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收糧妙計

字數:3031   加入書籤

A+A-


    “徐士官是希望我出麵勸說他們以低價賣出糧食,還是希望我勸說他們直接交出多餘糧食?”銀爻問道。
    徐士官麵色一滯,他先前與鄭昌商量的便是希望李四小姐出麵讓乞丐流民們交出積存的糧食,否則長此以往,仗打完了,涼州糧倉空了,乞丐流民反倒掌控了米市。
    徐士官知道有些強人所難,但是這些天他們派了官差前去勸說尋找,這些流民乞丐潑皮耍賴令他們皆是無功而返,隻能找上辦義診的李四小姐。
    “這個......”鄭昌露出不好意思的笑臉,徐士官不好意思開口便隻能由他當這個惡人了,“若他們願意直接交出自然是最好,若是不願意,官府也能出米市現今價格的一半收購回來。”
    “是啊,李四小姐您看,他們若是高價賣給老百姓,現在戰亂,糧倉也在放糧,也不一定真能賣出去,倒不如回收給官府。”徐士官搭腔道。
    銀爻聽了這話後仔細思索,徐士官和鄭昌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若是以現在的方式持續放糧,最後糧食全都會囤積在乞丐流民等人的手上,他們搖身一變成了賣米的個戶,到時候官府再想從那買回來更是難上加難,米價也會跟著亂。
    “直接讓他們交出糧食換誰都不可能答應。”站在鄭昌身邊的一個官員鬥膽說道。銀爻聞言看了那位官員一眼,此人是從長安跟隨出發的,路途上打過幾次照麵,因此她有些印象。
    “再者,若是官府以米市一半的價格購入,難保其他百姓不會跟著一起賣,並且他們很有可能會極力抬高米價,到時候即使是米市價格的一半也跟原價相差不大;況且,戰亂時期,糧食比金子貴。”那位官員躬身繼續說道,對他而言,保障涼州城內的穩定才是最重要的。
    銀爻點頭同意,仔細思考解決對策,略微沉吟後說道:“不如這樣,我支個棚子在城門口施粥,這樣可以解決乞丐、流民無處生火做飯的問題。當然,粥不能白喝,就以糧食作為貨幣交換。”
    她的聲音在官府衙堂中回響,擲地有聲:“如今涼州城內菜、肉短缺,米麵是百姓吃的主要食材。徐士官定下一個成年人每日可領一升米,十歲以下的孩童減半,一升米有十合,來施粥棚領粥的人,一頓交三合米,同樣孩童減半。”
    “這個方法甚好,成年人每日一升米本就有所盈餘,現在這個繳納糧食的方式,實際上便是用百姓手裏的糧食施粥,糧倉壓力減少了,既解決了收不回餘糧的問題,還替百姓省下柴火錢。”鄭昌連連稱妙,就連上首的徐士官也是露出笑意。
    之前說話的那位官員點頭讚賞,補充道:“下官認為李四小姐此法甚好,不過以現下的情況而言,三合米對一個成年人,尤其是正值壯年、青年的人來說略微有些少,長此以往百姓家中存糧也會越來越多。下官之見,不如雙管齊下,李四小姐先施粥一個月,然後官府以米市半價收購餘糧。”
    這會鄭昌麵上的喜色更加明顯,眉間的皺紋都舒展開來:“沒錯沒錯!李四小姐施粥一個月後,就算有人屯糧高價賣出也沒有人會願意買,如此一來糧價也控製住了!妙啊!妙啊!”
    “好,好,好!”徐士官連連道了三聲好,隨後立刻對一旁候著的衙役下令,“便按照李四小姐和盧士官所說的辦,盡快將施粥棚支起來,再擬好告示貼出去,明日便開始施粥。”
    “等等!”銀爻喊住那人,“棚子便支在城門口吧,那邊更靠近沙漠,聚集的難民更多些,也不會影響到義診的棚子。”
    對於城中的乞丐流民來說,隻需要讓其中一個人知道,到時候內部一傳便全知道了,他們之間互通信息的速度比官府四處張貼告示要快得多。
    此事解決後,一眾官員各自散去解決手中留下的事務,他們剛到涼州城沒多久,還有許多事需要對接理清。
    銀爻也往府衙外走去,今日她在城中的乞丐聚集地確認是否有未曾領糧、就診的人,順便看看這些乞丐流民的居住環境,但她才到半道上就被官府的人喊走了。
    她剛剛走出門,身後便聽到徐士官喊她的聲音:“李四小姐!李四小姐!您等等我!”
    徐士官身材不算高大,還有些微胖,此時下了官堂跑起來臉上的肉微微抖動,倒顯得有些可愛。他喘著氣在銀爻麵前停下,拱手說道:“李四小姐,這次多虧您了,明日施粥還得您多費費心。”
    “徐士官客氣了,我本就是來幫忙穩住百姓的,都是我應該做的。”銀爻回了一禮,麵上得體微笑。
    “李四小姐一心為民,實乃涼州城百姓之福!”徐士官又問道,“李四小姐準備去哪?”
    “我昨日聽說城東有一處乞丐、流民聚集之所,想去那看看。”
    “那不是很巧嘛!本官也要去城東與官員接洽,不如同行?”
    “自然可以。”
    兩人並沒有坐馬車,而是一同走路前往,徐士官雖說人看著有些憨厚,但是辦起事來盡心盡力、毫不含糊。
    “對了,徐士官,今日在衙堂中說話的那位士官是何人?為何先前未曾聽說過?”銀爻問道。
    徐士官想了想:“士官?噢——您說盧世鏡吧?”
    “盧世鏡?難不成是範陽盧氏?”
    “沒錯,盧世鏡的確出身範陽盧氏,不過他素來喜愛研究史學,在朝中擔任史官一職,您或許是聽錯了,是盧史官,是範陽盧氏的年輕一輩。”
    “原來如此。範陽盧氏家中不是文官更多?他背靠範陽盧氏,家中願意讓一個剛出世家的史官來邊境隨軍?”
    徐士官聞言,輕聲說道:“我聽說他家中是有些微詞,有些同在朝中為官的長兄皆是勸過他,隻不過盧世鏡本人實在堅持,所以......”
    喜歡我那掌管山海的神使女友請大家收藏:()我那掌管山海的神使女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