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正主來了

字數:4868   加入書籤

A+A-


    昨夜刺客闖宮的事,雖說羽林軍就給解決了,但鬧出的動靜並不小。
    突然封鎖皇宮,首先就是三公府那邊看的一清二楚,正盯著宮內。
    其次有羽林郎跑到九卿府宣口諭,還到北宮宣旨。
    大家都很奇怪,琢磨宮裏怎麽突然間這麽大動靜。
    如果這時候傳出風聲,說有些變法者不滿,昨夜教唆刺客闖宮刺殺天子。
    必定舉國嘩然。
    估計連原本心存不滿的士族都會心驚膽戰。
    現在誰不明白一個道理?
    你說你反對變法,可以。
    你說此舉違背祖宗,臣拒絕執行,沒問題。
    可千不該萬不該的是想謀害天子。
    劉辯的聲望已經達到,哪怕他提著刀出宮,搞一個震驚天下的冤案,殺了數萬人。
    或者殺兄、弑父、霸嫂、囚弟等等,一條龍全幹了。
    大臣們也不能反他,否則性質完全不同。
    以如今的聲望,劉辯突然做件昏庸的事,最多在史書上留下汙點,使其聲望受損。
    再說了,變法若真是禍國殃民,劉辯駕崩後,大臣們大可以勸誡繼任之君恢複祖宗之法。
    諸葛亮越想越覺得可行,他在思考讓什麽人去唱紅臉呢。
    性格需要不咋地。
    火爆、固執、陰狠,得沾一點。
    都不沾的,最好名聲臭一些。
    還得需要足夠的威望,能鎮得住場子,讓天下人膽寒。
    諸葛亮內心的第一選項是朱儁,隻可惜朱老將軍已經過世,隻能換人。
    他又想到一個人,程昱。
    不過此人需要向天子借。
    這時候,他腦中靈光一閃。
    還有一人特別合適,而且能鎮住場子。
    有主意了!
    劉辯正無奈煩躁著呢,瞥見諸葛亮呼吸急促的高興樣子,奇怪的問道:
    “孔明在笑什麽呢?”
    諸葛亮回神,收斂起笑容,起身拱手問:“臣有兩事想問陛下。”
    “何事?”
    “陛下還在生征西將軍的氣嗎?變法於陛下來說,重要程度如何?”
    劉辯煩躁的擺手,“朕找個時間就放他出去,至於變法,那是頭等大事,傾盡所有,朕也要完成。”
    這個回答讓諸葛亮心中大定,輕咳一聲後,轉移話題,“臣聽聞昨夜宮中有刺客出沒……”
    “純屬子虛烏有。”
    “陛下,臣認為這件事,影響極其惡劣。”
    “嗯?”劉辯皺眉,諸葛亮應該已經猜到了,曹操因為闖宮而被緝押。
    現在說這種話,是打算落井下石?
    絕不可能。
    武侯的人品沒得質疑。
    劉辯打算先聽聽對方想說什麽,“坐下繼續說。”
    諸葛亮沒坐,而是湊上前,壓低聲音,暗戳戳的說道:“臣觀陛下麵色不好,陛下跟臣說句實話,是不是極為惱怒刺客之事?有人反抗變法,教唆刺客進宮行凶,陛下不必壓抑怒火……”
    劉辯驚愕的扭過頭,諸葛亮眨眨眼睛。
    反抗變法?教唆刺客?
    “等等,”劉辯抬手製止,緩了一陣,盯著諸葛亮,“你是讓朕拿這件事大做文章,栽贓嫁禍出去,好讓滿朝無人反對?”
    諸葛亮好像聽到了什麽震驚的事,錯愕道:
    “難道這不是事實嗎?陛下不生氣嗎?”
    劉辯瞪著眼睛,諸葛亮低下頭。
    注視了一會兒,劉辯嚐試著點頭,“沒錯,朕被刺客弄的很生氣。”
    諸葛亮後退兩步,雙手舉起,然後匍匐下去,高呼道:
    “逆賊弑主,天誅地滅,必不被天地所容,臣懇請陛下息怒。”
    狀態進入的極快,演技高超,毫無痕跡。
    這特麽是諸葛孔明?
    劉辯直接站了起來,眼珠子都快凸出來了。
    確定不是被哪個奸臣附體了?
    “先起來,朕有點懷疑,這麽做能行嗎?”
    天子答應了。
    諸葛亮作出副驚恐的樣子,喊道:“臣這就滾,陛下保重龍體。”
    然後跌跌撞撞的跑出章德殿,邊跑還邊大喊著什麽,劉辯已經沒有心思去細聽,此刻瞠目結舌。
    扭頭,郭嘉還在。
    劉辯伸手指著諸葛亮逃離的背景,驚愕道:“他……朕……”
    郭嘉強忍笑容,點頭回了之前那個問題,“可行。”
    真的假的?這點事能把別人嚇倒?
    劉辯持懷疑態度,就在他思考之時,郭嘉上前往他手裏塞了個東西。
    “何物?”
    劉辯下意識的拿過來看,一份普普通通的奏疏,旋即抬頭問:“幹什麽?”
    郭嘉臉上是止不住的笑容,“陛下不如將它扔出去。”
    劉辯:“……”
    “做做樣子。”
    劉辯眼神幽怨,郭嘉進入狀態倒是快,他這個天子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罷了,就陪他們胡鬧一陣,說不定真有奇效呢?
    劉辯站起身,伸手揉了揉喉嚨,然後門口站崗的羽林郎就聽到殿內傳出憤怒至極的吼聲。
    “都滾!”
    下一秒,數封奏疏被甩出來。
    郭嘉趁機退到一邊,喚鮑信來低聲交流著什麽。
    等到一切完事,劉辯揉著肚子吩咐:“餓死朕了,早上就吃了一點東西,給朕多準備些吃的來。”
    ……
    這一邊,諸葛亮剛出宮,就痛呼起來。
    “蒼天啊,陛下啊,痛哉大漢,悲哉大漢。”
    他鎖定了一個方向,邊走邊唱。
    一路上,不斷有人從門中探出腦袋觀察。
    路過三公府時,諸葛亮故意的唱的更大聲了。
    他偷偷觀察著大將軍府和太尉府,見有家丁快步進去稟告情況,心裏偷笑。
    他沒停留太久,皇甫嵩、楊彪,都不是他心目中能為變法披荊斬棘的人。
    前者雖位高權重忠心漢室,但不喜爭端、與人結仇。
    後者楊氏與士族牽連太深。
    諸葛亮唱啊唱走啊走,來到心目中的地方,故意放緩腳步。
    沒過多久,便被家丁包圍,然後老頭健步如飛的衝了過來,當場抓住諸葛亮的衣領。
    “哪來的小兒,敢在這唱衰天子唱衰大漢,再唱老夫找人弄你。”
    諸葛亮眨眨滿是水霧的眼,看清老頭樣貌之後,心裏頓時一喜。
    正主來了。
    “太傅啊!”
    諸葛亮順勢撲進王允懷裏,眼淚鼻涕一起往外冒,蹭了王允一身。
    “起開快起開!”
    王允麵色大變,伸手極為嫌棄的想要推開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