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話語權,投資

字數:3749   加入書籤

A+A-


    “我們兩個回去和他們說一下,雖然我們是會長和名譽會長,但是協會的內部任免和我們沒關係。”唐國牆老師搖頭道。
    他們兩個就是吉祥物,哪裏有什麽實權,真正管理協會,影響協會的是這些協會理事,協會的運作,協會的工作,都是他們在安排。
    影視圈的那些導演演員們哪有什麽時間,以前的協會會長都是那些德高望重的人。
    幾乎都是大導演,大編劇,從去年開始,變成了李雪劍,唐國牆兩位吉祥物。
    顯然是內部出了問題,才會換上了他們這對吉祥物,以後這樣的吉祥物隻會越來越多。
    都給你們會長的位置了,理事的位置卻被他們牢牢把控,文聯的那些人,徹底不要臉了。
    進入新世紀以後,影視圈迎來發展的機會,文和藝強烈對抗。
    藝的地位在提升,文的地位在下降,在協會內部,文還把控著決定權。
    金雞不就是這樣的原因,主旋律電影可以評獎不錯,但是你不要臉,錢信早就看他們不順眼了。
    他進來不就是為了做出改變,如果他在外隻是一個導演,他們找上來肯定是施壓,現在不一樣,他是華影的總經理。
    一部注定破記錄的主旋律電影是他最大的籌碼,多個部門站在他身後,就連頂頭上司也是支持他。
    如此好的機會,是金雞需要他,不是他需要金雞。
    一旦他這部電影不能拿到金雞,那絕對不是電影的問題,而是你們內部出了問題。
    那麽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麽地方出了問題?
    “辛苦兩位老師了,我送一下兩位老師。”錢信親自把兩人送出劇組。
    藝人可能沒時間擔任什麽協會理事成員,畢竟他們沒有那些老頭們那麽閑,他們玩弄筆杆子的,可能寫出來的和一坨屎差不多,但是他們有的是時間開會吹牛,搬弄是非。
    錢信要的是把名額爭取到了,給影視方麵爭取一定的名額,讓真正專業的人員進去。
    有的是想讓龍國電影好的人,他們會做的更好,而不是全部都是文聯的那些人在掌控整個協會的內部。
    反正他不著急,你們愛怎麽就怎麽樣,著急的不是他。
    《贍養人類》還在繼續拍攝,黃博要去錄製綜藝節目,對於他去錄製什麽綜藝節目他並不反對。
    沒辦法,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現在的綜藝市場越來越大,那些廣告費一直在漲。
    就拿《跑男》來說,能把一款酸奶一下子變成了國民級,這種廣告力度,能為企業帶來多少的利潤?
    幾億的廣告能達到這種效果,可比其他推廣好的多,越來越多的實體公司開始注意到綜藝的植入。
    一邊錄製節目,有空過來拍攝電影,學習怎麽當一名導演。
    黃博為了今天準備了兩年,自從徐爭成功以後,他就在考慮轉型,《泰囧》他是主演了,賺了多少錢他心裏清楚的很。
    自己再怎麽成功也是一個演員,想要轉型就必須要提升自己的地位,導演是最好的辦法,有一定的資本去左右投資項目。
    不然資本是怎麽來的?有錢就是資本?資本除了有錢,還要有話語權。
    ……
    吳晶的電影《戰狼》要在下個月上映,已經開始宣傳工作了,電影是錢信和王常田投資的,八千萬的成本拍攝一部軍事電影,對於他而言壓力可不小。
    所以宣發的很用力,《吳晶》在到處跑。
    王常田過來探班告訴他,鄧朝那邊已經在準備第二部電影的劇本了,等他第二季的綜藝錄製結束,他會開始拍攝他的第二部電影,這次電影女主角是他老婆,夫妻兩人搭檔。
    “我打算把這部電影定在年底。”王常田賤兮兮道。
    錢信哪裏不明白他的意思,去圍堵華億的《老炮兒》。
    市場就那麽大,兩部電影擠在一起,肯定是會引起票房的衝突。
    就比如這次春節檔,錢信的電影衝進去,直接把其他電影原本的票房全部壓下去,現在該下畫的都已經下畫了,還有一些是在苦苦支撐。
    一將功成萬骨枯,放在電影市場也是如此,一部電影成功,另外幾部電影也就完了。
    《老炮兒》是有流量支持,電鰻的第一部電影已經在過年前幾天已經上映了,票房表現一般般,不過流量的號召力還是不錯的。
    王常田顯然是為了報仇,明擺奔著管琥去的,這家夥放他鴿子,說好的找他投資,扭頭跑去找華億,怎麽可能讓他不生氣呢。
    反正有的玩的,鄧朝因為《跑男》綜藝名聲大噪,他的電影會有很多綜藝粉絲去買單。
    所以王常田信心滿滿的準備新電影,老規矩,給錢信留下一定的份額。
    這次鄧朝自己成立了一家名為橙子的公司,他已經成功了,也有錢了,也該自己完成資本蛻變。
    “算了,我這次就不投了,華影可以投點。”錢信卻擺手道。
    “啊,你不投?讓華影投嗎?”王常田愣了一下道。
    “那邊目前沒有投資計劃,華影這邊適合投,以華影的名義投資就行了。”錢信道。
    “行,那就華影,不過份額隻有兩成,可以嗎?”王常田道。
    “行!”錢信點點頭。
    主要還是他不看好鄧朝,看過了第一部電影《分手大師》以後他大概知道鄧朝未來的路子怎麽樣。
    高開低走,一開始都是粉絲買單,他的導演能力,真不如其他幾個轉型的導演,明顯還是停留在模仿階段。
    類似於《分手大師》的類型電影,沒有看頭,剛剛劇本他看了,很差,可以說完全看不到一點電影的影子。
    一部鬧劇,現在的市場包容度很高,還能騙點錢,過些年這樣的電影隻會挨罵。
    觀眾不是傻子,會為某些人,某些情懷去消費,可觀眾也不是冤大頭。
    當就上一次,總不能一直上。
    錢信好歹也是專業的,一眼看出來劇本不怎麽樣,但是能賺錢。
    既然如此,錢而有信那邊就不要參與了,還是讓華影進場,給自己撈點業績。
    喜歡重回華娛2003,我是七代導演請大家收藏:()重回華娛2003,我是七代導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