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牛羊抵債
字數:4240 加入書籤
活罪?還有什麽活罪是曹操不能接受的。
哪怕現在要將自己流放,去鎮守苦寒之地的邊疆,曹操都會高興答應。
等到再立功勳,尋機會回來繼續侍候天子。
他倒是無所謂,可把劉辯難住了。
有時候他真的挺無語的,每次曹操有點功績,總能順勢惹出禍事來。
惹了就惹了,問題是如今的曹操不一樣,他身兼變法之重任。
貶的太低,就沒有威懾力,光靠一個諸葛亮,無法順利推行科舉。
看曹操聽聞活罪難免的話,非但不害怕反而高興的樣子劉辯就來氣,擺擺手下令道:
“先將他押入大牢。”
說完揮袖離去。
鮑信抱拳,“喏!”
然後冷冷的掃視了一眼曹操,咬牙切齒的下令道:“將此賊帶走。”
羽林郎架著曹操就走,曹操還不忘衝劉辯的背影高呼道:“臣恭送陛下。”
因為曹操的事,劉辯回到章德殿後,輾轉難眠。
天剛亮,就迫不及待的起床,召見糜竺、陳群。
值得欣慰的是,這兩人進展的都很順利。
尤其是糜竺,進展神速。
他在商業上的改革主要是幾個方麵,一、製定並收取商稅。二、授大商人諫議郎榮譽官職,朝廷統一管控。三、推行印刷術。
目前沒有遇到阻力,商人們積極配合。
按理來說,要收商稅等於在人虎口中奪食,人家說什麽也不願意才是。
現實出人預料,商人們非常配合。
因為朝廷是負責任的朝廷,收的錢並不是進了私人腰包,而是一個子辦一個子的事。
開荒、修路、剿匪、護送商隊、劃分商業土地、供給調遣分配民夫工匠、提供優質馬匹、塑造經商環境、讓百姓富裕……
等等一係列的事,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掏錢。
他們現在賺的都是以前的十倍。
光朝廷讓百姓兜裏有錢這一件事,就足以讓他們高興。
百姓手裏錢越多,就越會買他們的東西,生意一片紅火。
就比如開酒樓的,以前的客人都是士紳子弟,現在百姓每月能下次館子,生意火爆,遍地酒樓拔地而起。
良好的營商氣氛,吸引了大批外國商人,同時,曾經因為戰亂逃亡揚州、益州那邊的士紳,如今正在拖家帶口的回來。
既然糜竺這邊不需要劉辯操心,他的目光就轉而落在陳群身上。
陳群的回答更令劉辯驚喜,這家夥是個實幹派,向劉辯拱手道:
“陛下,臣已收集好洛陽所有官吏官秩,不日臣打算走訪大漢各郡縣,進一步收集信息,與地方官吏加深溝通。”
如何平衡地方與京師官吏品級上的差異是問題,單靠俸祿的轉換是行不通的。
太守兩千石,九卿也是兩千石,難不成雙方還同一品級?
州牧都督如何處理?總督又置於何品?
太低,太守不滿,地方動蕩。
太高,埋下隱患,朝廷難以節製。
如此天寒地凍要出發,劉辯沉吟一番後,倒是沒勸阻,這事早辦完有利於科舉的運轉,他道:
“朕派人保護你的安全,卿萬分小心,若遇到麻煩,不可以身涉險。”
找幾名羽林郎隨行,什麽突發情況都能應對的來。
和兩人溝通完畢,劉辯心放下去一半,送走他們,劉辯打算派人找來大將軍皇甫嵩,細細聊一聊來年戰事的事。
還有一個地方需要劉辯多加注意,處在草原的賈詡,也不知是什麽情況。
他留在那,是為了分化鮮卑,同時為了扶持起南匈奴。
大漢雖然幫於夫羅複了國,但於夫羅接手的是一個危若累卵的國家。
對內,貴族情緒激烈,反漢思想仍在。
這也怪不得人家貴族不幹,大漢內亂時,先帝隔段時間就給老單於下詔。
偏偏人家老單於還遵,拉著全國青壯來給大漢收拾爛攤子。
有時候連劉辯都感慨,瞅瞅這做事,真實在。
縱觀曆史,大多數情況下,中原王朝鼎盛的時候人家裝一裝,恬不知恥的找你要各種好處。
等到你稍顯頹勢,人家立刻化身惡狼,毫不顧忌的撲過來。
不像人家,大漢的黃巾起義都快打到洛陽了,還不留餘力的相助。
除了貴族,吃不飽飯也是一大問題,外患同樣不可忽視,鮮卑與南匈奴領土爭端遲遲未得到解決。
以上一連串的事,都不是於夫羅一個人,外加幾千騎兵能解決的。
所以朝廷將賈詡留在了那,同時還把魏延及邊防第一軍,就駐紮在白狼塞。
一旦南匈奴失控,亦或者鮮卑攻打,大漢能在第一時間給南匈奴撐腰。
拋開老新單於的為人因素不談,單從戰略角度,就不能棄南匈奴於不顧。
南北匈奴一旦合並,將會給大漢帶來一條西起金城關、蕭關,東至居庸關、遼東障塞的狹長戰線。
而匈奴擅長騎兵機動作戰,想要防備他們,狹長的戰線上擺上四五十萬人,都不一定能防備得當。
秋收之時,北匈奴隻需要集合起五萬騎兵,隨意尋找個地方就能突進來,給朝廷帶來巨大損失。
南匈奴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它是插在北匈奴心髒部位的刀子,一日不解決隱患,北匈奴就一日不敢跟大漢撕破臉皮開戰。
此外,南匈奴還起著牽製鮮卑四部的重任。
今年宮宴,南匈奴應當會派人參加,正好問問情況,順便盤算一下,朝廷要不要助南匈奴一把,讓他強盛起來,培養出幾支精銳騎兵。
糧食、軍械、錢,朝廷都不缺。
劉辯突然出聲:“借給南匈奴一百萬石糧食,手弩五千把,精弓一萬,刀兩萬柄,錢十億,不知如何?”
在場除了劉辯,就隻有郭嘉在,很明顯這個問題是對郭嘉拋出,詢問他的意見。
郭嘉對天子跳脫的思維感到意外,不過他沒有提出疑問,很快進入狀態開始思索。
“對於朝廷來說,這點東西無足輕重,隻是臣有疑問,南胡未來給付的起嗎?”
就人家現在的情況,基本運轉都要靠大漢的威懾,於夫羅就是下詔在百姓手裏搶,也搶不出這麽多錢。
“可以拿牛羊抵債。”
劉辯不假思索,繼續說出見解:“朕以為,南胡貧苦不在於地域,而在於製度缺失,南胡背上欠款,朝廷可順勢加深雙方關係,派出商隊貿易,投資工坊,收攏流民,建設大規模牧場,興漢教。南胡人仇漢心理由黃巾之禍而起,必因日新月異之生活而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