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罪臣知錯了

字數:3922   加入書籤

A+A-


    袁紹調整好心情,見了於夫羅,親自給他奉上一杯茶。
    於夫羅哪有心情喝,激動的站起身,“袁將軍,我一家族人,如今都在龍城。”
    “我先撥你兵馬,率先前往龍城平亂,陷陣營怎麽樣?”
    於夫羅表情大喜,抱拳道:“謝袁將軍。”
    “公事就說公事。”
    “藩臣不敢忘大漢功績。”
    “去吧。”
    “好!”
    於夫羅既驚喜又高興,快步離去。
    袁紹注視著他的背影,心思卻已經飄到九霄雲外。
    莫非南匈奴的求援國書,也在賈詡的預料之中?
    甚至有可能就是賈詡幫忙代筆的,畢竟於夫羅那個大老粗,想要寫出一手流暢到足以麵呈天子的國書,不太現實。
    等人徹底消失,袁紹轉回身,吩咐道:“來人,去請賈詡先生。”
    得好好的道個歉。
    賈詡進來的時候,整個人還顯得有些局促不安,他在別國待久了,變得有些敏感,袁紹此人他又不熟,生怕自己哪點惹對方不高興。
    他心裏清楚的很,自己將來能不能回洛陽,袁紹是怎麽往上稟告的很重要。
    “文和先生。”
    袁紹端來杯茶,跟之前的態度相比,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賈詡起身受寵若驚的伸手,“在下自己來。”
    袁紹笑嗬嗬的坐在他旁邊,“紹來請教請教,漢軍接下來應當如何做?”
    之前的一切畢竟隻是猜測,他想看看這個賈詡,到底是怎麽回事。
    賈詡放下杯子,想都沒想便道:“南匈奴有八成以上的人仇漢。”
    剛開口就將袁紹雷的不輕。
    這個數據遠比他猜測的更加極端。
    賈詡的話並不是空穴來風,大漢朝曾經的接連征召,仇恨的影子已經在那時候埋入每家每戶中。
    後來漢軍一度殺到龍城,更加加深了雙方的仇怨。
    劃分新土地後,並州數郡開始驅逐南胡人返回領土居住,不滿的情緒生根發芽。
    各種因素加起來,導致如今的局麵。
    如果朝廷放任不管,下一代,南匈奴必定脫離掌控。
    “漢軍直接進駐龍城會加劇衝突,於夫羅不一定能鎮得住,最好是他們有求於我們,求漢軍到龍城去。”
    賈詡聲音落下,袁紹無比的正色。
    所以賈詡匆匆跑來,來前還鼓動人家造反,就是給漢軍一個名正言順的契機。
    賈詡還在繼續,“發糧食,順人心,漢軍要先以穩定南匈奴國局勢為首策,攻心為上。”
    “其次,王庭和舊貴族之間的矛盾,漢軍不能直接插手,可以盡最大可能給予於夫羅幫助,軍事策劃、軍事供給,漢軍絕不能上戰場。”
    和天子所說的一般無二。
    人家打內戰,就算漢軍再希望於夫羅贏,最好還是在旁邊看著,否則容易激起民間的情緒。
    雖然有些不爽,但朝廷已經有了對應的舉措,先替於夫羅整裝訓練第一批的五個漢械營。
    “統一國內隻是開始,漢械營大名響亮草原時,必激起崇漢思潮,下一步收複領土為首要之重,舉國氣勢高漲時,需要當頭一棒的滅國危機,可以以鮮卑集結超十萬大軍,及烏桓的軍事壓力,來讓南匈奴感受絕望。”
    袁紹點頭,絕望之時,就該大漢去帶給南匈奴國曙光了。
    他問:“該如何令烏桓及鮮卑同時對於夫羅動兵?”
    “簡單,我在其中使使勁就行,西部鮮卑中,步度根部長久以來都親漢,早就被我拉攏。”
    袁紹對賈詡的看法再上一個台階,忍不住彎腰,虛心請教。
    “請先生繼續賜教。”
    “第一場仗不會太大,局部戰爭發揚漢械營威風,提振全國士氣,同時惹敵國大兵壓境,漢軍強勢發布討賊檄文,助南匈奴國驅逐虜寇,恢複山河。”
    袁紹一下子就挺直了腰,目光灼灼道:
    “屆時,自白狼塞方向,兩軍齊出,雁門關方向邊防第二軍同時發動猛烈進攻,紹再備書信一封,請冀幽總督曹洪發兵,四麵夾擊,鮮卑必敗。”
    “不錯。”賈詡讚歎袁紹思維轉變之快,有這樣的主帥,是謀士之幸。
    “這裏麵還有重要的一環,必須控製南匈奴國的消息傳遞渠道,漢軍的每一次動作,敵兵的每一次壓迫,必須有人將內容傳遍大街小巷。”
    “紹明白,”袁紹表情認真,坐了回去,反正就是要讓南匈奴人在一次次情緒的跌宕起伏中,生出對漢朝的盲目崇拜之情。
    玩弄人心的手段,設身處地想想,如果華夏到了生死存亡之刻,異族大兵壓境,國土淪喪。
    這時候,某械營大發神威,是何等的提振士氣?某械營必將載入史冊。
    敵國增兵,危機再臨,亡國滅種近在咫尺,這時候,老大哥宗主國發布嚴厲檄文,言辭激烈痛斥敵國行徑,隨後宣布派出遠征軍,十萬大軍出關,救民於水火。
    普通百姓能不崇拜對方嗎?
    而且別忘了,還有數不盡的糧食來救濟百姓,數不盡的工匠來幫忙重建房屋。
    這是一連串的組合拳。
    袁紹沉吟道:“消息渠道的事不難,剛剛於夫羅來請求發兵卑微到了極點,之後見了他,紹順勢提點要求,他定會一口答應。”
    說起來,這份態勢,也是賈詡爭取的。
    他現在信了賈詡的自誇,他在這能頂五個軍。
    賈詡再道,“還不夠,漢軍入南胡,必須延續自高祖時的傳統,紀律嚴明,與民秋毫不犯。”
    “說得好。”袁紹同意。
    高祖之前,很少有人正眼看這點,高祖之後,大家都明白了,民乃根本。
    賈詡該說的說完了,站起身,緊張的搓了搓手,眼巴巴的看著袁紹。
    袁紹奇怪他的反應,這會兒不敢托大了,再加上心裏對此人有愧疚,趕緊跟著起來問:“先生這是?”
    “能否幫在下寫封奏疏回朝廷?並非表功,隻是……有些想念天子,罪臣知錯了。”
    這可憐的小表情,眼淚都快掉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