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輔國之臣

字數:4479   加入書籤

A+A-


    眾人眼睛都亮了,王允驚歎道:“玄德公竟通讖緯之學?”
    皇甫嵩摸著胡須,連連點頭,笑道:“不錯不錯,如此祥瑞正應我漢室之興。”
    “哼哼,老夫的弟子能差嗎?”盧植掛著得意的表情。
    張飛關羽一臉崇拜,張飛笑嘻嘻的說道:“不愧是大哥。”
    關羽沒搭話,不動聲色的點點頭。
    劉虞也覺得劉備說的好,虛心請教道:“玄德欲提何名?”
    眾人豎起雙耳,準備聽劉備高見。
    蔡邕到嘴的茶水頓住,一眨不眨的盯著劉備。
    劉備沉吟一陣後,神采飛揚的問道:“嘉禾雙穗生於灞水之陰……劉灞如何?”
    說完,迫不及待的掃視在場眾人。
    現場沉寂,突然,咚的一聲,茶碗掉在地上。
    下一秒蔡邕尖叫一聲,整個人跳起來,胡亂的拍打著大腿,“燙燙燙!”
    坐旁邊的田豐麵色一變,趕緊上前幫忙。
    蔡邕這邊雞飛狗跳,另一邊的王允也劇烈咳嗽起來,引荀攸去不停拍著他的背。
    盧植已經捂起臉,丟人啊。
    劉備有學問是真,可取名也太糙了。
    曹操給新義子取的曹豆都比這個強。
    現場唯有張飛更加崇拜,得意的說道:“俺大哥真是取名天才,俺有孩子了,以後也要找大哥幫忙取名。”
    關羽認真點頭。
    劉備見情況不對,疑惑的問道:“諸公這是……”
    荀彧跟劉備關係好,他輕咳一聲,解釋道:
    “水者,陰類也,逆流者兵亂,水衝霸業。這是其一。”
    “霸者,迫也,脅也,這是其二。”
    “灞橋折柳,溺者不絕,灞水為長安護城河,常淹死災民。這是其三。”
    “其四,水名入諱,主刑殺。”
    真要說的話,荀彧能說出一籮筐。
    漢忌霸字,興的是王道。
    劉灞這個名字,就好比劉洪災。
    更何況二皇子取這種名字,是打算讓他顛覆漢室嗎?
    得虧大家知根知底,知道劉備絕無含沙射影之心,否則當場就能將他扣下。
    “備失言了。”
    劉備頹然的坐回去,荀彧為了轉移話題,又為了幫劉備解釋,故意問道:
    “在下聽聞玄德之子叫阿鬥,不知玄德為何取這名字?”
    眾人都看過來,阿鬥這名字也很俗氣,看來他真是不會取名。
    劉備不假思索的解釋道:“夫人生阿鬥前,曾夢見仰吞北鬥,故取名阿鬥。”
    眾人沉默。
    劉備能想出仰吞北鬥這句話,確實是個人才。
    擱他們身上,就算親自做這夢都說不出來這句話。
    但取名阿鬥,檔次蕩然無存。
    好的地方在於,北鬥主殺伐。
    壞的地方是,鬥者,刀兵之象,克父。
    皇甫嵩輕咳一聲,抬手打斷大家的思緒,招呼道:
    “諸位說回正事,給二皇子提名要緊。”
    劉虞打起精神,起身招呼道:“玄德再多吃些糕點茶水,諸公好好想想提何名。”
    劉備的嘴被糕點堵住後,事情被拉回正軌。
    大臣們正兒八經的議論起名字,一直沒說話的楊修提議道:
    “諸公認為昀如何?”
    田豐當場讚歎:“昀,日光也。呼應長兄皇子韶,有日月同輝之意。”
    荀攸跟著點頭,日月光昀,天下文明,用來做二皇子的名,屬實不錯。
    附和聲接連響起,劉虞滿意點頭,提筆寫下昀字。
    蔡邕提出字韞,含義為藏玉,石韞玉而山輝,喻才德內斂,也被劉虞記錄。
    還有禕、琮、翀之類的字被一一提出,劉虞全部寫下,用了一下午,這場取名之會才結束。
    劉虞見外麵天色漸暗,合上奏疏,起身衝大家拱手:
    “諸公,名已足夠,事不宜遲,我這就進宮麵呈天子,恕不能招待諸公了。”
    大家都站起來朝他還禮。
    “天子之事要緊,我等自行歸家,不勞皇叔掛念。”
    “伯安先請,莫讓天子等急。”
    “告辭。”
    “告辭。”
    劉虞辭別眾人,什麽待客之道都被他拋之腦後,火速進宮去了。
    ……
    劉辯在椒房殿,坐在床邊,抱著蔡琰,得知劉虞來了,便明白名字起好了。
    蔡琰這會兒睡的香甜,輕輕將她放下後,劉辯到外麵接見劉虞。
    劉虞見到劉辯是從椒房殿走出來的,張了張嘴,最後當做沒看見,躬身雙手遞上奏疏。
    “陛下,這是提的名。”
    有人拿來火把照明,劉辯打開一看,意外道:
    “名字倒是不少,怎麽這後麵還有諸卿的名字?”
    劉虞笑著回道:“宮中傳來喜訊時,諸公都到臣府上來了,這些名字是諸公一起提上來的。”
    “那小子倒是榮幸。”劉辯失笑一聲,開始好好查看。
    劉虞在旁邊沒說話,靜靜的等待著。
    劉辯目光落在楊修的署名上,此人提名昀。
    “劉昀?”
    劉虞接話解釋:“少府言:昀,日光也。呼應長兄皇子韶,有日月同輝之意。大司農道:日月光昀,天下文明。”
    劉辯連連點頭,他最近閑著沒事看了不少書,笑道:“昀,明也,喻皇子承光明之德。韶為舜樂,簫韶九成,昀為日光,樂舞需日光映照,喻兄弟相輔相成。朕希望昀兒能做兄長的輔國之臣。”
    劉虞暗暗記下天子的話,然後高呼道:“陛下聖明!”
    劉辯將奏疏塞回劉虞手裏,擺手道:
    “天色不早了,皇叔回去吧,結果差人告知三公九卿,尚書台擇日昭告天下,天下共慶三日。”
    “遵旨,臣告退。”
    劉虞躬著身,劉辯轉身回了椒房宮,劉虞待了一會兒,直到天子背影消失,他才匆匆出宮。
    二皇子有名了,劉昀。
    而且天子的立場並沒有改變,始終認定大皇子劉韶為繼承人,這點很重要,也是一大喜事。
    至於太子之位空缺,倒是沒什麽人著急。
    天子畢竟年輕,過完今年才二十,其次皇子韶才剛滿一歲,趕鴨子上架也不是這麽趕的。
    太子不是一個榮譽職位,伴隨的是操不完心的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