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證人
字數:5430 加入書籤
啐完眾人,公孫向珩這才覺得心裏好受許多。
若是以往,總有幾個大臣會仗著資曆同他爭論上幾句,可經他毆打安國公一事後。
如今也無人敢吱聲了。
公孫向珩眸中閃過利光,抬頭和蕭琰對視一眼,隨即衣袍一掀:“陛下,臣也有人證。”
據說那日之事公孫府的幾個孩子和郡主身邊的侍衛侍女都在。
隻是這些人證的話可不可信,便要另當別論了。
親戚幫親戚,奴才護主子。
其中袒護之意,或多或少,旁人不得而知。
安國公絲毫不意外,他一早便料想到公孫府也有此招。
理直氣壯道:“珩大人若是讓貴府的公子小姐,又或者是郡主的侍女來當人證的話,想必會有失偏頗吧。”
“那日小女孤身一人被郡主扔入湖中,竟都無一人上前阻止,想來這證詞還可信嗎?”
他轉頭又告狀:“陛下,恕臣直言,公孫府的少爺小姐和郡主左右之人,皆是幫凶,這些人都做不得人證。”
公孫向珩覺得安國公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了。
上去便嗆他:“怎的?你帶來的人就是人證?誰知是不是你父女兩提前在家中串通好的,片麵之詞,還真由你胡說八道了。”
“珩大人這是什麽話?”安國公這回離他離得遠,不怕挨打了。
“難道臣的小女會自己跳入湖中不成?事已至此,臣也不追究郡主的罪責了,珩大人還想如何?”
“追究?我呸!”公孫向珩啐他,“是你女兒挑釁在先,才惹得我表妹羔羊般的性子被激怒。”
他話音落下。
連胡忻玥也不禁麵色複雜地看了他一眼,仿佛聽到了什麽逆天之言。
羔羊般的性子?
這公孫府還真是護犢子,為了護宋稚綰什麽事都敢做,什麽話都敢說。
想到這,胡忻玥眼中不禁浮現一股陰霾和自嘲。
難怪宋稚綰說她自不量力。
她不僅身手不如宋稚綰,連她的身後,也絕不會有這樣肯為她豁得出去的人。
胡忻玥怔怔地看著公孫向珩一臉怒氣地站在朝堂上罵天罵地、無所畏懼的模樣,忽然覺得自己好似一下子沒了心氣。
爭來爭去的。
有些東西她再怎麽爭,命中沒有就是沒有。
公孫向珩還在對著安國公步步緊逼:“你們安國公竟有一套自己的規矩,隻許自己欺負人,旁人連還手都不能夠,否則就是草菅人命。”
“你女兒纏著我表妹不放,不扔湖裏扔哪?還能帶回好吃好喝地供著不成?”
“你倒是想呢,省得你處心積慮把女兒塞進東宮,這會怎的不怕我表妹把你女兒扔進湖裏了?”
“若我表妹真如你所說的那般,那你這爹當得也定是要遭天譴的,竟把女兒送進虎狼窩。”
“佩服佩服!”公孫向珩抱著拳,笑得滿臉諷意。
其餘朝臣權當作看戲。
一個是老臣,一個是聖眷正濃的新臣,爭的是當朝太子妃,邊上還站著個從上朝臉色就沒好過的太子。
再瞧瞧皇上,嗯……皇上看戲看得比他們還入迷。
況且皇上向來不管事,實權大半都握在太子手中。
若誰沒看準形勢貿然出頭被打了,皇上是不會管的。
安國公活了大半輩子,即便是和申國公作對,兩人也不會擺到明麵上傷了彼此的臉麵。
頂多像方才那般發幾句難,不鹹不淡地過了。
像這般被人劈頭蓋臉的罵,還是第一……不,第二回。
上回也是公孫向珩。他的話雖糙,可理兒不糙,讓人辯無可辯。
蕭漠承見安國公一張老臉黑了紅紅了黑,覺得沒趣極了。
趕在安國公前頭開了口:“好了好了,愛卿別吵了,既然人證都來了,總不好讓人家白來一趟吧。”
“陛下……”
“宣!”
一聲令下,眾人目光齊齊向門外看去。
正猜著,約莫是公孫府中的哪位公子小姐,又或者是郡主的侍女……
殿中靜謐,隱隱聽見殿外幾聲輕巧的步子,這步子似乎不太對勁,邁得又輕又小。
倒像是……是個小孩?
不等眾人猜想,一個太監模樣的人忽然出現在殿門處。
太監?證人是個小太監?
安國公也一頭霧水。
小太監躬著身子,並未走進殿中,似乎是在等著什麽人,隨即便聽見小太監輕聲細語道:“小少爺,您慢些。”
小太監伸出手,一隻圓乎乎的小手掌輕輕搭上,借著力,有些費勁地跨過了殿門的門檻。
此時,眾臣才瞧清,來人竟是個四五歲的小男娃。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小男娃站定後,又莊肅地繃著張奶呼呼的小臉,瞧起來實在是別扭又可愛。
穆廷煜用小手理了理衣擺,心裏還記著進宮前母親叮囑的話。
眾人就這麽一路瞧著他,邁著小碎步走進了殿中,人雖小,可他禮數卻十分周到,瞧著是細心教導過的。
穆廷煜規規矩矩下跪行禮,聽到蕭漠承說“平身”才起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眼尖的大臣瞧出來:“這好像是寧信侯家的小孫子?”
而寧信侯此刻也在殿中。
見眾人向他看去,他卻微微一笑:“臣的孫兒今日是作為公孫府的證人而來,與臣無關。”
看似撇清關係,實際什麽都說了。
證人?
眾人都懵了,蕭漠承也摸不著腦袋。
穆廷煜他見過,這小家夥怪好玩的,小小年紀一副古板性子,跟著寧信候進過幾回宮。
蕭漠承年紀大了喜歡孩子,沒事就愛逗逗他。
可他再古板也才五歲,五歲能作證嗎?
蕭漠承不知這是誰的主意,不免有些擔憂:“廷煜,你來做證人?那日公孫府開宴你也在?”
穆廷煜圓溜溜的腦袋點了點頭,“嗯,我同祖母一起去的。”
蕭漠承語氣溫和:“那你既來做證人,可是知曉當日在湖邊亭一事?”
穆廷煜還是點頭,神色沒有半分畏懼:“知曉。”
聞言,殿中最驚詫之人莫過胡忻玥和安國公,原以為證人都是宋稚綰身邊之人,他們自有應對的法子。
可沒成想竟是寧信侯府的人。
寧信侯府和公孫府沒有交情,說出來的話也自然更可信。
安國公同她對視一眼,胡忻玥輕搖了幾下頭。
她麵色震驚惶恐,當日她隻知曉有公孫府三人和四個侍衛侍女在,隻當再無旁人了。
可宴席上來來往往那麽多賓客,湖邊隻是偏僻了些,並不代表無人經過。
穆廷煜當時可能真的在場。
這個念頭一出,胡忻玥背後瞬間升起一股懼意,直衝腦門。
如果真是如此,那她今日之事,都功虧一簣了。
安國公看著她麵如死灰的神色也瞬間明白什麽,當即便道:“陛下,穆大人的孫兒不過才五歲,這般年紀小的孩童,還分不清世間是非,臣認為其做不得證人。”
讓一個小孩做證人,的確是牽強了些。
五歲的年紀,有些家中寵得厲害的,連吃飯都尚且要人喂呢。
可穆廷煜不同,他三歲啟蒙,天資聰穎,平日裏跟個小大人似的刻苦。就連蕭漠承都對他的事略知一二,其餘和寧信候有交情的大臣也自然知曉。
蕭漠承看著那張小圓臉,問道:“廷煜,你有什麽想說的嗎?”
穆廷煜作揖行禮,古板嚴肅的模樣讓蕭漠承不禁想起自己的好兒子,年幼時也是這般。
他行罷禮,軟聲軟氣的聲音在殿中傳開:“兩刃相割,利鈍乃知;二論相訂,是非乃見。”
“廷煜自知年幼,尚未到足以辯是非的年紀,但朝中多得是可明辨是非的人,因而廷煜隻需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如實告知,再由諸位大人明辨即可。”
小小年紀拍馬屁拍得滴水不漏。
蕭漠承覺得甚好。
喜歡東宮嬌養:太子撿回的掌心寵請大家收藏:()東宮嬌養:太子撿回的掌心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