍的,莫非冀州韓馥入京了?”
“咳咳。”楊阜又咳嗽一聲,小心翼翼的說道:“我等都是糙漢子,習慣了風沙,其實我們更希望的,是能為大漢戍衛邊疆。”
“對對。”
一連串的人不停點頭。
現在誰還去提袁紹曾經的許諾?
當初交談,是因為雙方實力還相近,想讓他們扶漢,至少要先讓他們上桌。
現在不一樣了,十八鎮兵馬聽起來唬人,可朝廷隨手一個營,就頂他們一兩鎮將領。
這樣的營,光涼州就有一百多個。
受封賞的事他們更是想都不敢想。
他們以前在幹嘛?逞著靈帝拉胯,沒少作亂,攪的涼州不得安寧。
不少人更是隨著王國軍造反,幾度逼近長安。
他們擔心到了中原會遭到清算。
而且他們對於中原的士人早有耳聞,那些人的筆杆子比刀還鋒利。
不過打到今天他們並不後悔,反而慶幸跟了袁紹。
要不然漢軍百營一到,他們都得成刀下亡魂。
袁紹何等聰明,稍微一想就明白了他們的心思。
估計這夥人輾轉難眠多日,最終湊到一起,今日才來找自己。
不過,袁紹微微一笑,安撫道:
“諸位不用擔心,天子賞罰分明,胸懷包容四海,紹將當初許諾一一奏報,想來天子會有所賞賜。”
話雖然這麽說,但大家內心的擔憂卻不曾消退,畢竟是可能掉腦袋的事。
袁紹理解他們的心情,正巧現在沒事,他往四周看了看,目光落在一片土坡上,轉身提議道:
“眾將不如隨紹過去坐坐,紹將中原近些年的變化,講與諸位聽,如何?”
大家沒有意見,隨他前去落座,將袁紹圍在中心,聽他訴說天子假借宮變離宮,前往北邙借兵,最後一步步肅清朝堂的故事。
故事到司隸白波軍被驅逐,白骨埋葬,田地得到耕耘而結束。
“後麵呢?”馬超不知怎麽被吸引過來,下意識的提問。
袁紹沉默許久,搖頭道:“我也不知如今情況如何,孟德說北方各州都安定了,天子啟用皇甫嵩為大將軍,以孫堅、劉備、曹操為三路軍主帥,分別討伐並州黑山軍、南胡軍。豫州黃巾軍。兗州黑山、白波、黃巾軍。三路各自大捷……之後天子親征,徐州百姓夾道歡迎,黃巾大本營之一的青州被孫堅之子孫策攻克,後皇甫嵩掛帥,兩月內平定冀州、幽州。”
信息量最龐大的地方,被袁紹一句話說完。
倒不是他不想細說,而是他也是道聽途說。
直到現在仍然覺得夢幻。
不隻是他,眾將都感覺在聽天書。
靈帝後期都亂成了一鍋粥,掌握實權且懷有理想抱負、有不俗能力的靈帝尚且束手無策,剛登基的天子竟然能改天換地?
可若不信,朝廷的三十萬大軍又是哪來的?
更何況這三十萬人,可不是什麽民夫流寇。
人家是正兒八經的精銳。
馬騰的注意力卻放在了三個人名之上。
“我聽說曹操是戴罪之身,一個曹操都能統籌三十萬人做征西大將軍,那劉備孫堅又是何許人也?”
老實說,曹操的名號他至少曾經有所耳聞,皇甫嵩更是耳熟能詳。
但後麵那兩個,他還是第一次知道。
提起這兩人,袁紹正色許多,想起那年青梅煮酒,他嚴肅道:
“兩位大漢的擎天柱,滿懷理想的英豪,紹的摯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