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滿朝朱紫誰手裏幹淨?
字數:5199 加入書籤
陳東看向劉三,“接著說!”
劉三咽了口唾沫:“每次送銀子,都是小的親手交給張大人的管家,然後...然後管家會給小的一張收條,上麵有張大人的私印...”
趙鼎從案幾上拿起一張紙條:“可是這張?”
紙條上赫然寫著"今收到豐裕糧行銀一萬五千兩",落款是張益謙的私印。
張益謙如遭雷擊,癱坐在椅子上:“這...這...”
陳東俯身,在張益謙耳邊低聲道:“張大人,黃潛善已經招了,把責任全推給了你。他說你才是主謀,他隻是被迫參與...”
“放屁!”
張益謙突然激動起來,“明明是他牽的頭!他說朝中大員都這麽幹,我不參與就會被排擠!”
趙鼎眼中精光一閃:“哦?這麽說,你承認參與倒賣軍糧了?”
張益謙這才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頓時麵如土色。
陳東乘勝追擊:“張大人,現在招認還來得及。若等黃潛善把罪名全推給你,到時候...”
“我招!我全招!”
張益謙崩潰大哭。
趙鼎迅速記錄下張益謙的供詞,與陳東交換了一個滿意的眼神。
一個時辰後,兩間審訊室的門同時打開。
李綱、陳東、趙鼎三人聚在走廊上低聲交談。
“黃潛善死不認罪,”李綱皺眉道,“把責任全推給了已死的汪伯彥和張益謙。"
陳東冷笑:“張益謙已經招了,指認黃潛善是主謀。”
趙鼎捋須道:“不如讓二人當麵對質?”
李綱搖頭:“不急。先晾他們一晚上,明日再審。”
三人正說著,一名侍衛匆匆跑來:“三位大人,陛下口諭!”
李綱等人連忙跪下聽旨。
侍衛高聲道:“陛下口諭:此案關係重大,務必查個水落石出。無論涉及何人,一律嚴懲不貸!欽此!”
“臣等遵旨!”三人齊聲應道。
待侍衛離去,陳東壓低聲音道:“看來陛下是鐵了心要借此案整頓朝綱啊。”
李綱神色凝重:“前線將士餓著肚子打仗,這些蛀蟲卻中飽私囊,確實該殺!”
趙鼎點頭:“明日再審,定要他們吐出所有同黨!”
……
翌日清晨大理寺的審訊室內.
黃潛善和張益謙被帶到了同一間屋子,卻分別被綁在相距甚遠的兩把椅子上,無法交流。
李綱端坐主位,陳東、趙鼎分列兩側。
桌上攤開的賬冊、供詞堆成了小山。
“潛善,張益謙,”李綱沉聲道,“經過一夜思考,可有什麽要補充的?”
張益謙雙眼紅腫,“李相,下官知錯了,下官願意戴罪立功,揭發其他參與此案的官員...”
黃潛善厲聲喝道:“張益謙!你胡說什麽?”
陳東冷笑:“黃大人何必著急?張大人盡管說,都有誰參與其中?”
張益謙咽了口唾沫,低聲道:“除了我和黃大人,還有...還有轉運使司的周侍郎、戶部的王郎中、漕運衙門的李主事...”
隨著一個個名字被報出,黃潛善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夠了!”
黃潛善突然暴喝,“張益謙!你瘋了嗎?”
趙鼎拍案而起:“黃潛善!公堂之上還敢威脅證人?”
李綱不緊不慢地開口:“黃大人,張大人已經招認了,你還要頑抗到底嗎?”
黃潛善咬牙切齒:“他這是誣陷!本官清清白白!”
“是嗎?”
李綱從桌上拿起一本賬冊,“那請黃大人解釋一下,為何你的外宅地窖中藏有八十萬兩白銀?這些銀子從何而來?”
黃潛善語塞:“這...這是...”
陳東乘勝追擊:“還有,你寫給錢多福的信中明確提到"老規矩三七分賬",這又作何解釋?”
黃潛善額頭滲出冷汗:“本官...本官...”
趙鼎突然高聲道:“帶錢多福!”
門開處,肥胖的錢多福被押了進來,一見黃潛善就跪地痛哭:“黃大人!小的對不住您啊!他們用刑...小的實在熬不住...”
黃潛善見狀,破口大:“汙蔑!這是汙蔑!"
趙鼎冷冷地看著黃潛善說道:“黃大人,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想如何抵賴?”
黃潛善此時如困獸般,眼神閃爍,卻仍強撐著不肯服軟,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嘴裏還在嘟囔著 “陰謀,這都是你們的陰謀。”
李綱見此情景,心中暗歎,黃潛善這種人,不到黃河心不死。
於是,他向陳東使了個眼色。
陳東會意,從卷宗裏取出一封密信,緩緩展開,念道:“宣和七年四月十五,黃潛善致信張益謙,‘近日軍糧調配一事,需加快進度,按此前商議,從中截取三成,動作務必隱秘,不可露了風聲’。黃大人,這封信可是你的手筆?”
黃潛善聞言,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身體開始微微顫抖,他張了張嘴,卻發不出半點聲音。
李綱緩緩起身,將一疊文書攤開在案上:“黃大人,這是從你書房暗格中搜出的密賬,記錄著四年來每一筆軍糧倒賣的數量、經手人和分贓數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潛善突然撲向案幾,卻被衙役死死按住。
他盯著賬冊上熟悉的字跡,突然癲狂大笑:“哈哈哈...好!好個李伯紀!本官認栽!”
“你以為扳倒我就能肅清朝堂?滿朝朱紫誰手裏幹淨?”
“住口!”陳東厲喝,“來人!拖下去!”
黃潛善被拖下去後,審訊室內陷入短暫的寂靜。
李綱、陳東、趙鼎三人對視一眼,皆從彼此眼中看到了凝重與堅定。
這樁貪腐大案牽涉之廣,遠超他們的想象。
李綱長歎一聲,打破沉默:“看來,此次朝堂整肅,任重而道遠啊。”
陳東緊握拳頭:“哪怕前路荊棘密布,我等也定要將這些蛀蟲一網打盡,還朝堂一片清明,給前線將士和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趙鼎微微頷首:“陳大人所言極是。隻是,如此大規模的清查,需從長計議,以免打草驚蛇,讓其他貪官有機會銷毀證據、轉移財產。”
三人圍坐在案幾旁,對著堆積如山的賬冊和供詞,仔細商討後續的審訊計劃與清查步驟。
李綱主張先從張益謙供出的名單入手,對涉及的官員逐個排查,暗中收集證據。
陳東則提議借用皇城司的力量,監視那些嫌疑官員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異常,立即采取行動。
趙鼎認為,在調查過程中,要注重安撫民心,避免引起社會動蕩。
商議妥當,三人將審訊結果詳細稟報給皇帝,並迅速著手調查涉案官員。
……
薊州府衙內,李世民收到了關於朝堂貪腐案進展的奏報。
李世民看完奏報,遞給柳海魅:“魅兒,你看看,這些貪官真是膽大包天,竟敢把手伸到如此地步。”
柳海魅快速瀏覽完,美眸中閃過一絲憤怒:“陛下,如此下去,朝堂必將被這些蛀蟲蛀空,西征大業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李世民起身,在堂內來回踱步:“傳令給李綱,讓他放手去查,不論涉及何人,一律嚴懲不貸。”
“朕倒要看看,這朝堂之上,究竟還有多少人敢與朕作對!”
此時,種師道走進堂內,拱手道:“陛下,據皇城司密探回報,西夏方麵似乎因陛下‘病重’的消息產生了分歧,部分將領主張趁機進攻,而李乾順則顯得頗為謹慎,目前尚未有大規模的軍事調動。”
李世民冷笑一聲:“李乾順這隻老狐狸,果然不好對付。”
“不過,他越是謹慎,就說明他心中越是忌憚朕。”
“繼續密切關注西夏的動向,一旦他們露出破綻,便是我軍出擊之時。”
種師道領命退下。
喜歡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請大家收藏:()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