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西遼改為西疆路

字數:4469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拆信細看,將信遞給柳海魅,突然輕笑出聲:“有意思...傳種師道、張叔夜…速來議事。”
    半個時辰後,偏殿內。
    種師道看完密信,皺眉道:“老臣總覺得蹊蹺。”
    “按常理,西遼按我大宋要求撤回邊軍,應當隻是撤回與我接壤的東部邊軍才對。”
    “怎會連西境防備回鶻的駐軍也撤回了?這不合常理啊。”
    蕭翰裏刺聞言,連忙上前一步解釋道:“老將軍有所不知。西境駐軍並非主動撤回,而是突厥人突然叛亂,殺了駐軍將領後,趁機放回鶻軍隊入關。”
    他擦了擦額頭的汗,繼續道:“自西夏被大宋所滅後,突厥各部就蠢蠢欲動。他們本就不滿被我契丹人統治,如今見我家主向大宋稱臣,更是借機煽動其他部族造反。”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閃,手指在案幾上輕輕敲擊:“突厥人造反?有意思...”
    張叔夜突然冷笑一聲:“怕不是耶律大石故意為之吧?先假意稱臣,再借刀殺人,讓突厥和回鶻消耗我軍實力。”
    蕭翰裏刺臉色大變,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陛下明鑒!我主絕無此意!那些突厥叛軍甚至打出了"契丹懦弱,突厥當立"的旗號...”
    柳海魅悄然走到李世民身側,低聲道:“皇城司安插在西遼的暗樁三日前確實傳回消息,說西遼西境有異動。但沒想到是突厥人叛亂。”
    種師道捋須沉思:“陛下,此事頗為蹊蹺。老臣以為,當立即派斥候前往西遼查探虛實。”
    李世民突然站起身,“不必了。突厥人早有不臣之心,如今趁耶律大石內外交困之際造反,倒也不足為奇。”
    李世民轉身,目光如電射向蕭翰裏刺:“蕭卿,耶律大石現在何處?”
    蕭翰裏刺額頭抵地:“回陛下,我主已親率三萬鐵騎趕赴西境平叛。臨行前特意傳信囑咐外臣,務必向大宋求援...”
    “求援?”
    張叔夜嗤笑一聲,“方才還在說西遼稱臣,轉眼就要我大宋出兵相助?“
    蕭翰裏刺從懷中取出一份羊皮地圖,雙手呈上:“陛下,這是我主親手繪製的西遼境內突厥各部聚居地詳圖。我主願以漠北千裏牧場為酬,隻求大宋出兵相助!”
    李世民接過地圖,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這份地圖標注之詳盡,甚至連突厥各部的草場範圍、部落人口都一一列明。
    “好個耶律大石...”
    李世民輕笑一聲,“這是要把突厥人賣給朕啊。”
    種師道湊近細看,突然倒吸一口涼氣:“陛下,若按此圖用兵,可一舉剿滅突厥主力!”
    李世民將地圖遞給柳海魅:“魅兒,你怎麽看?”
    柳海魅仔細查看後,輕聲道:“官家,此圖標注與皇城司掌握的情報基本吻合。隻是...”
    “這裏標注的突厥王庭位置,比我們掌握的情報要偏北三十裏。”
    蕭翰裏刺急忙解釋:“那是因去年雪災,突厥王庭確實北遷了。此事極為隱秘,連許多突厥貴族都不知曉。”
    李世民與柳海魅交換了一個眼神,微微點頭。
    “蕭卿,”
    李世民突然問道,“若大宋出兵相助,耶律大石能保證西遼境內糧草供應嗎?”
    蕭翰裏刺精神一振:“陛下放心!我主已命人在沿途設下十二處糧站,可供五萬大軍三月之需!”
    李世民走回龍椅坐下,手指輕叩扶手:“傳朕旨意——”
    “命姚古率三萬精騎即日啟程,從雲中府出關,直搗突厥王庭!”
    “另派張伯奮領兵兩萬,沿河西走廊西進,協助耶律大石抵禦回鶻!”
    蕭翰裏刺聞言,激動得連連叩首:“陛下聖明!外臣代我主謝陛下隆恩!”
    李世民擺擺手:“先別急著謝。朕有個條件——“
    蕭翰裏刺聞言,身子猛地一顫,額頭滲出細密汗珠。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抬頭望向李世民:“陛下請講,外臣定當如實轉告我主。”
    李世民目光如炬,一字一頓道:“朕的條件是——西遼自此納入大宋版圖,改為"西疆路"。耶律大石改封"西疆王",世襲罔替,替朕鎮守西疆。”
    種師道與張叔夜、宗澤、李綱、呂好問、趙楷、陳東等人滿臉震驚。
    柳海魅則若有所思地注視著蕭翰裏刺的反應。
    “陛下...”
    蕭翰裏刺突然從懷中掏出一封火漆密信,雙手高舉過頭頂,聲音帶著幾分哽咽:“這是...西疆王給臣的密信...”
    這一聲"西疆王"的稱呼,已然表明了最明確的態度。
    李世民接過密信,拆開細看,突然放聲大笑:“西疆王果然深謀遠慮!”
    他將信箋遞給柳海魅,後者快速瀏覽後,眼中閃過一絲訝異:“官家,西疆王在信中早有預料,若大宋要求將西遼納入版圖,他願全盤接受。看來...“
    蕭翰裏刺重重叩首,“陛下明鑒!突厥、回鶻之患非西遼能平。與其坐等亡國,不如托庇於大宋羽翼之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蕭翰裏刺抬起頭,眼中竟有淚光閃動:“隻是...懇請陛下保留我契丹宗廟...”
    李世民走下禦階,親手扶起蕭翰裏刺:“蕭卿放心。朕不但保留契丹宗廟,還會在虎思斡耳朵設立西疆路安撫使司,由耶律大石兼任安撫使,軍政大權仍歸他節製。”
    蕭翰裏刺聞言,渾身劇震,難以置信地望著李世民:“陛下此言當真?”
    “君無戲言。”
    李世民點頭道:“但有三條——其一,西疆路各級官員須由朝廷任命。”
    “其二,賦稅按大宋律例征收,三成留用,七成上繳國庫。”
    “其三,駐軍統歸樞密院調遣。"
    蕭翰裏刺突然跪地,重重磕了三個響頭:“謝陛下天恩!”
    李世民微微抬手,虛扶道:“蕭卿平身。如今西遼既已歸附,你便是大宋的臣子,不必行此大禮。”
    蕭翰裏刺緩緩起身,眼中仍帶著幾分恍惚。
    他下意識地整了整衣冠,仿佛在這一刻才真正意識到自己身份的變化——從西遼使臣,變成了大宋西疆路的官員。
    “臣……謝陛下恩典。”
    蕭翰裏刺深吸一口氣,鄭重地行了一個標準的宋禮,動作雖略顯生疏,卻透著幾分莊重。
    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目光掃過殿內眾臣:“諸位愛卿,西疆路初設,百廢待興。蕭卿熟悉西遼事務,朕欲任命他為西疆路轉運副使,協助姚古、張伯奮處理軍政要務,諸位以為如何?”
    李綱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聖明。蕭大人熟悉西遼民情,有此任命,必能助我大宋盡快穩定西疆。”
    種師道也捋須讚同:“老臣附議。蕭大人若能盡心輔佐,西疆路定能早日安定。”
    蕭翰裏刺聞言,眼眶微紅,再次深深一揖:“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
    李世民走下禦階,親手拍了拍蕭翰裏刺的肩膀,溫聲道:“蕭卿,西疆路幅員遼闊,民情複雜,朕對你寄予厚望。你既熟悉當地事務,又與耶律大石……不,現在該稱西疆王了,你與他素有交情,由你居中協調,再合適不過。”
    喜歡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請大家收藏:()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