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曆代王朝的五行之運
字數:5594 加入書籤
聽了齊王的問話,公孫勝不慌不忙,再次一躬身道
“齊王應該知道;
天地分陰陽、五行;
所有人、物、事皆在陰陽五行之中。
曆朝曆代的國運也難逃其中規律……”
“三皇五帝、夏商周之前我們且不去推演。
從秦朝開始,則屬火德,對應五行中之火。
而漢代則屬水德,水克火,進而取代秦朝。
其中漢代又分為東漢和西漢,分別有水和土兩德。
再往後之三國、晉等混亂之時,五行同樣錯亂。
直到隋朝之時,屬水德。
而唐朝卻屬土德,土克水,所以取而代之。
趙宋則屬木德,木克土,代唐朝。
如今齊王即將稱帝,以臣看來;
我新國號裏麵必定要帶金德才行。
五行中金克木,預示著我們將趙宋取而代之……”
朱貴聽了這話,不由得陷入沉思。
公孫勝推演的一點沒錯。
從曆史上來看,元滅了宋。
元便為金之意。
明滅了元,明就代表了火,火克金。
而後來的清,肯定就是水了,水又克火。
若是如此看來,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弊端。
即便他的國號起的再好,依舊逃脫不了五行相克的軌跡……
“不知……不知眾卿可曾想好了國號?”
想到自己打下的江山,有朝一日也會被別人奪走。
朱貴的語氣中已經沒有了一開始的興奮。
聞煥章趕緊站起身來,一躬身道
“啟奏齊王;
我新朝之國號不但要含金之意,還要朗朗上口,字意高端才行。
臣等幾人精挑細選了幾個國號,請齊王定奪。”
他說著話,從衣袖內抽出一張紙。
紙上寫著幾個大字,還有各種含義的解釋。
朱貴伸手接過,仔細看去;
上麵分別寫著
靖、宸、順、乾、軒、元、昌、楚八個大字。
在朱貴低頭看著注解的時候,聞煥章繼續說道
“這八字乃是臣等精挑細選之國號。
其意高雅,且字意五行屬金。
還請齊王定奪……”
朱貴將紙輕輕放在桌上,背著手走動幾步。
“五行相克……五行相克!
也就是說,我們的國號即便再好。
在數十年,或者數百年之後,依舊會有朝一日被火德所破……”
聽了朱貴的話,所有人都沉默下去,沒有一個人敢接話。
他們這幾個人個個都是博覽群書之人,自然知道王朝更迭的原因。
即便是強漢盛唐,依舊逃脫不了曆史的泯滅。
“齊王……”
李懷突然眼神一亮,似乎想起什麽,急切說道
“齊王,五行相克,但同樣五行相生。
若是我們將五行做成相生之局,我新朝說不定能夠延續千年……”
“五行相生?”
公孫勝猛然站起身來,臉上露出驚喜之色。
“我新朝乃是金德,若是想要延續千年,可布置土行。
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若是依此循環,可源源不斷佑我新朝。”
朱貴又走到書桌前,提起朱筆在紙上劃去。
“昌,乃是天有二日之相,此字不能用。
楚,乃是已亡之國,也不能用。
元,乃是太子之名,也不能用。
軒,乃是一廳一戶,也不能作為國名……”
隨著朱貴將一個個的大字劃去,
隻剩下靖和乾兩個大字。
看他的樣子,在這兩個國號上有些猶豫不決。
聞煥章上前一步道
“稟齊王;
我齊軍從微末開始,經曆了數次廝殺,可謂是以武立國。
以老臣看來,不如用靖為國號。”
“左相之言,下官不敢苟同……”
李懷又站起來,神色堅定地說道
“對於靖字,下官更加認可乾字。
乾,天也!
同樣也是陰陽之陽剛之氣的意思。
下官以為還是乾為國號更加妥帖……”
“還是靖好,威武霸氣……”
“乾才是磅礴大氣,令人折服……”
朱貴見右相李懷難得地固執起來。
他微微一擺手道
“國號之事暫且放下。
還是想想怎麽使得五行相生、相輔,使得我新朝延續千年。”
公孫勝躬身道
“齊王;
如今國號不論選擇哪一個,都已經包含金之意。
再加上日後太子的名諱,這金意已經足夠。
接下來我們要補足土意。
五行對應方位的話,土為中央;
若是齊王尋找整個疆域的中央建立皇宮,那就補足了土之意。
另外我們的皇旗最好以青龍為主。
青龍對應東方,東方則又屬木,如此以來,木意也已經充足……”
隨著公孫勝的侃侃而談,五行相生之局已經圓滿。
良久之後,朱貴長長吐出一口氣道
“國運之事玄之又玄。
若是真的想要國祚延續下去,唯有一代代的後人牢記祖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但凡出一個不肖子孫,再有奸臣當道,國運將會迅速衰敗!”
“但謀事在人,不管五行之說究竟是真是假,我們唯有盡力完善!
傳令下去,命欽天監監正公孫勝;
還有喬道清、李助、馬靈、以及樊瑞等人四處尋找龍脈。
到時候務必將龍脈點醒,以來壯我新朝之運。
至於國都之地……”
朱貴說著話,轉身看向牆上的巨大地圖。
他的眼光最後落在燕雲十六州的地方。
這裏現在雖說是遼國人的疆域。
但他從後世而來,因為對自己首都的敬仰,自然心念念的就是這個燕雲十六州了……
“至於國都之地,我等可先在汴梁暫時過渡,等疆域擴大之後,再慢慢挑選不遲。”
朱貴知道,現在跟幾個文臣說燕雲十六州的事情為時尚早……
隨後幾人又商議了一番各種前朝禮製和官職製度。
對於一些完善的禮製自然要繼續沿用。
但對於宋朝的官員製度,朱貴幾乎全部推翻。
他寧願用三省六部之製,也不願意用宋朝的官員製度。
其它不說,到現在他還沒有弄明白宋朝的官員稱呼。
就一個這使,那使,就讓他頭大無比。
還有宋朝軍中那些雜亂無章的編製,他同樣對其嗤之以鼻。
一直到了深夜,幾個肱骨之臣才告辭離去。
最後在朱貴的拍板下,國號定為乾,年號定為靖。
也就是說,朱貴登基稱帝的時候,便是靖平元年……
喜歡帶著三國精英卡闖水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帶著三國精英卡闖水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