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九品正從製

字數:4241   加入書籤

A+A-


    “這是為何?”賈詡這就不懂了。
    袁紹也不太懂,皺眉道
    “天子認為,今日幫南匈奴內戰,殺了他們的人,於夫羅亡故之後,南匈奴會逐漸不受大漢掌控,有漢械軍在,其他三營馬上訓練就緒,不用我們擔心。”
    他們撤走了,不代表大漢會斷絕對南匈奴的援助。
    四大傳功長老仍然會在這裏訓練漢械軍,工匠商隊都會留著,這次出動,朝廷是抱著至少讓南匈奴欠兩百億來的。
    賈詡不再多說,既然天子已經做了決定,他就不去瞎操心了。
    好消息是可以回朝廷了,再也不用留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他的任務圓滿完成。
    戰事很快就結束了,漢軍一路平推,將鮮卑占據的南匈奴領土全部奪回,包括之前劃分的建國土地。
    漢軍還在推進,逼迫鮮卑各部聯手抗衡,主導權回到了中部鮮卑的手裏。
    此戰抓了五六萬鮮卑軍俘虜,還有許多部落,大漢懶得要,全部都貶為了奴隸,打包贈給於夫羅讓他自己處理。
    南匈奴內情緒高漲,各種崇漢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於夫羅算是徹底翻身農奴把歌唱,實控的土地甚至超越了南匈奴曆史上的巔峰時期,唯一值得遺憾的就是北麵的舊貴族。
    他現在手裏兵力不多,隻能一邊穩住北方,一邊加緊招兵買馬,同時展開經濟建設。
    南匈奴國成為塞北明珠的日子,不會太遠。
    漢械軍第一營、第二營被打的就剩下三四十個人。
    值得慶幸的是,之前被陷陣營接走的幾百個傷員,有大半都在恢複,馬上就能活蹦亂跳。
    還有在大戰中,被衝散的部分將士在歸隊,全部加起來竟然有近千號人。
    漢械軍的火種還在。
    時間又過去半月,八月中旬,蘇赫等人康複了,收到於夫羅的鄭重接待,任命他為新的左賢王,統領全國兵事。
    右賢王則是由於夫羅的心腹繼續擔任,統管政事,此人極為親漢,是他再三斟酌後選出來的。
    獨臂將軍艾裏什晉升為第一軍統兵將軍,巴特爾為第二軍統兵將軍。
    其餘有功的,被分發到各營擔任軍官,重新招募第一第二營將士。
    高順等四名傳功長老,輕鬆了下來,如今兩大軍同時開始訓練,他們隻需要往草地上一坐,看著自己的門生對新兵展開訓練,內心止不住的感慨。
    南匈奴的經濟在騰飛,全麵使用漢錢,預計年王庭淨收入能接近六千萬,朝廷的目標是讓他們破億。
    從土地上看,他們足有大漢北方三四個州加起來那麽大。
    但使他們經濟接近隻有三分之一大小的徐州很難,畢竟地廣人稀,能破億勉強達到涼州的水平就差不多了。
    他們的經濟如今高度依賴大漢,不種糧食,不做衣服,不打鐵器。
    全國的隻做大漢需要的生意,什麽放牧牛羊、采集礦物、牧馬、基礎加工之類。
    用產能換糧食、武器、衣裳等,用勞動力去換大漢的原材料,加工完了再賺點辛苦費。
    可以說離開了大漢,全國市場馬上崩盤。
    南匈奴全國上下,都沒覺得有什麽問題。
    再說大漢,除了北方,南方的戰事也在同步推進,關羽已經打入益州,連拔十幾城,兵臨成都。
    不過在這關鍵節骨眼上,劉表跑過去了,說是勸降,什麽有九成把握,戰事又僵持住。
    ……
    司隸,洛陽。
    各種亂七八糟的事辦完,劉辯隻剩下一件著重操持的事。
    官秩新政。
    現在的製度缺陷太嚴重,嚴重到極大的拖住了朝廷的發展速度。
    首先是權責混沌不清,不說文職,就單說洛陽的將軍。
    九卿中管洛陽軍事的將士就足有三位。
    衛尉、城門校尉、執金吾。
    人數更多且更重要的北軍中候,卻連九卿都不算。
    其二是層級扁平低效,正常且健康的層級,應當是類似於金字塔。
    每往上一層,都有著絕對的權威,一直衍生到皇帝。
    如此方便政令的實施。
    但問題來了,以現在多少石官秩確定層級,就會發現層級非常離奇。
    九卿是二千石官秩,按道理來說這都是各部門的領袖,應當站在金字塔最頂了吧?
    實際是地方太守,同樣處於二千石。
    導致就連縣令奏事都能越九卿直報三公,稱為“文書盈於閣台,公務滯於州郡。”
    監察體製的缺失也是大問題,一州刺史,監察麾下那麽多太守,應該是很大的官吧?
    錯,刺史僅有六百石官秩,太監的水平。
    最次的小黃門官秩都皆是六百石。
    讓刺史去監察能直奏三公和禦前的太守,不合適吧。
    還有種種因素。
    總之現在的架構是,金字塔尖是太後,縱使天子親政,名義上太後仍然可以拿捏天子。
    實際也確實是這樣,太後的小朝廷大於大朝廷和天子的小朝廷少府,她的人可以隨意逮捕皇帝手下的人下獄,但皇帝以及大朝廷不能對她動手。
    除非擒賊先擒王,直接將太後軟禁,或者皇帝忍氣吞聲,被抓一個就重新扶持起一個,雙方僵持,直到太後殯天。
    然後皇帝之下,上萬石的三公,手裏並無實權,有實權的九卿,官秩卻體現不了差異,就像是平攤的大餅,阿貓阿狗都和他們平級。
    那些小朝廷劉辯是覺得沒必要,趁何太後支持自己,全部多貶幾級,四五品頂天了。
    劉辯和陳群早就聊過他的想法,今日陳群拿出了初版的九品製雛形來找他交差。
    來到章德殿,陳群迅速下拜“臣參見陛下。”
    “來坐。”劉辯朝他招手,今日他沒在龍案後坐著,而是在榻邊,桌子上泡好了茶水。
    陳群恭敬的與劉辯對坐,將手裏準備好的東西遞了過去。
    “陛下請看。”
    劉辯早就等不及了,也不知道他是否能理解自己的意思,拿來查看。
    文書排版很整齊,看的出來此人費了心思。
    首先是正一品,天子的子嗣居之,皇子公主都在此類。
    皇子韶,皇子昀皆在此列。
    劉辯倒是忘了這茬,後世好像將皇子公主之類的歸為超品?
    他也不是很懂,主要是看這份名單合理不合理。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